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餐饮,上红餐!
投稿

五味什字:一条灵魂不改的街道

唐博 · 2017-03-29 17:00:00 来源:红餐网

五味什字是一条东西向的街道,在朱雀路拓宽前,这里的确有一个小什字。记得那会什字西有间中药房,名字叫藻露堂,路两边是个集市,以各类八角大料调味料为主,所以记忆中的五味什字应该是与调料有关。现在变成大什字了,连藻露堂都搬迁了,很多人已不知道五味什字得名的由来了。我刚工作的时候常来,因为这里的小吃店多,有一年夏天40多度,与朋友在街边的小吃店喝酒,再怎么喝都不解渴,吃的什么已记不住了,只记得那个木板老房。坐在店内的长条凳上,看着空荡荡的街道上,偶尔闪过去几个蹬三轮的。知了在旁边的树上吱吱地叫个不停,那是西安一个炎热的夏天。

这条街过去可是赫赫有名的,真正是因为药铺众多而被命名的。元代以前的历史有点模糊,但元代时这里因药店密集,包括今天的南广济街在内都被统称为药市街。明清时,这里依然是西安城药店的集中地,“藻露堂”(创办于明朝天启二年,即公元1622年。该店以妇科良药“培坤丸”享誉省内外),复元成、树仁堂、万年堂等。百姓是很聪明的,怎么好记怎么叫,取其精华,因为中药有甘、辛、酸、苦、咸五味,所以这条街就称为五味什字了。而且,这里居然还是一个高级会所集中的地方,现在的西安市第六中学原是“中州(河南)会馆”旧址。街道路北还曾建有安徽会馆,路南有江苏会馆、山东会馆、湖广会馆等,可见当时的经济是何等的繁荣。现在的五味什字中药堂没有了,会馆消失了,调料店也所剩无几了,老房旧房都拆的所剩无几了,失去了当年的古意,街道宽广,高楼大厦,但细微处还能看出当年的痕迹,从名字还能知道它过去发生过的历史和故事。

五味什字过去是商贾繁盛之地,现在依然是,这条不长的街上各类商铺一百五十多家,包括休闲、娱乐、运动健身、学校培训、医疗健康等。仅餐馆就五十余家,也是门类齐全,有陕菜,有火锅,有面馆,有川菜,有串串,有火烧。有传统的餐馆,也有现代时尚的,传统的就有澄城会馆。这个店时间长了,以前是澄城县驻西安办事处的餐厅,一直以味道正宗自居。经营澄城当地的特色美食。有意思的是在他的对面还有一家专做澄城水盆的餐馆,生意也是很不错。

渭南地区每个县都有各自特色小吃,澄城也一样。羊肉墩子、麦子泡、水盆都是与众不同的。澄城会馆以前的名声就很大,周边的居民和单位都会来这吃饭。转型后更是注重品质,店面重新装修过后环境有了很好的改善,菜品做的比之前精致了不少。凉菜和小吃味道很好,热菜稍显粗糙,但也是本色出品。水盆羊肉,是当地的名吃,特质配方炖煮出的羊肉,加上粉丝等配料。口味比较清淡,汤很鲜,配的月牙饼也很好吃,面香且有嚼劲。关中四小碗,由黄焖鸡、条子肉、粉蒸肉、八宝甜饭四种吃食组成,这都是记忆中耳熟能详的名吃了。油泼老豆腐用油泼面的做法做豆腐,创新陕菜,味道也是不错的。

时尚的也有,上腾鸡煲给人的印象很深。晚上饭点人很多,基本上是年轻人。有驻唱歌手,唱的都是网络或流行歌曲,来吃饭的很多冲的不是饭而是这些歌手。店里装修的还蛮五颜六色的,墙上有各种很现代的装饰,看的人眼花,但挡不住年轻人喜欢。因为人多,所以上菜的速度慢,但来的人并不在乎,太饿可以点个凉菜垫个底。毕竟来这的人并不在意吃什么,而是喜欢这种闹烘烘的气氛。特别提醒,这是家清真餐厅。

五味什字真是一个包容的地方,街道虽然短,但容量大。究其原因,根红苗正啊。他紧邻的朱雀大街在唐朝时是城市中轴线,是天街,宽度150多米,搁到现在也很少被超越。你想,在这种气势下的西安,是个什么样的气魄。西安本来就是一个很大度很包容的城市,他的每一条街道同样具备这种气魄。城市风气是这样子,食物也是这样,人也是这样。五味什字正是体现了西安虽朝代更替,但灵魂不改的文化精神。(文/朱立挺)

本文由红餐网专栏作者原创,转载请注明作者姓名和“来源:红餐网”;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餐网对观点的赞同或支持。加入作者专栏请联系小编微信 :cjm1900

  • 收藏

写评论

0 条评论

    这里空空如也,期待你的发声

陕菜专栏

102

文章

292176

阅读量

中国陕菜网专注于陕菜的挖掘与开发,致力于饮食文化的继承与弘扬。一边开研讨会、出版书籍,奠定陕菜的理论基础;一边举办“陕西美食探秘之旅”活动,进行实际推广。两者结合诞生了陕菜网的各类专栏文章。不同风格的文笔记录感悟陕菜的发展历程,如暖阳驱散浮云,渗透人心。

最新文章

联系人:黄小姐

联系电话:19195563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