做餐饮,上红餐!
投稿

海底捞前员工入局小火锅,2年开出百家直营店!

红餐编辑部 · 2025-07-23 08:54:51 来源:红餐网 888

开一家火一家的背后,是精细化运营在持续发力。

图片

小火锅赛道,冰火两重天!

近两年,小火锅热度再起,成为众多餐饮创业者手中的“香饽饽”。红餐大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5月,全国约有5.1万家小火锅门店。

越来越多的玩家涌入,市场竞争也逐渐白热化,部分商圈甚至出现一层楼有三家小火锅店的现象。同时,同质化、低价内卷等问题正逐渐凸显。

在这样的背景下,小火锅竞争的焦点,正在从卷低价、卷规模,转入精细化运营能力的比拼,简单来说,谁能在“开好每一家店”的环节上做深做透,谁就更有机会继续撕开增长切口。

低价也吸引不到“羊毛党”?市场正在倒逼小火锅升级!

首先是同质化现象,市面上小火锅店主要食材大多以肥牛卷、鱼豆腐和各种速冻丸子等,锅底、蘸料的品类也相似。在社交平台上,不少消费者称:“附近几家小火锅吃了一圈愣是没尝出区别”“现在很多小火锅的菜品种类都差不多,吃来吃去都是那几样”……

这种高度雷同的产品和模式,很难让消费者对某个品牌产生记忆点。

同时,面对不断被挤压的市场空间,不少小火锅门店开始“出奇招”,打起了价格战。

据红餐网观察,部分小火锅店在的团购价已低至30元左右,价格几乎“贴地飞行”。比如广州某家小火锅店的工作日单人餐仅需29.9元,甚至还包含了锅底蘸料和畅饮饮品;成都一家连锁小火锅品牌的双人餐不到60元等。

图片

但事实是,小火锅本就主打平价,人工、服务本就压缩到了极致,若价格支撑不起利润,最后的选择只能是降品质了。一旦消费者认为品质“对不起价格”,就很难吸引到复购。

社交平台上,不乏消费者对这类低价小火锅店的差评:“锅底跟白开水没区别,食材不新鲜,虽说价格实惠,但不会有下次”“只有菜叶子和方便面能吃,30块钱出去吃一顿麻辣烫比这都强多了”……

可见,单纯的低价策略已经很难奏效了。合众合餐饮咨询创始人姚哲直言:“只是便宜绝对不够,一定要是有质量的价格优势。”

这些变化都指向同一个结论,在当下的市场环境中,精耕细作才是上乘的生存法则。

小火锅赛道烈火烹油,“排队王”是怎么做到开一家火一家的?

当下,小火锅市场的竞争已经升级为产品力和运营效率的综合较量。

市场的反馈往往最直接,红餐网注意到,在众多品牌中,“一围肥牛肉小火锅”(下文简称“一围肥”)正以开一家火一家的势头,成为当下瞩目的“排队王”。

据了解,一围肥创立于2023年8月,不到2年时间,便在湖南、广东、浙江、上海、北京、海南等多个省市开出100家直营店。一围肥在多地的门店生意火爆,在大众点评的评论区中,有不少食客分享门店的排队盛况。

“每次都看见好多人排队,排了三次才吃上”

“尽量早点去,饭点的时候至少排队一小时”

“晚上八点了还得排半小时才吃上,疯了!”

……

此外,一围肥还“制霸”全国各城市的小火锅榜单,比如湖南4店连霸长沙、常德、株洲等市的热门榜、好评榜、打卡人气榜TOP1;上海3店登顶好评榜、服务榜、口味榜;广东4城多店位居8个榜单榜首。

为什么一围肥能成为热门选择?在其经营策略中,又有哪些做法引起消费者的持续关注?

