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4000亿赛道迎来爆发,这家企业如何靠一碗炒饭抢滩潜力市场?

红餐编辑部 · 2025-11-12 08:49:57 来源:红餐网 554

潜在市场空间大,餐饮、消费需求双爆发。

巨头林立的速冻食品市场正迎来新一波竞争热潮。

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前三季度中国速冻食品行业规模已突破3800亿元,同比增长18.5%,其中速冻菜肴成为增长最快的品类,年增长率达到24%。

不过,相较于速冻水饺、汤圆等传统大品类,赛道内早已站满了诸如安井、三全等行业龙头,一个更加细分的“黄金赛道”正在快速崛起,并且出现了实力强劲的头部品牌——成立于2012年的乐肴居另辟蹊径,瞄准了速冻菜肴下的细分赛道速冻炒饭,并致力于“成为中国炒饭第一品牌”。

速冻炒饭,一个快速崛起的“黄金赛道”

从行业规模来看,将近4000亿的速冻食品市场固然庞大,但若对照以国际数据,远未达到市场天花板。

据嘉世咨询,人均视角下,当前我国人均速冻食品年消费量约10kg,仅为美国的1/6、日本的2/5,与饮食结构相近的日本相比也存在一倍以上的提升空间。光大证券则指出,国内速冻食品制品的发展现状仅仅相当于日本70-80年代。

这也意味着,横向对比更加成熟的国际市场,速冻食品在国内远远未触及“天花板”。

“日本速冻米制品的成熟市场,足以预见到中国速冻米制品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乐肴居总裁陈华林说。

当然,市场潜在空间大是一方面,另一个值得关注的变化则来自需求端的爆发。

随着餐饮进入“慢增长”周期,降本增效几乎成为所有餐饮企业绕不开的命题;而在消费端,人口结构的变迁之下,消费风向也正在发生变化,一人食、懒人经济越来越流行……一系列因素作用之下,速冻炒饭这个相对“冷门”的赛道正在快速崛起。

图片

△图片来源:乐肴居

首先从餐饮端来看,作为热门单品,炒饭在餐厅、酒店等B端市场需求量很大。无论是快餐、正餐、火锅还是自助餐等,炒饭都是最常见的大单品。但现制炒饭面临一些问题,比如出品不稳定、高峰时期效率低、人工成本高等,成为了餐饮企业“降本增效”必须要解答的问题。

深耕B端市场十多年的乐肴居,搭建了从需求响应、研发共创、资源整合到产品落地的一整套产品解决方案。目前,乐肴居已经与十多家餐饮品牌达成合作,涵盖火锅、快餐、西餐等多个领域,其中不乏各赛道的头部企业。

而在消费端,伴随着懒人经济、单身经济的爆发,以及越来越多“烹饪小白”的出现,如何快速、便捷地在家里做出一顿饭,同时兼具美味和营养,也成为年轻人的居家新刚需。

“一份无需洗切、调味,只需简单加热就能还原餐厅风味的速冻炒饭,完美契合了这部分人群的需求。”乐肴居总裁陈华林说。

洞察到消费趋势的变化,乐肴居也针对C端市场进行了全面布局。在产品方面,打造了米汉堡、饭团等一系列速冻米制品。渠道方面,除了上架各大电商平台和即时零售平台,同时也进入了线下商超和便利店。淘宝数据显示,单单鸡排米汉堡一个单品,就已月销过万。

图片

△图片来源:乐肴居淘宝旗舰店截图

锚定“炒饭”大单品,乐肴居如何冲刺“中国炒饭第一品牌”?

速冻米饭品类价值加速显现是全行业共享的时代红利,但如何能够做到领跑,考验的则是企业的战略眼光和投入决心。

红餐网了解到,早在乐肴居创立之初,董事长陈朝阳就曾多次前往日本考察,跟设备厂家交流沟通。

当时在中国,鉴于速冻炒饭还没有成为速冻水饺、汤圆那样的大品类,“大部分中小企业都不敢在设备上投入太多。”曾有资深从业者接受采访时这样表示。

而乐肴居却敏锐意识到,速冻米制品有很高的技术门槛,如果早期投入可建立竞争壁垒。先进生产线在提高效率的同时,可以进一步降低成本,使产品在价格与品质间取得平衡。

从过去十多年的实践投入也可以看出,乐肴居通过搭建起了从设备到工艺的一整套技术壁垒,不断打造自身的护城河。

1、斥资千万,打造顶尖生产线

红餐网了解到,乐肴居投入千万,引进了日本尖端自动蒸饭、炒饭生产线。目前,乐肴居一期车间按照十万级洁净标准打造,保证整个炒制过程都在无菌环境中进行,有效避免了交叉污染,确保了食品安全与卫生。

