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吃榜”加速拓城出海,将给全球餐饮业带来什么?
红餐编辑部 · 2025-11-13 08:56:06 来源:红餐网 604
出国“味蕾游”,有了一份真正“懂中国胃”的美食指南。

全世界餐饮业的经营逻辑,开始变了。
最近,一位新加坡“必吃榜”上榜餐厅的老板告诉红餐网,越来越多出境旅游的华人游客开始通过大众点评App“找店”,不少中国游客冲着“必吃榜”到店打卡;同时,当地在大众点评上有线上页面,且开始上线团购等线上工具的餐饮店也越来越多了。
如其所言,在一些国人出境游的热门目的地国家,餐饮行业的线上化正在加速。
红餐网在近日举办的“2025大众点评‘必吃榜’发布会暨颁奖盛典(港澳台及海外地区)”上了解到,港澳台及海外地区“2025必吃榜”覆盖了亚洲、欧洲、澳洲等地区,共28座城市,共348家餐厅上榜较去年新增15城,上榜餐厅数增加了50%。

△图片来源:大众点评
大众点评相关负责人还透露,明年“必吃榜”将在全球范围加速开城,通过B端自研大模型,精准分析用户真实评价数据,挖掘新需求、新趋势,覆盖全球更多城市及地区。
可以看到,越来越多中国消费者走到海外,参考“必吃榜”探寻本地美食,全球更多餐饮店迎来了新增长的机会。为了更好地抓住这些机会,练好内功、登上一份真实靠谱的榜单、入驻一个拥有大量中国用户的App,围绕其习惯探索团购等线上化经营工具,是餐厅进入顾客视野、吸引其进店的有效抓手。
随着“必吃榜”带着华人食客的需求拓城出海,全球餐饮业的数字化经营浪潮将近一步提速。那些率先迎合用户习惯提升数字化经营能力的餐厅,将成为第一批吃到市场红利、取得新增长的餐厅。
出国“味蕾游”,有了一份“懂中国胃”的美食指南
境外餐厅和中国食客,有了找到彼此的通路。
近年来,中国消费者出境游热度呈现出持续增长的趋势。据南方网报道,2024年中国公民出境旅游人数超过1.23亿人次,处于历史高位水平。国家移民管理局数据则显示,今年国庆、中秋假期全国共有1634.3万人次中外人员出入境,较去年同期增长11.5%。
美食向来是人们出游的主要目的之一,出境游也不例外。某酒店及住宿在线预订平台发布的《2025中国旅客出境游趋势报告》指出,54%的旅客将美食列为影响目的地选择的关键因素之一,50%将品尝美食列为旅行中的必要体验。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但和国内不同的是,习惯了用大众点评“找店”的中国消费者,想在海外找到一家满意的餐厅,并不像在国内这般方便。
长期以来,海外App对于许多华人消费者而言有不低的学习门槛,在一定程度上会“阻碍”消费者对一家餐厅进行全面的了解,影响进店意愿。
比如,红餐网在今年到越南时下载了当地热门的本地生活App,但成功注册账号后,还需要绑定信用卡等一系列操作,才能正式开始使用该App来查找本地餐厅信息。同时,页面的设计也与国内的App差异较大,用了几次仍不习惯,最后索性走进了一家全球知名的连锁餐厅用餐——因为对当地小餐馆不了解,怕“踩雷”。
此外,即便使用国外社交媒体App找店,高分餐厅也是外国人认为的“高分”,不一定符合中国人口味。
中国消费者苦于“找店”时,一些海外餐厅也未能顺利承接到这部分客流,当地传统线上平台难以触达、触动中国游客。
不过,在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这种“供需错位”的局面正在被打破。越来越多出境游热门目的地,有了一份以华人真实顾客评价为依据,且中国消费者熟悉的“美食指南”——大众点评“必吃榜”。
红餐网在上述发布会了解到,“必吃榜”正在覆盖全球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让这些地方的餐饮店和中国游客实现“双向奔赴”。

