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餐饮,上红餐!
投稿

外卖、堂食中的预制菜,消费者有没有知情权?

红餐产业研究院 · 2022-08-03 22:09:02 来源:预制菜洞察

前言

预制菜火热发展的同时,也存在一定的隐忧。

题图:摄图网

撰稿:梁盼

8月2日,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2022年上半年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投诉情况分析》。

预制菜洞察注意到,食品安全问题仍是上半年消费者投诉的热点问题。其中,针对预制菜的投诉,主要集中在预制菜菜品标识不详细,外卖、堂食中使用预制菜未告知,消费者知情权、选择权受到损害等问题。

从中可见,预制菜在火热发展的同时,也存在不少的隐忧。实际上,预制菜菜品标识不详细、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国家标准缺失、食安风险难把控等问题依然是行业发展的痛点。

中国消费者协会此次发布的报告,也将一个存在已久的问题抛到了广大餐饮企业和消费者面前:

虽然多种因素推动了预制菜在C端的发展,但B端仍是预制菜的主要需求端。疫情期间,能压缩出餐时间、降低餐厅人力成本的预制菜,在B端消费市场的需求更是大增。消费者可能在不知不觉间,就吃了顿预制菜。站在消费者的立场出发,下馆子的本意是想吃到厨师现炒的硬菜。如果餐厅售卖的菜品是预制菜,餐饮企业对消费者究竟有没有告知义务?

01

预制菜正在抢占堂食和外卖

目前来说,虽然不少企业入局预制菜赛道,向C端市场发力,但预制菜市场份额的大头依然在B端。国海证券研报发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预制菜C端市场仅占比20%,而B端市场则占据80%。

△图片来源:摄图网

伴随着预制菜行业的火热,预制菜开始出现在越来越多家庭的餐桌上,但也不得不承认,预制菜的消费场景主要还是以堂食、外卖为主。下馆子吃到预制菜,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事实上,在婚宴、寿宴等酒席、连锁餐饮店中,预制菜早已占据了一席之地。

在预制菜洞察过往的文章中,常常能看到此类留言:

有没有一种可能,“即点即送的外卖”,其实也是刚加热了的预制菜呢?

——网友银烛秋光

吃外卖确实也无法分辨是不是预制菜。

——网友 hello world

我不反对卖预制菜,我反对的是卖预制菜不告诉你这是预制菜,而且价格没比现炒菜便宜多少。

——网友星舰工程学

现在茶楼里的点心很多是冷冻品,如果不是很好的朋友相约聚会,一般都不再去饮茶了。千遍一律的味道,不再像以前,每间酒楼都有自己的特色。

——网友心扉

从评论中不难看出,如果点餐前商家不告知顾客门店采用的是预制菜,上菜时却用预制菜,消费者难免会产生一些怨言。

毕竟,每个消费者都希望自己吃饭能吃个明白,而不是连食材新不新鲜、菜是现炒的还是加热的都被蒙在鼓里。

更重要的是,现在预制菜行业目前尚缺乏统一的国家标准,从原料采购到最后出品,历经多个环节,食品安全存在漏洞,让人难以吃得放心。

此外,消费者得知餐馆的菜品是预制菜后,如果口味和现炒的菜肴差异过大,就算是老顾客,也可能降低上门用餐的频率,甚至再也不去光顾了。

02

餐馆使用预制菜时,

要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吗?

预制菜洞察注意到,也有部分消费者表示体谅商家采用预制菜的经营行为,他们认为只要预制菜品符合卫生标准,口味上也过关,就算堂食吃到预制菜肴,并非不能接受。

在网上,也经常看到这样的评论:

预制菜有什么不好?符合卫生和标准、口味质量不变,就可以。

——网友国

如果不预制,那么一大桌子菜现做谁能做出来,有一些耗时间的菜等你做好了,客人都掀桌子了,这有什么的。没变质,味道过关就行。

——网友顾

预制菜放在餐馆卖没问题,但你得告知消费者。不然吃完了才知道,会有隐瞒的感觉。

——网友CLLLL

说到底,消费者抵触的并不是预制菜,而是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吃下预制菜,尤其是生产厂家、保质期都不清楚明白的预制菜。

消费者会如此反感堂食吃到预制菜,也有一个重要原因:消费者的性价比诉求没有得到满足。由于新鲜现炒的菜在口味和新鲜度上优于预制菜,人们也能接受现炒菜的价格比自己网购的预制菜价格高。

△图片来源:摄图网

但在现实中,却有不少消费者遇到了“嘴里吃的是预制菜,花的却是现炒菜的钱”这一情况。针对这一现象,不少消费者在网上大吐苦水:

我来餐馆吃预制菜,是图你热得快,还是图你赚我三倍差价?

要是这样的话,宁愿去大排档里吃现炒的菜了,至少还能在现场看着厨师炒菜。

外出吃饭,可以接受贵一点、可以接受花时间等位,但要是吃预制菜还卖那么贵,还不如在家吃呢。

……

03

预制菜相关标准不断出台,

行业发展进一步规范

此次,中国消费者协会点名外卖堂食使用预制菜未告知,也把预制菜的讨论度推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同时也让更多人开始认真思考:堂食、外卖用的是预制菜,消费者到底有没有知情权?

△图片来源:《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消费者享有知悉商品和服务真实情况的权利。经营者也应该把商品的真实情况和相关信息真实全面准确地告知消费者。

对此,也有法律界人士表示,未来可以考虑建立预制菜提前告知制度,以此维护消费者的知情权。

预制菜提前告知制度究竟会不会成为现实,还是未知之数。但毋庸置疑的是,在未来,预制菜的食品安全问题将得到越来越多人的重视。只有产品质量、口味、食品安全都过关,消费者对预制菜的接受度和满意度才会越来越多,行业也才能迎来更好的发展。

事实上,为了规范行业健康发展,近年来国内陆续出台了多项预制菜相关标准。

△图片来源:南宁市地方标准《预制菜术语》

近日,南宁市市场监管局发布《预制菜术语》、《预制菜分类》、《预制菜冷链配送操作规范》3项预制菜地方标准。

广东省也立项制定《预制菜术语及分类要求》、《粤菜预制菜包装标识通用要求》、《预制菜冷链配送规范》、《预制菜感官评价规范》、《预制菜产业园建设指南》5项预制菜地方标准。

前不久,中国饭店协会就发布了《预制菜产品分类及评价》、《预制菜质量管理规范》两项团体标准,为预制菜的品质分级及生产质量管理提供了标准指引。

据预制菜洞察了解,除了预制菜品质的分级和评价标准,《预制菜品质分级及评价》也对预制菜原辅料、包装材料、计量等提出了相关要求。

值得一提的是,《预制菜生产质量管理技术规范》对预制菜生产企业的产品追溯与召回进行了规定。依据该标准,不合格预制菜产品可追溯召回。

目前,行业内可见的预制菜相关标准,多为团体标准、地方标准,强制性的国家标准尚未出台。虽然团体标准、行业标准的约束力远不如国家标准,但也为预制菜企业的生产经营提供了指引,或将进一步推动预制菜行业的发展。期待未来,国内能出现更有约束力的国家标准,推动预制菜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生产加工环节更严格规范的预制菜,才能让消费者吃得更放心。

  • 收藏

写评论

0 条评论

    这里空空如也,期待你的发声

联系人:黄小姐

联系电话:19195563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