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真味文化品牌创始人美叔:产品里有情感,情感里有文化

红餐编辑部 · 2025-10-31 17:55:46 来源:红餐网 545

寻真味文化品牌创始人美叔接受《红人面对面》栏目组专访,作为文化餐饮践行者与千万粉丝 IP 主理人,他分享传统味道在数字化时代的蝶变路径 —— 以数字化手段深挖文化内涵、以 “美食 + 文旅” 激活地域风味、以 “真实 IP + 专业品牌” 实现流量转化。

9月 23日,由广州市商务局指导,世界中餐业联合会、红餐网联合主办的2025 中国餐饮品牌节(第 34届HCC餐饮产业博览会)在广州举办。期间,寻真味文化品牌创始人美叔接受了《红人面对面》栏目组的专访,以下为专访实录:

01.本届品牌节以 “蝶变・跃升” 为主题,作为文化餐饮的践行者,您认为传统味道在数字化时代实现 “蝶变” 的核心要义是什么?

美叔:我个人认为,传统味道的核心是地方人文特色、美食特征与技艺传承,数字化蝶变不是抛弃这些,而是用视频、直播、小程序等数字化工具,更深度地挖掘和呈现传统美食的内涵。

比如宁德大黄鱼,它的口感和养殖环境密切相关 —— 深海急流、海水咸度不同,养出的黄鱼味道差异很大。通过数字化手段,我们可以拍摄它的养殖过程、海水环境,甚至记录养殖户的技艺细节。这些内容能让食客更直观地感知 “传统味道背后的故事”,再带着这份认知走进线下门店,体验会更深刻。

02.数据显示 “美食 + 文旅” 正推动地域风味复兴,寻真味从线上小程序引流到线下体验的转化链路中,哪些节点最需要文化元素的加持?能否分享一个具体的成功案例?

美叔:核心是 “从线上引流到线下体验的全链路文化渗透”,第一个关键节点是 “线上内容的文化提炼”—— 我们要先吃透地方特色,比如莆田的方言、节庆活动,这些都是天然的文化素材。通过视频把这些素材呈现出来,让用户看到 “这个地方的美食不只是好吃,还有背后的习俗与故事”,文化价值才能打动人。

第二个关键节点是 “线下体验的文化落地”。用户通过小程序找到门店后,我们会在店里布置视频展架、方言文字标识,服务员端菜时也会介绍文化背景 —— 比如我家乡泰宁的本地粉干,我们叫它 “经验归巢”,会跟食客讲这道菜和泰宁乡土记忆的关联。这样一来,食客吃的不只是粉干,还有文化共鸣,整个转化链路才算闭环。

03. 您通过 “一物多吃” 等系列短视频实现千万粉丝积累,这种 “专业厨师 + 家庭场景” 的真实人设成为引流核心。在餐饮创始人 IP 普遍陷入 “剧本化” 误区的当下,您认为 “烟火气内容” 与 “品牌专业度” 的平衡支点是什么?

美叔:平衡点在 “真诚” 和 “专业基石”。首先要 “去剧本化”,做账号、做 IP 都要贴近真实 —— 就像做菜,剧本化就像 “食材没处理好就端上桌”,过程不真实,用户自然不买账。我们寻真味的账号,从不说刻意设计的台词,连我在综艺里的状态都是真实的:比如参加《一饭封神》时,120 分钟要做完菜还得收拾干净,现场没有家里的大厨房,连调料罐都不够,我花了 100 分钟才完成(家里只要 70 分钟),这些细节都会真实呈现,反而让用户觉得 “这才是真实的厨师状态”。

其次,专业度是底线。比如我做 “一物多吃”,看似简单,实则要提前构思食材逻辑、口味适配度,还要考虑大众接受度 —— 这就是专业度的体现。

没有专业度的烟火气,就像 “妈妈的味道虽好,但没掌握火候,偶尔会糊”;只有专业度没有烟火气,又会显得 “冷冰冰,像机器做菜”。所以既要让用户看到 “像家里做饭一样的温度”,也要让他们感受到 “专业厨师的功底”。

04.从 “个人 IP 流量” 到 “品牌可持续增长” 的转化中,寻真味是如何通过 “粉丝故事反哺产品研发”(如为甘肃粉丝开发百合 12 吃)这类机制,构建 “创始人温度 — 用户情感 — 品牌价值” 的闭环?

黄斌林:这个故事的核心是 “情感链接”。当时我在三明拍摄,这位甘肃粉丝从老家坐车到厦门,再转去小县城,等了我三天四夜,只留了个铅笔写的电话。我联系上他时,他说自己是百合种植户,想让更多人知道家乡的百合。我被他的坚持打动,就让他寄百合过来,专门做了 “百合 12 吃” 的内容。

这个过程不是 “为了做产品而做产品”,而是 “从粉丝需求里找文化和价值”—— 我们借 “百合 12 吃”,既展现了甘肃百合的品质,也传递了种植户的匠人精神,本质是 “间接助农”。后续这些百合产品会作为寻真味的品牌出品,不是靠直播带货,而是靠用户对 “百合故事” 的认可自然销售。这种闭环的关键,是 “产品里有情感,情感里有文化”,而不是单纯卖货。

05.您认为地域美食文化品牌实现跨越式发展需要突破哪些瓶颈?

美叔:当前地域美食文化品牌实现跨越发展,主要面临三类瓶颈,具体如下:

第一类是品牌停留在贴牌层面,缺乏深层价值。现在很多品牌认为“做品牌”就是“贴牌卖货”——想卖某类产品,便由外部生产后贴上自己的品牌标识,既没有自主研发,也没有赋予产品深层含义。比如某款饮品仅因“口感清甜”,就直接贴牌销售。这种模式下,产品本质是“他人生产的商品”,而非品牌自身的成果,其中没有品牌方的付出与真诚,自然缺乏情感联结。当然,这种方式作为品牌前期的尝试路径,并非完全不可行,但长期来看难以支撑品牌发展。

第二类是供应链体系薄弱,易出现“爆雷”问题。很多品牌及个人IP做带货业务时,常因供应链问题导致“塌房”(即行业内所称的“账号崩塌”)。核心原因是他们的供应链“为卖货而临时搭建”,没有沉淀自己的正规供应链体系——比如早期抖音上不少IP带货,依赖外部临时提供货源,双方仅以“赚钱”为目的,忽视品控与长期运营。这种情况下,一旦出现问题,必然会损害品牌信誉。

第三类是个人IP难以转化为品牌IP,缺乏长久支撑。我们的品牌虽从个人IP起步,但2016年就注册了“寻真味”,当时便明确“品牌才是长久的”;2020年搭建的个人IP,确实为品牌带来了流量。不过个人IP存在局限:个人容易因言行疏忽引发粉丝质疑甚至攻击,但只要及时承认错误、改正,且不违反法律法规与平台规则,以真诚对待粉丝,便可化解。

关键在于,要将“粉丝对个人IP的喜欢”逐步转移到品牌上——不仅我个人,还要带动团队伙伴、身边朋友及工作人员,让大家心中都有“寻真味”品牌。最终从个人IP转化为品牌IP,这背后是企业文化的沉淀,唯有如此,品牌才能长久发展。

联系人:黄小姐

联系电话:19195563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