△图片来源:大众点评截图
从国家维度看,今年阿联酋、澳大利亚、沙特阿拉伯、印度尼西亚、英国、越南首次有城市发榜;从城市维度看,今年中国港澳台及海外地区榜单还有迪拜、福冈、悉尼、伦敦等14城新发榜。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海外“必吃榜”的总上榜餐厅数较去年增长50%,大多为异国烟火小店、市井风味,而这些店均是广受华人食客认可的餐厅,是根据中国用户的真实评价和口味偏好来进行评选的。这意味着,“必吃榜”不仅代表着当地的特色餐厅,还是一份真正“懂中国胃”的榜单,这些因素叠加之下,“必吃榜”成了带领中国消费者体验海外美食的“全球美食之旅向导”。
中国顾客增加近40%,“必吃榜”正在改变一批餐饮店
今年迪拜上榜餐厅“龙腾轩海鲜餐”在接受红餐网采访时表示,上榜后明显感受到华人客流的增长,“许多华人顾客表示,通过榜单推荐找到了我们,并称在旅途中找回了‘家乡味道’。”福冈上榜商户博多らーめんShin-Shin是一家本地老店,餐厅老板也表示,上榜后店里中国游客数量增长了将近40%。
两家商家的感受,是一个缩影。对于海外餐饮商家而言,登上“必吃榜”无疑是一个新的流量入口和生意机会——当越来越多华人食客拿着“必吃榜”做美食攻略,一批上榜餐厅的客流有了明显的增长。
尽管在境外是一个“新榜单”,但回顾大众点评在国内的发展,“必吃榜”能在近几年加速拓城出海,且赢得餐饮商家和消费者双重信赖的逻辑,其实不难理解。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必吃榜”是基于大众点评的真实用户评价形成的榜单。而如果没有商户线上信息,也就没有“容器”承载用户评价,也就无法形成榜单。
因此,“必吃榜”的扩城,背后实际是大众点评在海外“本地生活信息基建”持续投入的结果。即通过各种渠道不断丰富、完善商户信息,让消费者能够及时准确获取餐厅地址、营业时间、环境设施等客观信息,再到线下体验,进而基于信任,写下自己的评价。
大众点评境外业务负责人李天雷就在发布会上提到,大众点评对海外“本地生活信息基建”的持续投入,是“必吃榜”为用户提供真实全面可靠的“境外味蕾游”参考的基础。“‘必吃榜’运用AI,对境外地区用户评价进行分析,精准评选广受认可的餐厅,得益于真实的‘信息基座’。”
据悉,2024年,平台不断提升境外本地生活信息的覆盖度、准确度、及时性。截至目前,大众点评“信息基建”已覆盖全球3000多座城市、数亿商户,境外站点访问人次已接近一亿量级,折射出广大用户对于平台信息的信任。
在此基础上,2025“必吃榜”加强B端自研大模型运用,对真实评价进行大数据分析,更精准挖掘用户寻味新需求、餐饮消费新趋势,以形成更真实可靠、更匹配中国消费者口味的榜单。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据公开报道,“必吃榜”评选过程不采纳人为提名,评选团队由产品经理以及程序员构成。2025年榜单在“公信力核查”阶段,有近30%的商户因不满足“评价真实可信”失去评选资格。
基于大众点评长期在“本地生活信息基建”领域的建设,以及对“真实”这条底线的“雷霆手段”,多年来必吃榜在国内广受认可,在海外也成了消费者心中“全球味蕾游”的决策参考首选。以今年国庆为例,假期前夕境外“必吃榜”流量相较“五一”前夕增幅超过40%。
从流量入口之外,“必吃榜”成为境外餐厅线上化经营的“切口”
以“必吃榜”为起点,越来越多境外上榜餐厅正开始探索数字化经营工具更多可能性。
随着榜单带来的华人客流明显增长,为了更好服务中国食客,迎接经营增长新曲线,中国的线上化经营工具,比如团购套餐等,正在被越来越多境外上榜餐厅采纳。
新加坡“陈生成山瑞补品”负责人陈崇禄告诉红餐网,门店登上2025“必吃榜”后,确实看到很多顾客是为了“必吃榜”来打卡的,“客流、业绩都有明显的增长。”
据他透露,进店的顾客大多会提前通过大众点评做好功课,可以查看有哪些特色菜、大体的份量、价格等,进店后往往直接点菜了,“客人看起来对餐厅的产品已经很了解了,他们很明确知道自己要点哪个菜,餐厅的效率也明显提升。”
陈崇禄表示,门店推出“1.1元芋头饭”秒杀活动带来了不少华人客流,“很多人就是为了吃那个芋头饭来的。”此外,店里还推出了50新加坡元、100新加坡元额度的代金券活动,这些团购、代金券活动对餐厅的业绩也有明显的提升。据他统计,推出这些活动后,门店业绩实现了10%-20%的提升。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据陈崇禄还指出,尽管许多海外餐厅餐厅会通过Instagram、Facebook等社交平台发布一些图文、视频的推广信息,但这些平台没有团购这类功能。因此,当地越来越多餐厅启动入驻大众点评、上线团购等线上化经营动作。
也是基于这些现象,他认为,未来,引入数字化工具是新加坡、乃至全球餐饮业的一大趋势,“可能在中国市场已经做得很成熟了,但新加坡才刚刚开始。”
在迪拜,这股数字化浪潮也正风头正盛。迪拜经济和旅游部(Visit Dubai)国际运营部亚太区总监沙哈布·沙彦(Shahab Shayan)近日公开指出,未来迪拜将持续依托大众点评、美团的数字生态体系,将迪拜顶尖餐饮品牌与中国消费者紧密相连,加速当地餐饮旅游服务的数字化转型。
而其提及的大众点评,已经在这股数字化经营浪潮中实现了深潜。
据悉,大众点评将追加30亿升级“信息基建”,主要用于在全球更多区域落地信息核验能力,同时,结合美团的自研B端大模型,建设信息校准机制。可以预见,2026年“必吃榜”将覆盖全球更多城市,为更多餐饮商家和中国消费者架起“双向奔赴”的桥梁,并进一步成为全球餐饮商家向线上化经营转型的助推器。
本文由红餐网(ID:hongcan18)原创首发,作者:王璐。封面图来源:图虫创意。
写评论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