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餐饮,上红餐!
投稿

一年开店200+,“停车场系”烧烤在全国走红

红餐编辑部 · 2025-07-01 09:29:59 来源:红餐网 680

抓住一个顾客的核心痛点进行场景化创新,也能有突围机会。

一种将烧烤摊“搬”进停车场的模式,今年悄然走红。

这类业态如今已形成了多个品牌,遍布全国十多个省份,有品牌一年内就开出了二百多家门店,小红书上“停车场烧烤”相关笔记超22万篇、抖音的总话题度破亿。

“停车场系”怎么就火了?

停车吃烧烤的模式在全国走红

在四川,很多烧烤店和火锅店直接开在停车场里,这种“停车即落座”的烧烤业态,已悄然从区域走向全国。

如今,这些“停车场风”的餐饮已不再局限于开在停车场,而是通过这种“安逸”消费氛围的打造,树立起独特的品牌特色。

而在餐饮业品牌连锁化加速的大背景下,一些“停车场”门店走进了热门商圈和网红街区,为这种特色业态创造出更多可能。

红餐大数据显示,有一家名为“围满停车场烧烤”品牌仅2024年一年就开出了113家店,2025年1-6月更是开出127家门店,进入品牌扩张加速度,遍布四川、广东、陕西、福建等省市。

近日,红餐网走访了“围满停车场烧烤”在广州黄埔区的一家门店。该店位于地铁站附近的社区商圈临街位置,附近居民主要以年轻白领为主。

在一众门店中,写着“围满停车场烧烤”店名的江湖体店招格外醒目。

△图片来源:红餐网摄

门店设计采用近两年比较火的“露营山野风”,面积约50-60平方米,门前还有50-60平方米的外摆区,最多共能容纳约三十多张四人桌。

△图片来源:红餐网摄

在门口有一排冰柜,摆满了六十多种烤串和小吃,口味定位“资阳烧烤”,以烤串+炭烤“农家菜”为主。此外,店家还特意将“资阳非遗坛子肉”“香茅草包烧牛肉”“蒜香黑猪排”“农家鳝鱼”“油爆鸭肠”“一米带鱼”等特色美食也用于烧烤烹制。

△图片来源:红餐网摄

除了常规的烤串外,还有“高压锅生蚝”“包烧鲫鱼”“香辣乌鸡”等菜品。

△图片来源:红餐网摄

“围满”的人均消费普遍为60-70元,若购买平台团购双人套餐,人均还能低至50元左右。从平台展示的评论来看,不少店面排起了长队,其中位于广州白云区交通枢纽嘉禾望岗的门店从下午五六点已经开始排队,等位时间从半小时到两小时不等。

而从今年6月初至今,围满停车场烧烤在广州又开出了三家新店,美团显示,七家门店中有六家都标记了“新店”标签。

挖掘场景红利,破界创新“烧烤+”

停车场烧烤凭借其鲜明的“场景标签”,实现了“走出停车场”,进入品牌化发展的新阶段。

同时通过“烧烤+”的融合创新策略,有效构建了差异化竞争优势。

时至今日,“靠近停车场”和“下车吃烧烤”的便利性,仍然是相当一部分“停车场系”品牌最鲜明的场景标签和吸引客流的关键利器。

“围满”有多家门店位置靠近停车场,很多消费者在评论中重点提及“停车很方便”“有免费停车位”。而浙江湖州的在“树下·停车场烧烤”直接开进湖州某商业广场停车场内,成都新都“王妍君烤物研究所”选址公园停车场;海南三亚的“柿橙停车场烧烤”则进驻中国电信院内停车场。

△图片来源:综合自大众点评

这种紧密绑定停车场景的做法,不仅提供了实实在在的便利,更快速建立了“轻松可达、随停随吃”的品牌特色。

广州增城齐齐哈尔停车场烤肉还提供了“90分钟内免停车费”的服务,“橙柿”提供“3小时免费停车”服务,将场景红利转化为直接的消费驱动力。

品类层面的破界创新,是停车场烧烤突围的另一重要因素。部分品牌及门店不拘泥于烤串,大胆融合其他品类的产品或模式,极大丰富了产品线和消费体验。

其中“围满停车场烧烤”借鉴正餐的产品思路,深度融合地方特色美食,2025年以来以每月都有新品推出。

△图片来源:围满停车场烧烤官方小红书账号

“齐齐哈尔停车场烧烤肉”则融合自助烤肉模式,广西钦州的“33停车场烧烤”嫁接茶咖、厂牌精酿等热门酒饮。这些“烧烤+”的混搭策略,跳出了同质化竞争,创造了新鲜感和记忆点,迎合了当下消费者追求多元体验和性价比的餐饮趋势。

模式较强的可复制性也是“停车场系”烧烤的一大优势。虽然“露营风”门店设计和“书法招牌”已非独创,创意性相对有限,但正因其沿用了已被广泛认知和接受的成熟设计语言,反而降低了单店设计与装修成本,缩短了落地周期。

这种接地气的装修风格也显著降低了消费者的理解门槛,一眼便能理解其轻松随性的烧烤大排档定位,有利于品牌的快速传播和下沉。

同质化内卷下,“缝合创新”也可以是破局之道

停车场烧烤的走红,与烧烤赛道日益严重的同质化竞争密不可分。

红餐大数据显示,全国烤串门店数从2024年1月的28万家攀升至2025年2月的30.5万家,然而然而,产品同质化已成为行业普遍痛点。

当传统产品创新遇阻,场景重构就成为了破局的新切口。

停车场烧烤没有追求颠覆性变革,而是巧妙地“重组”了成熟元素打造自身差异化特色,为烧烤品类的多元化发展提供了更多可能。

除了上述品牌以外,还有很多甚至没有品牌,仅以“停车场烧烤”为名的小店,同样依托停车场区位、或主打“停车场风”的就餐氛围,成功在所在区域立足。

△图片来源:红餐网摄

停车场烧烤锚定“便捷性+在地文化”在红海中切割细分场景。围绕消费者“用餐停车难”的痛点,并借助停车场景的自然流量,有效降低了品牌的获客门槛。

这种轻量化创新,在当前存量竞争的环境中有着更重要的价值。

场景扩容是实现烧烤产业价值增长的重要手段,而场景扩容“要有一定的创新能力”

而停车场系烧烤的崛起,正是降低创新门槛,提升创业者场景扩容能力的有效方案之一。

当然,这种模式也面临着挑战。如区位资源有限、初期的“停车便利”红利窗口期更加有限。若缺乏持续的产品迭代或运营深化,门店的长期存活率将面临考验。

一些连锁“停车场烧烤”,在走出停车场后,更倾向于社区、商圈街边店,其名称的“场景标签”意义大于实际选址指导。这也对挖掘这一细分赛道真正的价值竞争点,提出了更具体的要求。

或许,停车场烧烤的价值正在于重新定义了餐饮创新的边界。

与其追求高投入、高风险的颠覆式创新,不如更精准地对接核心需求,通过场景重组降低试错成本,用微创新延长生命周期。这并非简单的“缝合”,而是一种寻求高效打造差异化的务实生存智慧。

本文由红餐网(ID:hongcan18)原创首发,作者:何沛凌;编辑:韩思青;封面图来源:红餐网摄

联系人:黄小姐

联系电话:19195563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