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餐饮,上红餐!
投稿

“我们的未来该怎么办” ――海底捞变革解读!

李顺军 · 2015-12-24 10:25:01 来源:红餐网

12月初,海底捞所有店经理及以上干部集中在三亚进行会议研讨,集团主要领导最少列席了半天。本次研讨会上,海底捞(中国)针对门店管理的组织架构进行了重大调整和变革,集团主要领导均认可并肯定了海底捞(中国)总经理杨小丽及其团队的创新意识,同时号召蜀海、颐海、菜嘟美、海捞送、U鼎、海底捞(新加坡)等兄弟单位给予关注和跟进。此次变革相信很多伙伴有不理解或疑惑的地方,这篇文章就本次调整进行详细解读。

在本次三亚会议研讨之前,海底捞(中国)发现在门店管理方面目前存在三项重大问题:

1、门店培训方面:通过店经理分享,感受到目前总部对店经理的培养和支持帮助不够,比如对新店和落后店的指导和帮助不足,目前只有师傅带徒弟的方式,徒弟接受的培训单一、不全面,主要靠师傅的经验传承,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导致很多好方法在递减,而且小区经理所辖门店跨地区范围大,导致对门店现场帮助少;

2、门店考核方面:目前各地区门店划分为10个小区管理,各小区自行考核门店,小区之间交叉管辖多个城市的门店,各小区经理管辖的门店内部按照352原则评定ABC,导致很多新的店经理短期内很难脱C,因此对其挑战很大,动力不足;此外,目前是层层考核,海底捞(中国)总部考核小区,小区考核门店,门店考核员工,因此产生“唯上”现象很多,即大家盯着考核和绩效人员的检查结果看,导致部分店经理把精力放在关注上级、打听消息上;

3、对外学习方面:管理团队对市场不够敏感,对优秀企业经营状况、新的管理模式等了解和学习不够。

因此,针对上述问题,经总部研究决定进行以下四项变化:

变化一:小区经理联合办公,成立教练组

具体内容包括:

1、小区经理每个月联合办公,店经理每个月集中一次,进行统一的帮助和培训;

2、所有小区经理取消原来的岗位职责,由小区管理者角色转变为总部教练的角色,所有小区经理把原来分散在小区的拓店、工程、新店和落后店辅导、创新、学习、市场营销等工作,统一由教练组来分工处理。教练组内部采取以项目为驱动、以问题为导向的管理机制,“不限定具体职责,不明确划分界限”,逐步形成一种扁平化、无边界的机动联合办公模式。

3、三亚会议中,为每位店经理制定了12月经营目标,店经理对目标是否达成要承担相应的责任。之所以每家店单独制定,是因为以往每家店的管理模式是统一的、强调和追求标准化和流程化,以及层层考核,忽视了管理的个性化、艺术化;通过调整,由统一的标准考核变为每个店根据自己的情况制定目标,让店经理对目标更加清晰。

变化二:强化对外学习,欢迎其他企业到公司来指导交流

店经理之间形成学习小组,每个小组就近选定三个优秀企业学习,优秀企业的定义是指所有值得我们学习的企业,包括但不限于餐饮行业,制造企业和互联网企业等优秀企业都可以成为学习对象,如华为、阿里、腾讯、小米、丽思卡尔顿酒店等,都可以作为学习对象。

总公司强调:1、有感兴趣的社会人士来海底捞交流,店经理及骨干员工必须热情接待,人力资源部可以设置专人进行接待,更方便外界人士来交流和分享。2、对我们感兴趣的同行企业派人到本企业深入交流的,发现以后不能粗暴对待,也要热情接待。

变化三:通过产品、环境、服务品质的提高来提升每个城市的市场占有率

通过不断的学习,并且学以致用,提升产品、环境和服务品质,才能提高每个地区的市场占有率。总公司指出:1、产品、店面、员工都是媒体,顾客是我们传播的唯一渠道;2、进一步对店经理放权,包括定价权和经营权等。3、每个门店都必须有具体的桌数和税收指标,通过增加纳税额度承担起我们应尽的企业公民义务,尽可能为当前严峻的经济形势做出我们的努力。

变化四:加大海外市场的投入

在已有海外门店布局的前提下,集团将进一步加大海外布店的步伐,一方面让海底捞走进更多的国家,更重要的是通过海外布店,能学习到更多的海外优秀企业的管理经验。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红餐网立场。转载请注明作者及出处。入驻作者专栏请联系小编:QQ 384643049)

  • 收藏

写评论

0 条评论

    这里空空如也,期待你的发声

李顺军

40

文章

86067

阅读量

华夏基石合伙人,“新餐饮”经营管理专家、餐饮投资人,服务业管理变革研究与实践者。历任海底捞店总、京沪大区总经理助理。曾任北京净雅会馆副总,曾任北京九周伟业、北京火宴山等公司总经理。四季民福、黄太吉等多家知名企业管理顾问。微信公众号:lsjpd2014

最新文章

联系人:黄小姐

联系电话:19195563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