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餐饮,上红餐!
投稿

陕西美食:面辣子

唐博 · 2016-11-08 17:46:51 来源:红餐网 2125

每天上班的时候,要吃早点。有时候买几个包子,有时候喝稀饭吃饼夹菜,更多的时候吃肉丸胡辣汤,心里总惦念,要是有卖面辣子的该多好啊。

面辣子不是辣子面,虽然辅料有辣子面。在陕西吃面辣子,还是蒲城最正宗。面辣子做法其实是很简单的,蒲城人许石林老师在《尚食志》里把面辣子的做法写的很透彻,“第一步:将面粉用开水调和成稀糊状,偏稀;第二步:老豆腐切丁或条、红薯粉条用热水泡软切成小段、香菇丝、木耳丝、其他杂菜少许,把这些东西放入开水调和好的面糊,根据自己的喜爱程度放辣椒粉,多少随意”。面辣子里面要加五香粉、盐,花椒粉要额外多放,最后将调好的面辣子放入锅中隔水蒸熟。许老师最后反复强调,关键的一点,就是要放青蒜苗段,或者是切好的蒜片!不放蒜苗或蒜片,这个小吃就等于失败了。

面辣子在关中地区,是及其普通的。过去农村人蒸馒头,底层就蒸这么一大盆。在县城读中学的时候,路过一家卖蒸馍的店铺,看见老板在笼屉的最底层拿出一个搪瓷盆。盆里是粘糊糊的东西,面色黧黑的中年男子径直把盆子端到屋内的小桌上,又顺手捡了两个馒头放到碗里一起塞给了两个孩子。

两个虎头虎脑的孩子显然是对这种东西非常渴望了,大一点的就迅速拿勺子给弟弟盛了一碗,粘稠的黄色粥状物溅射在桌上,斑斑点点。而那个脸上抹得跟花猫一样的弟弟,早就不顾馒头还烫手,掰开热乎乎的馒头蘸着那粘稠的汁水吃,原本就色彩丰富的脸上,更加灿烂。那时候,我以为兄弟俩吃的是胡辣汤,而这种食物,似乎就是自吃,也没见售卖的。

工作后,对食物的认识愈加丰富,也知晓这种食物叫面辣子。单位附近也有蒲城人开了酒楼,品尝过各种各样的当地小吃,椽头蒸馍、八宝辣子、水盆羊肉、高力肉…..琳琅满目的蒲城美食令人流连忘返,而对面辣子我是尤为珍爱。唯一有点缺憾的是,酒楼的经营依然保留传统,大盘大碗。一大盆面辣子端上来,大家酒足饭饱浅尝辄止,往往会剩下很多,又羞于打包,浪费了不少,现在想起来还很后悔。同时面辣子的卖相,也有点不敢让外地的朋友见识。

蒲城人对花椒情有独钟,蒲城水盆以花椒出头,面辣子也花椒味浓郁,但我总能从当地的美食中吃出小麦的香气。滚烫的椽头蒸馍出锅来,就有一股扑鼻的小麦香,似乎可以窥见金黄的麦浪在田地上翻滚,而酒楼里的宣传画也是如此,原野上一望无垠的麦田给人无限想象。由于当地蒸馍的做法不使碱,面团要反复盘揉,这样的馒头热着好吃,凉了更好吃。椽头蒸馍内酥外光,含水分少,所以在饥饿的时候吃上一口,慢慢咀嚼,口腔里会逐渐漾起面粉的甘甜。筋道的椽头馍,浸泡在面辣子里面,一股辛香沁人心脾。这是食物相互融合的时候,却让我们倍感温暖和舒适。

当陕西美食探秘之旅活动走进蒲城之后,当地美食丰富的花色和技法,也激发了同行的兴趣。大唐博相府酒店的大厨们,博采众长,将面辣子引入了以“陕西官府菜”见长的菜品中,改款后的面辣子不再是传统敦厚宽阔的样子,而是盛入碗盅变成小巧的位菜,大盆大碗的小吃华丽转身成温婉的小品,让南方客人眼前一亮。而增加了海参丝、鱿鱼丝、黄豆的新派面辣子,口感更丰富;温和的辅料选择,味道不抢不占,并没有失去传统面辣子的香郁,配上焦脆的烤馒头,个个吃的赞不绝口。

物质匮乏的时代,陕西人饭桌上就是油泼辣子和醋,面辣子的出现多少让匮乏的生活增添了几许变化。如今物质极大丰富,清新的田园风又席卷而来,吃多了油水的人们又把目光盯紧了简单的食材。美食专栏作家陈晓卿老师在西安品尝了面辣子,不免感叹的说,敢把主食当成菜端上酒席的城市,除了成都就是西安了吧。(文/高岩)

本文由红餐网专栏作者原创,转载请注明作者姓名和“来源:红餐网”;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餐网对观点的赞同或支持。加入作者专栏请联系小编微信 :cjm1900

陕菜专栏

102

文章

309405

阅读量

中国陕菜网专注于陕菜的挖掘与开发,致力于饮食文化的继承与弘扬。一边开研讨会、出版书籍,奠定陕菜的理论基础;一边举办“陕西美食探秘之旅”活动,进行实际推广。两者结合诞生了陕菜网的各类专栏文章。不同风格的文笔记录感悟陕菜的发展历程,如暖阳驱散浮云,渗透人心。

最新文章

联系人:黄小姐

联系电话:19195563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