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餐饮,上红餐!
投稿

麦记牛奶公司全国密集开店,糖水铺又重新“上桌”了

王菀 · 2025-09-05 10:54:17 来源:CEO品牌观察 372

根据赢商大数据,今年二季度,12城250+标杆购物中心共计调整9300+门店(新开店+新关店)。其中,新中式糖水品牌“麦记牛奶公司”拿下Q2新兴餐饮品牌拓店前三。

近两个月,在长沙、襄阳、天津、宿迁、北京等城市,麦记牛奶公司新店接连亮相,重庆、合肥、厦门、盐城等地的多家商场也有了麦记牛奶公司的围挡,足以见品牌强大的扩张势头。

迅速崛起的人气鲜作糖水

麦记牛奶公司始于2021年,其首家门店位于上海临港。2023年,品牌在浙江湖州南浔设立总部。其后,凭借中式经典糖水混搭创新打法,迅速在浙江地区打开市场。

作为定位“新中式糖水”的品牌,麦记牛奶公司希望通过传承和创新相结合的方式,呈现中式糖水的更多可能,致力于为消费者提供差异化的糖水新体验。

在产品方面,麦记牛奶公司喊出了“鲜作糖水自然甜”的口号,强调食材的新鲜与手工制作。因此,其结合现代健康趋势,部分产品融入建宁莲子、荔浦芋头等优质食材,强调低糖和天然风味,吸引年轻消费者。

从菜单来看,基于对经典广式糖水和牛奶类茶饮的创新改造,品牌推出了丰富的产品线,如鲜作糖水系列、糯米酸奶系列、鲜乳茶系列、糯米白雪系列、手打柠檬系列等,满足了不同消费者的口味需求,单品定价从14元-30元不等。

我们注意到,今年以来,麦记牛奶公司开启了快速扩张。截至目前,品牌已经在全国开出超300+门店,覆盖80余座城市。

与此同时,麦记牛奶公司逐渐从街边店转向Mall店。其新开门店大多选址于高人流的购物中心、城市商业街区,华润万象系、万达广场、吾悦广场、龙湖天街等主流商业项目,均可见该品牌身影。

而在空间打造上,麦记牛奶公司致力于营造典雅、富有新中式风格的店铺环境。整体采用苏式窗花元素,以园林为基础的设计理念,带来沉浸式消费体验。

据了解,麦记牛奶公司计划今年落地约500家门店。

糖水生意正在“回春”

麦记牛奶公司的崛起并非偶然。我们发现,近年来消费者对“健康化、场景化、文化化”的餐饮需求持续攀升,糖水品类正凭借“低负担食材+传统风味创新”的特性,重新回归大众选择范畴。尤其是在“新中式”浪潮的加持下,更有一批糖水铺“黑马”跑了出来,受到消费的喜爱。

例如,RUXU入续鸳鸯糖水铺,茶饮品牌茶理宜世于2023年推出的子品牌,主打应时进补的广式手作糖水,以“用味觉链结自然,寻找与季节相处的方式”为经营理念,凭借“将竹林里的中式庭院搬进门店”营造的自然松弛感走红。

如今,品牌已形成中式糖水、咖啡、烘焙轻食三大产品矩阵,覆盖下午茶、中晚餐等消费场景。目前,其已布局广州、深圳、成都、上海四座城市,开出15家门店。据悉,今年RUXU入续计划开20-30家左右新店。10月,新加坡新店将亮相。

同样作为茶饮副牌,茶颜悦色于去年4月以店中店形式推出副牌“酥山糖水铺”,售卖以冰淇淋和各式小料组合的新式糖水。目前,“酥山糖水铺”已在全国400家门店上线。

从江西赣州走出来的糖叙手作糖水铺,以五谷草本手作糖水,从2022年至今,以100多家门店勾勒“甜蜜中国”轨迹,覆盖江西、广东、福建、湖南、浙江等地。

发家于中山的岭南手作糖水品牌珠珑入水,布局珠海、深圳,所到之处大受欢迎。得益于“港车北上”“澳车北上”政策,还获得了越来越多港澳食客青睐。

不仅如此,一些老牌糖水品牌也在重新发力,加快线下布局的步伐。

主打“中国甜品”的赵记传承,目前门店近600家,遍布全国90+城市。数据显示,去年,赵记传承新开超230家门店,不少新店位于上海、安徽、浙江、江苏等地。今年,品牌全新VI的面世,亦为消费者带来愈加优质的体验。

鲜芋仙的版图大幅扩张,不仅推出了小店型,更同步拓展零售与出海业务,成功打入多个国家和地区;满记甜品在以更轻店型拓展门店数量的同时,还瞄准自助模式,迭代推出了附加港式点心的68元“冰室自助”。

品类下一程怎么走?

从新兴品牌的快速拓店,到老牌玩家的焕新发力,当下糖水生意的“回春”,不只是单一品牌的偶然成功,也是整个品类在消费需求迭代、商业生态升级下的系统性复兴。

不难发现,这一批糖水铺子无论是产品还是门店,都较之传统糖水铺有了新变化。

在产品上,这批糖水品牌均强调“手作”“鲜作”等概念,食材方面也更加突出“轻滋补”,与现代健康诉求结合。当然,在产品结构方面,这些品牌也在保留传统糖水产品的基础上进一步延伸,带来更多融合产品,更加符合当下消费者的需求。

在门店空间上,新一批糖水铺子更加注重整体氛围的营造,“新中式”元素被广泛运用。通过空间、视觉、故事,让消费者在消费时不仅获得味觉体验,更能感受到中式生活美学。

另外,在选址上,传统糖水铺大都以街边小店为主,如今的糖水铺广泛入驻购物中心、商业街区等城市高势能地带。于商业体而言,糖水铺相比正餐“坪效更高、翻台更快”,相比奶茶店“客群更广泛、差异化更强”,是填补“轻餐饮空白”的优选。

然而,糖水品类的“复兴热”背后,隐忧也在逐渐显现。

当“新中式”“新鲜食材”“手工现做”等标签成为核心买点,产品结构的同质化已成为制约品类发展的第一道坎;而“手作鲜作”又与规模化扩张的“标准化”需求形成天然矛盾,如何把握快速扩张下的品质始终如一?更棘手的是跨区域扩张难题,地域口味差异让不少品牌的“全国扩张梦”受阻。

想要跨越这些挑战,糖水品牌或许需要跳出“表面创新”,在差异化、标准化、场景化上持续深耕。

其中,差异化的关键在于地域深挖与人群细分,让区域跨区域扩张不是“复制粘贴”,而是 “在地融合”;标准化的突破需要供应链升级与技术赋能,让“手作”变成可复制的标准化动作;而场景化的延伸则在“传承”与“创新”中找到平衡,既保留糖水“温润滋补”的传统内核,又能嵌入多元现代生活场景。

当糖水品牌能真正平衡文化传承与现代创新、规模扩张与品质把控,这个承载着几代人记忆的品类,或许能在餐饮市场中开辟出更广阔的“甜蜜天地”。

本文转自:CEO品牌观察;作者:王菀

联系人:黄小姐

联系电话:19195563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