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7-11不会设立督导这个职位?
Frank · 2025-08-06 15:32:10 来源:老布精益经营 198
7—Eleven创始人铃木敏文先生在《零售的哲学》中谈到:“7—Eleven不会设立督导这个职位。”
这个观点,简直令人匪夷所思!
而实际上,我们见过的许多中国的企业,几乎都说“督导”的角色至关重要,他们是“承上启下”最关键的人。
那为什么,铃木敏文先生要这么说呢?
我们先来看看目前市面上连锁企业的督导是怎么做的。(大家不要对号入座)
经常看到有的督导到门店,拿着张表,东看看西看看,拿出手机拍拍照,然后把店长叫过来。
怎么回事?你这门店怎么管理这么差?一堆问题,还能不能干了?
还有的督导到门店,到店里走一圈,叫上店长聊聊天,啥也不干,拍拍店长肩膀,说继续加油啊。
甚至还有的督导,始终在A店到B店的路上,远程操控着门店的经营状况。
可能是“督导”一词,让大部分人都着重在了“监督”上,到门店找毛病,挑刺,骂人成为常态,但往往忽略了“指导”的意义所在。
为此,铃木敏文先生提出了“区域顾问”的概念。
他说:“行业中,通常会把指导连锁加盟店经营的负责人统称为督导,而并非店铺经营顾问。”
“虽然常有人把两者等同,认为两者同样都由一人负责多个门店,主要工作是和各个加盟店分享总部的信息并支持门店运营。”
“但我却认为店铺经营顾问与督导存在本质上的差别,并且也不在7-Eleven设立督导这一职位。”
“连锁便利店的督导起源于美国,职能是监察各加盟店是否遵循总部的规则运作。”
“然而我们店铺经营顾问的核心职能则是帮助加盟店提升业绩,是加盟店的重要经营顾问。”
“作为7-Eleven的独特职位,店铺经营顾问是便利店事业发展道路的重要支柱。”
我们在多家企业做运营改善项目时,其实也运用了这套逻辑。
目的是更多地让“督导”的角色从“管理者”转变为“经营型教练”。
那如何真正落地呢?我们做了以下两件事情:
1、 从管理指标转变为经营指标
2、 从巡店导向转变为访店导向
一、从管理指标转变为经营指标
从思维上先进行转变!
从管理转变为经营,说起来很简单,但在公司落地时却是困难重重。
因为这件事情已经执行已久,根生蒂固,遇到最大的阻力就是员工不愿意转变。
那我们再深挖一下为什么他们不愿意转变?一般就是意愿和能力上的问题:
意愿上,他们不理解为什么要这么做。
能力上,他们不具备经营所需要的能力。
意愿的解决方案是:
1、在月会上宣导公司要从管理转变为经营的原因。
2、调整原先的管理指标,转变为经营指标(如:利润、人效、物料成本等),并通过PDCA的问题解决方式让他们进行实践练习(比如,外卖数据分析和调整,灵活用工,提升人效等)。
能力的解决方案是:
1、 重新定义督导的能力模型(纳入经营指标),评估现有督导的能力差异,对症下药。
2、 共创开发对应的赋能课程以及完善之前的管理SOP
二、从巡店导向转变为访店导向
从行为上再次进行转变!
首先,前面已经说过了我们要做的是“区域顾问”而非“督查”。
所以,我们提倡用“巡店”而非访店。因为“巡店”就像是钦差大臣到地方进行查处,而“访店”是在体察民情。
那访店应该怎么做呢?
首先,去访店前,我们要收集对应的门店数据,比如上一次的访店报告、利润表。
再和店长或者加盟商约定好时间,告知对方大约会花多久,大致会要聊什么话题,需要对方准备什么。
(比如:门店各项指标的看板、人员的情况(人才盘点表)
那在访店中,我们需要对门店进行一定的观察,这里一般会用到一些检查稽核表(关于检查表如何设计,有兴趣的可以看《用医院体检思维,做连锁门店稽核》,这里不做展开)
通过观察到的问题以及之前看板和利润表中的问题,初步分析可能产生的原因和解决方案。
接下来,邀请店长/加盟商一起探讨这些问题,但要注意的是:
1、 第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聚焦“经营”而非“管理”。
让店长/加盟商感受到,我们是为了帮助他“管好门店”/“在顾客满意,坚持品牌标准的前提下赚到钱。”为目的的。
2、 建议正式开始沟通辅导,以闪光点开头,先鼓励再分析问题改进。
这样有助于降低对方的防备心理,使得后续的沟通更为顺畅。
3、 沟通辅导时可以先询问对方近期门店是否有遇到什么问题?有什么需要帮助的地方?
防止出现单方面的输出,导致对方感觉你是来找茬的。
4、行动计划 必须与对方一起制定。
制定后需要再次让对方阐述行动计划,以确保理解,让他感觉这件事情与他是实际相关的。
5、 引导对方自己发现问题的核心点,并思考提出解决办法,而非直接告知解决办法。
6、 最后,问对方有没有其他的问题和需要帮助的地方。
收集反馈,从而代表门店,努力拉动公司资源,来更好地协助门店。
访店后,要在过程中与保持沟通和追踪,确保行动计划有在执行,这样才能真正做到一次有效的“访店”。
写在最后
其实“督导”转变为“经营顾问”这种角色转变带来的不仅是业绩增长,更是组织生态的重构。
好督导不是拿着放大镜找漏洞,而是举着聚光灯照向前路。
希望连锁行业各位管理者,思考一下,你们企业的督导花费的每一分钟,到底能不能折算成门店账上的真金白银。
本文转自:老布精益经营;作者:Frank
写评论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