针对不同类型的客户,乐肴居还配备了优于国内市场的设备生产线,建立起以市场导向型的柔性生产方式,从而更快速响应市场变化,满足客户的定制需求。

图片

△图片来源:乐肴居官方微信公众号

2、三段式炒制、单粒速冻……18道工序,环环精细

具体来看,在生产加工等全流程中,乐肴居依托顶尖设备、采用先进工艺,严格遵循18道自动化生产工艺流程,还原大师级现炒口感。

举个例子,冷却作为速冻食品生产过程中的关键环节,直接关系到产品品质。乐肴居采取的单粒IQF技术,仅需9分钟就能完成速冻锁鲜(目前行业内速冻时间是15-20分钟),确保米饭粒粒分明,复热后如同现炒一般。

再比如炒饭阶段,乐肴居从日本引进的先进炒饭机,采用的是专利级三段式炒制技术,可以完美模拟人工动作翻炒300次,并且通过不同阶段的精准温度控制和时间管理,让每一粒米都能均匀受热,确保炒饭既不粘连也不回生。

产品出厂前,还需经过自动化包装与严格质检,实现从精确计量、生产日期可追溯到安全筛查的全方位把控。

围绕一粒米,做到“一厘米宽,一千米深”

做出一碗好炒饭不仅源于先进的炒饭设备和工艺,更在于将品质管理的理念贯穿于从食材采购到生产、加工、出品的全链条。

近年来,在追求绿色健康的消费大趋势下,消费者对于速冻米面产品的需求,从过往的饱腹变为兼具美味、便捷与营养。

乐肴居由此提出了“星级品质、营养健康、省心便捷”的口号,围绕“一粒米”深度研发,做到“一厘米宽,一千米深”。换句话说,就是将“小小一粒米”的品质管理进行到底。

而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得从源头上下功夫。在食材溯源上,乐肴居严选产自哈尔滨五常市的高品质大米。这里作为水稻优质产区,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黑土层深厚,土壤肥沃,富含氮、磷、钾等矿物质;处于北纬45°,年光照时达2600小时,昼夜温差接近14℃……

图片

△图片来源:乐肴居官方微信公众号

坚持选用高品质大米的基础上,乐肴居还建立了从田间到工厂的全程溯源监管体系。

比如,在产地,研发、品控人员需要不定期走访农田,严格检测管理合作种植基地的生产;在工厂,米饭需历经数十道智能化检测工序,实现全过程可追溯、层层可管控;出厂后,通过严格的冷链物流直送,以高标准守护产品从工厂到餐桌的“最后一公里”。

而在绿色健康饮食成为潮流的当下,品质的另一面是“健康”。乐肴居已经在健康化赛道上率先布局。

比如,为了让炒饭“轻盐、轻油、清爽”,依托于精密计算的配比系统,对炒饭中,油、盐等调味料进行精准控制,在确保风味的前提下,为消费者提供更多健康的选择。

不只是炒饭,乐肴居推出的其他速冻米制品,如紫米汉堡、咸蛋黄松松紫米饭团等,都是基于更好满足消费者对健康饮食的需求。

结语

餐饮“专业主义”时代,企业想要走得更远、活得更久,必须要扎根向下,做深做透。

在速冻米饭这个赛道,乐肴居是国内同行的先行者,围绕着“小小一粒米”,耕耘出了“一千米”的深度。这不仅源于企业对于这条细分赛道的战略洞察和大力投入,也在于团队对于品质的坚守和创新迭代。

采访中,乐肴居总裁陈华林指出,乐肴居最大的优势之一就是拥有星级酒店基因的产品研发团队,这使得乐肴居不仅理解高端餐饮的品质要求,更能将手工制作的精髓转化为标准化产品。近期,乐肴居已经将品牌使命升级为“让更多家庭享用星级美食”,我们也期待,品质速冻米制品能够在乐肴居的引领之下,走向更多的餐桌。

本文由红餐网(ID:hongcan18)原创首发,作者:柯愉乐;编辑:方圆。

联系人:黄小姐

联系电话:19195563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