人均50元、上百个SKU,小火锅也有到店原切真肥牛

和市面上部分小火锅店不同,一围肥并不依赖低价团购引流,而是实打实靠品质来做口碑,坚持用品质食材。

以其招牌产品“9.9元肥牛”为例,品牌公开承诺做到100%真肥牛,且均为来自澳洲、美国、阿根廷、巴西等国进口的冻鲜牛肉,现点现切、整块原切,不合成、不滚揉、不调理,每一片肉都保持最原始的纹路。

图片

除了肥牛产品外,一围肥的菜品矩阵涵盖毛肚、黄喉、小郡肝、鸭肠等100+种火锅涮菜,并分3元、5元、7元三档,其中3元菜品占比超35%,对消费者来说,菜品丰富度足,同时能够花更少的钱品尝到更多食材。

大胆“公开家底”,让顾客相信低价也可以体验优质食材

市面上的小火锅店的品质参差不齐,既是行业痛点,也是机会点。

为了让消费者增强对品牌的信任感,一围肥选择主动“揭底”,在其官方公众号放出超10万字的产品溯源报告,公开了有关供应链管理、底料溯源、食材溯源等信息,这种透明化操作在小火锅品类,甚至整个餐饮行业中都算不上常见,往往是有那些真正有实力大品牌,才会毫无保留地公开溯源信息。

图片

与此同时,一围肥还设立了“围品会”机制,让老客户提建议,以及希望增加或下架的菜品,主打“听劝”,提升顾客粘性。再配合打造熊猫IP形象及推出相关周边产品,形成了一定的品牌辨识度。

这种从品质信任到情感认同的递进,催生出高粘性客群。据悉,一围肥的单店平均复购率在50%左右,部分优秀门店甚至高达68%。

围绕轻社交、家庭聚餐场景做功夫,覆盖全客群

在餐饮行业,能否摸准不同客群的吃饭需求,直接关系到店里能吸引多少顾客。

小火锅自带“一人食”标签,导致很多消费者认为这个品类只适合一个人,特别是年轻人用餐。据了解,一围肥的主要客群反而更多是两三好友,在浙江、上海地区,部分门店则更受中老年人和家庭客群欢迎。

图片

深究原因,无论是用餐模式还是产品种类,一围肥都能很好地覆盖全客群。

对于一人食的消费者来说,旋转台上丰富的菜品可以让他们自由选择,不用为了凑单而点过多的菜;而对于好友或家庭聚餐,小份菜设计则可以让他们品尝到更多种类的菜品,避免浪费。

另外,一围肥在锅底上的差异化创新,也精准戳中了细分群体的用餐偏好。比如为小朋友和不能吃辣群体推出番茄渣渣牛肉锅、受中老年人欢迎的元气豆乳养生锅等等。

自建3万平底料工厂,靠味觉打出差异化

从更长远的角度来看,仅凭好价格和好食材是吸引消费者的关键,但并不足以支撑品牌在小火锅这个竞争激烈的赛道中立稳脚跟。

门店模式、菜品种类、人均价格甚至是品牌IP,一旦这些因素成为品牌特色,就有可能迎来“模仿者们”,从而被迫进入同质化竞争中。

因此,对于小火锅品牌来说,如何打出差异化优势,成为关键中的关键。而锅底,毫不夸张地说,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消费者味觉体验。

但现实是,多数小火锅品牌受制于底料研发的复杂性与高成本,选择直接从第三方供应商采购现成底料,导致市场上的锅底风味逐渐同质化。

在此难度之下,一围肥仍旧选择在重庆綦江投入建设了3万平方米的火锅底料工厂,将锅底创新的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并且能够根据市场反馈灵活调整配方、快速试产新品。

图片

也就是说,只要“有围青年”有新的口味需求,一围肥就有这个实力去满足,实现从需求收集到产品落地的高效转化,形成独特的“味觉反应链”。

支撑这个“味觉中枢”的,是一支拥有30年自研经验的金奖研发团队。据悉,目前一围肥在售的20余款锅底均由该团队自主研发,且多款产品保持着较高的市场认可度。

靠着这支“懂行”的研发团队,一围肥总能跟着市场的变化出新口味。

今年3月,一围肥与文和友旗下“文憨憨”联名首创酱板鸭渣渣锅,将湖南地方特产酱板鸭融入火锅底料,成为跨界创新的典型案例;5月,借海南首店开业和520节日的到来,又为“有围青年”推出海南糟粕醋锅作为上新礼,该锅底广受欢迎,已蹿升至锅底销量榜前八。

