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餐饮,上红餐!
投稿

李世民夸赞过的烙面,是怎么制作出来的?

唐博 · 2016-10-28 17:21:52 来源:红餐网

关中有几个县,流行一种古代已有的“方便面”,叫做“烙面”,主要在礼泉、兴平和永寿等县。什么是烙面,简单说,就是将烙制的熟面条储存起来,用热汤浇泡即可食用。

这烙面,的确是有年头的老古董了。老百姓都说,爷爷的爷爷说他们的爷爷的爷爷吃过。1993年3月,在礼泉县新寨村,我和几位老乡聊烙面的事情,党支部书记陈养志说,他们村很多人家祖祖辈辈都靠卖烙面维持生活,他家三代都卖过烙面。季振斌年岁大、见识广,他说,这烙面,唐太宗李世民那时候就有了,曾经是修建昭陵的民工的食品。修建昭陵,民工很多,吃饭是个大问题,有人想出这个办法,先烙好切好这种面条,吃时用开水一泡就行,就像今天的方便面。有一次李世民来到九嵕山下视察,地方官员请他吃烙面,受到夸赞,所以,烙面就在礼泉县流行起来了。他说得有鼻子有眼的,不由你不信。

礼泉县,还有永寿县、兴平县,老百姓确实都很喜欢吃烙面。红白喜事“早汤午席”,“早汤”就是吃烙面,浇了臊子吃,臊子用肥瘦猪肉切丁烧成。做汤的方法是:烧好开水,按一盐二醋三辣子的次序加调料。辣子用大油泼制,然后投入肉臊子、虾米以及黄花、木耳等菜肴。切成条的烙面在开水锅中稍一汆,即盛入碗中,浇臊子后,再加些菜码,韭菜末、葱花、蒜片等,要生的,不要熟的。不仅仅红白喜事必定吃烙面,女儿生产时娘家也要送一篮子烙面去,春节时走亲戚烙面也是最常见的礼品。改革开放以来,烙面更成为一种新兴的商品,在县镇集市上出售,外地人多有买了回去品尝的。

知道了烙面的这些故事以后,不能不知道烙面到底是怎样制作出来的。于是我来到新寨村的芦涵绪家,当时这位年近花甲的农民正在和面。一个陶瓷大盆,直径四五十公分,据说可以和四十多斤面。这回他和了五六斤小麦面粉,先加了半碗水,握紧拳头揉搓,很用了些力气。揉搓到相当程度,再加少许水,再揉再搓,如此不断加水不断揉搓,那面便由硬到软由干到稀,成为不干不稀的面糊。芦涵绪这时说:做烙面,和面是关键。要和成这样:“提起一串子,放下一堆子。”他边说边演示给我看。果然,在他手里悬着的面糊竟是一串一串的,仿佛许多的棉絮与线团。他是个行家,卖烙面多年,手艺高超。

随后来到王开展家,他的妻子正在制作烙面。那锅那灶,那烙制方法,令我大开眼界。原来竟是四四方方一张钢板,架在用土坯堆砌的炉灶之上。钢板边长一米二五,厚约十毫米。主妇用清油轻轻抹拭那钢板,并解释说:近些天没烙了,要抹点油;天天烙,便不须抹油。抹过油,给灶底加了几把麦草,随即从面糊盆里盛出半勺面糊,倒在钢板边沿。然后拿起一块木制刮板,轻轻地把那面糊顺着边沿抹了开来,转着圈儿向中间靠拢,仿佛建筑工人在墙壁上抹灰。那刮板呈梯形,长的一边约三十公分,加上人的手臂,个头低些的略跷跷脚,便可以在这巨大的钢板上从这边抹到那边。一张烙面就这样形成了。我们看她烙了三张,每张五六分钟时间。烙制中,几次转圈,几次翻身。翻时将那面饼拉至身边,迅速一甩,好像售货员在打开一卷衣服面料。站在一旁观看的,还有村里几个内行,他们说:烙面要三翻六转。以烧麦秆和玉米秆为好。要在四周烧,中间不要火。烙得好的,面饼不应见火色。用一米二五的钢板,每张约需一公斤面粉。烙好后用改造过的铡刀切成面条,夏季一般可储存三到五天,冬季可储存七到十天。

看了制作过程,又听了介绍,我想这烙面,还可以起个新名字,叫做“钢板烙”。大概李世民那时候不会有现在这样的钢板,也是与时俱进了。


本文唐博,红餐网专栏作者;转载请注明作者姓名和“来源:红餐网”;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餐网对观点的赞同或支持。加入作者专栏请联系小编微信 :cjm1900

陕菜专栏

102

文章

292766

阅读量

中国陕菜网专注于陕菜的挖掘与开发,致力于饮食文化的继承与弘扬。一边开研讨会、出版书籍,奠定陕菜的理论基础;一边举办“陕西美食探秘之旅”活动,进行实际推广。两者结合诞生了陕菜网的各类专栏文章。不同风格的文笔记录感悟陕菜的发展历程,如暖阳驱散浮云,渗透人心。

最新文章

联系人:黄小姐

联系电话:19195563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