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餐市场规模超万亿,这些问题却不容忽视
莫言 · 2018-05-23 14:13:56 来源:红餐网 2959
(红餐网北京报道)不久前,团餐产业链B2B企业服务平台禧云国际宣布完成2亿美元A轮融资,本轮融资由蚂蚁金服、鼎晖投资、口碑战略投资。
(奇点2018-禧云品牌战略发布会现场)
据了解,禧云国际创立于2017年2月,一直以来聚焦服务于中国团餐市场。禧云国际董事长刘延云先生告诉记者,禧云携手蚂蚁金服、鼎晖投资和口碑,旨在通过整合各方资源,向团餐产业赋能,共创万亿级团餐产业链企业服务平台。
(禧云创始人、董事长刘延云)
对于接下来的合作方向,鼎晖投资董事总经理王霖表示,下一步将和禧云一起收购国外优质的新鲜食品,加工到供应链中。同时还将提供资源支持,为产业链与供应链更高效的运营提供支持与帮助。
中国团餐市场与企业的发展
团餐是什么?其实大众在生活中或多或少都跟团餐有接触。像上学时候的学校食堂,工作以后的员工餐厅,可以说为各类团体提供规模化的餐饮产品和与之配套的现场服务的都能称之为团餐。
团餐1.0时代
2016年之前的团餐行业,为团餐1.0时代。团餐企业日常发展有中后三个维度,由于企业壁垒及行业竞争缺失等一系列因素,团餐企业在团餐的1.0时代,前端关注更多的是市场开发、食堂维护及产品日常管理和运营。
在中端层面团餐企业更多关注设备、采购、人员管理、上下游资金财务结算。而针对后端部分,大多数团餐企业很少涉猎。
但随着近年来的整体国内消费结构升级,大众消费能力的逐渐提升,消费观念的快速转变,
以及对于消费及服务需求的持续增长,同时受到来自于社会餐饮和外卖市场快速发展下的不断推动,团餐企业对自身服务场景的重塑、企业管理突破,以及规模化发展一系列诉求,导致当下团餐企业经营模式也发生了重大的转变。
团餐2.0时代
在这个过程中团餐企业前端开始更加关注于所服务场景的美化,品牌营销和便捷的方式,与外卖领域的合作。同时,团餐企业自身也开始逐渐向综合服务体模式转型。
在中端层面,团餐企业开始关注通过集中采购来节省日常采购成本,通过品牌加盟与不断的产品迭代吸引更多的消费用户,同时还有食品安全及企业员工能力的提升,以及企业信息化体系建设。
后端部分则从上游工厂围绕产品研发开展深入合作,通过数据化辅助企业日常管理以及决策。并且为了保障自身现金流的运转更加有效,团餐企业开始以更开放的态度去寻求市场化的金融服务。
团餐企业的转变也就形成了现在的团餐2.0时代。在这个时代下,我国团餐行业迅速发展,市场规模也在不断扩大。
团餐市场高速发展下面临的问题
公开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餐饮规模达到3.9万亿人民币,作为国内餐饮行业的重要业态之一,团餐市场规模达1.28万亿元,占到整体餐饮行业近30%的市场份额,同比增长达10.7%。
蚂蚁金服企业发展部资深总监嘉晟指出:“整个团餐的市场外延是非常大的。我们认为团餐整个市场全部算进来的话,很可能要比我们预计的2021年1.8万亿的规模要更大。”
不少餐饮行业专家也表示,未来,随着餐饮消费的不断升级,团餐行业还会持续保持高速的发展趋势。
团餐市场在高速发展的同时,其背后存在的问题也需要餐饮人多加重视:
团餐市场集中度低,竞争主体以中小企业为主
“实际上现在有10到15亿收入的,有5到10家;5到11亿收入的有30到50家;5000万到7500万之间的有400到500家;7000万以下的更多,有1万家。”
禧云国际COO王习印表示,从数据来看,团餐市场竞争主体还是以中小型企业为主。且绝大多数本土企业只局限在特定区域内经营。
集约化水平急需提升
“团餐业最大的企业年销售额只有100亿元左右,占整个市场不到1%左右的份额。”这就意味着整个市场目前还没有被完全结构化、集约化发展,未来集约化、信息化、产业链重构带来的行业效率和效益的提升空间还非常大。
基于自身行业集中度低,团餐企业普遍呈现“小、散、弱”等问题。受限于团餐企业自身长期传统经营模式的困扰,行业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以及自身创新能力有待突破,团餐企业在转型过程中将面临着巨大挑战。
禧云国际战略与投资部总经理于震浩表示,当下需要通过专业的餐饮品牌营销、餐饮供应链、食品安全监管、人才培训和管理咨询、餐饮信息化以及餐饮领域专属的金融服务,与团餐企业提供支持,与其打造新团餐模式下的经营业态,新团餐产业下的服务,以及新团餐场景下的消费模式,共同推动团餐业的创新升级。
热门文章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写评论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