图片

另据品牌方透露,随着云南菌菇季的到来,一围肥已成功研发山野菌汤锅,并将于八月初全国上新。

不过,对于小火锅头部品牌来说,要实现规模化扩张以及长期稳定的运营,还需要完整的供应链体系作为支撑,一围肥的供应链布局还覆盖食材加工、仓储物流的全链条网络。

据了解,在食材管控端,一围肥去年12月投产的长沙中央厨房已累计开发出52款标准化产品;针对上海地区的门店,该品牌还成立了自有蔬菜批发公司,从源头确保食材的品质稳定。

仓储物流方面,一围肥拥有9000余平米的多温区仓储设施,再结合100余台专业配送车辆,保障各类食材能在适宜的温湿度下安全送达门店,为食安和食材新鲜度提供保障。

新店成功率100%,不盲目试水陌生市场

供应链的扎实根基,让一围肥的产品创新有了底气的同时,也支撑起其稳健的扩张节奏。

在过去的布局中,一围肥把重心放在了一线及新一线城市的商场店,且全部采用直营模式。这种重资产、精细化运营的打法,使其在品牌势能和管理模式上积累了丰富经验。

据品牌方介绍,一围肥去年新开了66家直营店,今年以来,新店实现了100%的开店成功率。

图片

如今,开店易、守店难已成餐饮行业扩张的普遍痛点。在这一背景下,一围肥不在陌生市场盲目试水,而是选择在已被充分验证的市场中精耕细作。红餐大数据显示,一围肥近70%的门店集中在湖南、广东两省。

据了解,在破百店的新阶段,一围肥决定全面放开湖南、广东两省地级市的合伙人计划,通过此前在高线城市建立的品牌势能,继续扩大这两大市场的吸引力,尤其是挖掘下沉市场的增量。

不过,这并非盲目下沉,而是基于市场反馈的理性选择。以株洲鼓岭店为例,据了解,该门店今年6月实现20万元盈利,印证了三四线城市可观的市场潜力。

而且,相较于高线城市,这些区域租金成本通常仅为一线城市的一半甚至更低,人工成本也更具优势,进一步缩短了门店回本周期。同时,一围肥成熟的供应链能够有效覆盖两省区域,管理体系可快速响应门店需求,叠加品牌在当地积累的良好口碑,形成了强大的市场竞争力。

图片

一围肥相关负责人还向红餐网透露,在合伙人招募上,其优先考虑在本地资源型合作伙伴,这类人群本身在当地就拥有相对丰富的资源,包括对区域市场深度熟悉、优质的商铺资源等,有利于加速优质门店落地。

这种合作模式的核心,在于用本地伙伴的“地利”优势,结合一围肥成熟的开店经验,确保每一家新店都能开好、活好。

图片

一围肥强大的管理、运营团队,同样是其到下沉市场寻找增量的底气所在。据悉,一围肥的高管成员多来自全球连锁品牌及上市公司,他们从空间设计到服务流程,再到食材出餐,构建起一套标准化、规模化的运营体系,是支撑一围肥未来拓店的组织力基础。

依托这套完善的管理体系和团队支撑,一围肥形成了清晰、稳健的发展规划。一围肥联合创始人李俊云向红餐网透露,2025年品牌将持续深耕广东、湖南两省,计划到2026年开出200+家门店,并以只开好店、开好每一家店为原则,拒绝盲目追求规模。

本文由红餐网(ID:hongcan18)原创首发,作者:卢子言;编辑:王秀清。本文部分配图源自一围肥牛肉小火锅,红餐网经授权使用。

联系人:黄小姐

联系电话:19195563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