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餐饮,上红餐!
投稿

真正能帮餐厅走出困境的,是那些经营的基本常识

汪章博 · 2016-05-25 16:37:20 来源:红餐网

餐饮行业的朋友没参加过几次培训,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搞餐饮创业的,不过参与的培训很多,接受的知识量也不少,但最终能用起来的东西实在不多。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因为他的培训形式、内容再怎么变,内在的还是相同的套路,高大上的理论,缺乏实操的可行性,牛在天上飞,想要落地,真的很难啊!


但是不学习也是不行的,或许已经处在困局当中的你,希望在培训中抓住一根救命稻草,这个过程就免不得慌张。其实想太多真没有用,真正能帮助餐厅走出困境的,可能还是餐饮经营的基本常识。不如在认知基本尝试的基础上,转变下思维试试?


让我们看看其他急剧变化的行业,透过其他行业来看餐饮业,找出共同点,发掘可创新的模式。比如参考手机产业,二十年前,国外的手机进入国内,国内的工厂只能做代工、贴牌或者山寨。虽然由于技术、思维模式等各种原因的限制,国内厂商一直摘不掉山寨的帽子,但他们并没有就此沉沦。近几年,手机产业逐步摘掉了山寨的帽子,不光占据了国内市场的半壁江山,部分企业也以高大上的步子踏出了国门。


这中间到底是怎么样的发展过程,让手机产业从山寨走向了品牌?餐饮企业很有必要向手机行业学习,用经营“电子消费品牌”的形式来经营“饮食消费品牌”。


在手机行业的发展过程中,人们从第一选择功能(通话质量、能不能装软件、放不防水等),到第一选择性价比,在到第一选择品牌、使用场景、使用体验,说明手机行业已经过了卖“原料粗加工”的阶段了。如果你的经验理念还停留在让顾客“吃饱”、“口味”要好的阶段,那么说明你该升级了。不如尝试卖一下品牌、就餐体验、情怀、生活方式,当然,能吃饱吃好,是后者的基础。


假设十年前的华为尝试做今天的“华为模式”,或者小米创业之初做今天的小米生态链,那么会是一个什么结果?其实没有假设,因为那个体量的华为和小米还没有那个格局,也没有那个能力去实现这样的规划。而现在他们能做的原因是在发展中积累、在积累中扩大规模,最终让他们具备了更高的战略眼光,也有能力去执行这样的计划。

不过部分餐饮人的定位,注定做不了那样的强者。因为对于部分餐饮人而言,真的只是在做“餐馆”,而只有部分人是冲着做“企业”去的。这两种定位带来的是两种不同的结局,前者最好的结果就是能有一两家店面,而后者最好的结果是全国到处都是他们的店铺。他们的发展路径是打磨期(单店、做产品)、扩张期(将成熟的模式不断的复制)、稳定期(步子太大就会扯到蛋)、爆发期(品牌、体系)。


第一个阶段不宜太久,因为打磨期的规模太小,产品锻炼的不错了,就应该开始进行扩张。为什么这个时候要讲规模?因为在打磨期感觉很棘手的问题,一旦达到一定的规模,操作起来就会很容易,因为规模大了之后,就会吸收更多的优质资源,也才有资格和更高级的对手展开竞争,而且可用的手段也更多,战斗的方式也扩大到人才储备、产品创新、经营模式、营销、经营管理等多个方面。


许多餐饮人在经营中追求稳妥是很自然的,但是互联网已经让人类历史的新陈代谢提高的几十倍,求稳就不合时宜了。能够快速发展、形成规模、站稳脚跟,才能让企业占尽优势,在面临变革时能更快的展开行动。


不要认为互联网的风吹不到你,互联网时代行业兼并的周期提高了几十倍,而市场并不会呈几十倍的增长,所以最终是强者消灭弱者,发展快的企业干掉不思进取的企业,时代使然,不因人的意志而改变。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红餐网立场,转载请注明作者及出处。入驻作者专栏请联系小编:QQ 384643049)


  • 收藏

写评论

0 条评论

    这里空空如也,期待你的发声

汪章博

93

文章

107816

阅读量

汪章博,餐饮自媒体人、自由撰稿人,入驻今日头条、百度百家、搜狐自媒体、一点资讯等自媒体平台,文章曾被品途网、亿欧网、红餐网、成都商报等媒体转载。各位餐饮人可关注公众号:food101,欢迎拍砖。

最新文章

联系人:黄小姐

联系电话:19195563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