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餐饮,上红餐!
投稿

海底捞的奶茶店会快速扩张吗?答案让人意外

小W · 2021-01-18 17:13:04 来源:中国饮品快报

9.9元/杯,DIY自助,海底捞用一种新的形式,刺破了餐与饮的边界。

海底捞又上热搜,这次是因为武汉楚河汉街的第一家“奶茶店”。为什么要在奶茶店上加个引号,从感知上来看,海底捞的新玩法与传统奶茶店还是有所不同。

01 9.9元一杯的海底捞奶茶 究竟什么样  

前往海底捞汉街店,曾流传于网络上那张走红的“海底捞第一家奶茶店” 的宣传海报已经撤走。如果没有网络的传播,很难在门店外围发现这里可以做奶茶。

似乎,海底捞已经没有刻意为这家店再做宣传。

进入门店前,由于疫情关系,海底捞会先询问是否对酒精过敏,在征得同意后,会为进店顾客的双手喷洒酒精。

这家“奶茶店”开在一楼,属于海底捞的休息区 ,面积目测近一百多平方米,而用餐区在5楼。我们曾一直纠结,如果不吃火锅是否也能用9.9元买奶茶。进店后在与交谈后,这种猜测显然多余了,该区域对不用餐客户也开放。

DIY的流程比较简单,扫码——拿杯子——加小料——加冰块——加茶底——打奶油顶——加各种顶料。在制作期间,店员会告知如果小料不够可以再加,而奶油顶部分只要不按暂停,可以一直加。

加在奶油顶上的小料品类较多,包括花生碎、奥利奥碎、黄豆粉、葡萄干、可可粉等。整体而言,随意加小料的价值已经超出了9.9元。

自助奶茶模式,会成为海底捞在饮品上发力的新模式吗? 我们收集了些信息。

02 暂时没有全国推广的计划

从可靠消息渠道得知,海底捞选择汉街店作为新模式的探索,主要原因在于该店休息区足够大。并且用餐区与休息区不在同一楼层,能够让两种业态有明显的区隔。

对于产品口感,对方表示目前还在优化、调试,虽然在呈现形式上有创新,但口感更为关键。对于是否会扩张全国,对方表示还无计划。

在消费端,我们与一些到店购买的客户有所交流。他们表示,从形式上看,还比较新颖 ,像自助取冰机、奶油机很多都是在网络上有看见,这里是第一次见到实物。

其次,由于茶底没有糖度调整,对于这些习惯了选择3分糖、糖半甜或者7分甜的顾客,总感觉有些体验上的不完美。

再者,因为是有DIY的口号,他们认为如果真能感受自己泡茶叶、加奶甚至是摇雪克的流程,会觉得更加有趣。

除此外,有人表示海底捞可以学习星巴克做一些茶叶或奶茶知识的讲座 ,因为面对冰冷的机器,较难以感受到饮品的“灵魂”。

如果能展示其制作原料,并让顾客以体验,饮品的“货真价实”的感觉将进一步提升。

03 海底捞的新尝试 让“餐+饮”又进了一步

对于餐、饮的结合,近2年内讨论升级。餐+饮的痛点 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1. 如何简化流程,让员工制作更为标准。

2. 如何与茶饮店做区隔。

目前,除了鲜果类原料外,各种小料、乳制品以及茶等原料,均因茶饮店对于标准化的需求,不断呈现“集成化”趋势。如免煮布丁、珍珠、奶盖浆、茶原液等等。这些原料的出现,不仅是为标准化而生,同时也是在为奶茶店人难招、培训难等问题给出方案。

使用更简单、技术难度降低的原材料,缩减着茶饮店与餐饮店饮品的距离,让“餐+饮”普及的可能性增大。

而海底捞目前所使用的自助模式,在东南亚不少便利店中已经有出现,但国内较为少见。机器的功能与“集成化”原料一样,减少人工、实现标准化。

不过,海底捞增加了小料这一茶饮大趋势,多样的选择性有助于满足消费者需求。机器化的自助加料,则与茶饮店做了区隔。

还有一个行业大背景,对于“餐+饮”的大融合,也有推动作用。在喜茶、奈雪等一大批茶饮店的培育下,消费者已经对于奶茶的健康性、现场调制等属性有所认知,他们对于奶茶的选择,在乎几个因素:品牌、口味、颜值、独特性。

“在海底捞只花9.9元,喝一杯自己动手做、颜值还不错的奶茶”这件事,基本上已经满足了品牌、颜值、独特性3个因素。而最终能够决定这一模式能否走远的重担落在了口味之上。

据了解,该模式在汉街出现已一个多月,但近几天才被广泛传播,可见其官方并未刻意推广,只是在低调的进行测试。而对其口味优化、改良等信息,也表明深知其模式成功的关键点。

我们对海底捞在饮品上的发力有所期待,一旦成功,或将引发“餐+饮”的无限可能。

红餐点评:

近几年来,“餐+饮”的趋势越加明显。海底捞开奶茶店,也算是一种“餐+饮”的新探索吧。不过,看来海底捞还是比较慎重的,目前仅在试水阶段,并未刻意宣传。未来,是否会扩张,大概还是会根据试水结果来决定吧。


联系人:黄小姐

联系电话:19195563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