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美食——爱上酿皮子
唐博 · 2016-11-10 18:27:42 来源:红餐网 2467
陕西人都爱吃凉皮,现在把凉皮、肉夹馍和冰峰汽水三样陕西美食被冠以“三秦套餐”,但是要把陕西的凉皮搞清楚,也是需要时间和体验。
我最早接触的凉皮是关中东府的酿皮子。酿皮子在整个西北地区都是人民群众最常见、最喜爱的食物,商子雍老师写过一篇《杜鲁门的高鼻子和西安的酿皮子》,说的那个民谣令我印象深刻。商老师注明在西安方言中,酿皮子的“酿”读音是“rang”(第4声),而在我生活的泾三一带,“酿”读音是2声,叫卖声也格外的悠扬好听。
关中人一年四季吃酿皮子,主要是制作工艺并不复杂,无外乎是制浆、蒸制和调味,家家都会做。做皮子必须要有锣锣,这东西现在土杂店都有,原来可是金贵东西,做皮子的时候还要相互之间拆借呢。洋铁皮锣锣形状就似个锣,面糊舀到清油抹过底的锣锣里面,手腕轻轻摇着均匀地摊开,锣锣放进锅里隔水蒸几分钟,出锅后需要在冷水里冰一下,拿小铲子在边缘划一圈,伸手一揭就是一张成型的酿皮子。
酿皮子好吃,除了要把调味做好,一般都会配上焯过水、切的细密的菠菜,酸爽的农家醋,红汪汪的辣子油,在夏天吃尤其过瘾。上世纪八十年代这技术从当地农村传到了我们工厂社区里,一下子家家户户流行蒸皮子,很是热闹了一阵,现在回想,无论是打面糊、洗面筋还是过锣锣,都充满了动手的乐趣。那种洋溢着生活追求的感染力,至今难忘。
陕西酿皮子有米面和麦面之分,户县的秦镇,因为气候温和,盛产稻谷,所以秦镇米面皮子就是这里的特产,早在清末就有“皮子铺赵家”和“秃雁娃皮子铺”。秦镇的米皮色白光润、筋薄细软,柔韧爽口而著称。陕西南部的米面皮更不用说,也是陕西庞大面皮分支里重要的知名产品。
对于陕西人来说,山珍海味都不如咱这一碗酿皮子来得实在、地道、可口。东府的酿皮子好吃,关中西府的擀面皮,却是我成年后最喜爱的凉皮品种了。西府的擀面皮,发源地是岐山,宝鸡岐山擀面皮2011年被认定为中华名小吃,这是陕西小吃的骄傲,也是酿皮子发展的骄傲。
初食擀面皮,觉得诧异,第一是这东西为什么比之前吃的酿皮子硬?第二是这辣子不辣反倒是香,与酸爽的调味方法并不相同。慢慢地习惯了口感稍硬的擀面皮,逐渐喜欢这种筋道,有嚼劲的擀面皮吃起来更香。西府地区精研的辣油熬制和激香技艺,水平之高,已臻化境。这样的配方据说都是价值千金,可以作为宝贵文化遗产来继承的。
在宝鸡地区,不但有,还有烙面皮。不似东府的做法,顾名思义,这里的面皮蒸制前是有擀面工序的,而烙面皮还要增加一道烙的工艺,而这些独特的技法都是为了增加面皮的口感,吃起来异常筋道。西府的面皮韧而不硬,调味色泽红润、口感香郁,实在是酿皮子同侪之中的上品。
擀面皮
烙面皮
西北地区的酿皮子,各有千秋,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独特的制作和调味方法。关中地区自古灌溉发达,盛产小麦,但东府和西府的酿皮子却发展的一个温软、一个筋道,这样有趣的变化,让酿皮子的故事更加丰富多彩。
酿皮子
相声里说,“大饼卷着馒头粘米饭吃”,这是戏谑。但在宝鸡地区,时常可以看见售卖“面皮夹馍”,这种把主食当副食的创举,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酿皮子丰富的口感,实在可以当配菜佐餐。面皮夹馍、炒面皮、烧肉凉皮,陕西人把酿皮子的吃法推陈出新,与时俱进。也许有一天,“擀面皮盖浇饭”和“章鱼烧擀面皮”出现,我也不会惊讶,在这个飞速发展的时代,古老的酿皮子,可以百搭,可以颠覆,但是那种坦荡奔放的气质,丰厚酸爽的口感不会变。我们那么热爱生活,而生活,也慷慨的回报着我们。(文/高岩)
本文由红餐网专栏作者原创,转载请注明作者姓名和“来源:红餐网”;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餐网对观点的赞同或支持。加入作者专栏请联系小编微信 :cjm1900
写评论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