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餐饮,上红餐!
投稿

为什么年底发红包,年后员工还流失?

许一元 · 2016-03-29 14:44:39 来源:红餐网 2558

对于年底发红包,这是大多数企业,特别是餐饮企业的惯例,从最初发红包赢得员工的欢心,到习以为常,到挑三拣四,到麻木漠视,好像不发红包成了一件“大逆不道”的事情了。

为什么会是这样的状态?到底要不要发红包?发了会怎样?不发会怎样?今天就和大家浅谈一下这方面的话题,希望有所启发和借鉴。

首先明确什么是红包?

顾名思义,企业年底对员工的一种额外奖励。有的有规则,有的全凭老板心情,这样的红包大家收到,几乎都是觉得应该的,甚至在无规则的状态下发出的红包,大家会私下攀比,比较谁更被老板和公司重视,经常出现各种矛盾,甚至成为离职的导火索。当然这里不论述该如何发红包,只是说明一下现象。

其次该不该发红包?

有规则奖励也好,无规则奖励也罢,不论哪一种,我们都希望激发员工的满意度,能再下一年创造更大的工作价值,可往往事与愿违,红包发了,可仍然挡不住一颗确定离开的心。

为什么?为什么10年前我们不发红包,很多人过完年还能感恩戴德的回到公司,生怕公司不要自己。

其核心原因就是员工的需求发生变化了,十年前,工作的供需关系是需大于供,能有公司提供一份不错的薪水就心满意足了,而今天是供大于需,几乎每个公司都缺乏人才,或是人手,特别餐饮的很多老板经常感叹,都不敢奢望优秀的人才,是个能喘气的都可以用。

那到底现在的人才需求有哪些变化,核心有三:一、赚钱,二、成长,三、发展,以上三点是人才的核心需求。

首先明确一下什么是人才,我认为人才的定义是可以为企业创造价值,而不关乎学历、长相、经验那些常规标准。其次,我们再看看为什么人才是这三大需求。第一,赚钱,很多人说中国人没有信仰,其实不然。中国人信仰很一致——”钱”。这里不是贬义词,而是中性词。马克思说过一句话,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结构的总和。为什么中国人如此迷恋金钱,甚至被很多人扣上“拜金主义”的帽子?

归根结底就是我们改革开放的这几十年,中国发生了天翻复地的变化,特别是贫富差距,也滋生了很多暴发户。很多年前下岗成为人们心中最恐惧的字眼,可能身边有个同事王小二被公司辞退了,我们还沾沾自喜,庆幸自己还留在国企。

转眼几年不见,王小二变成王百万了,开着豪车,戴着金表,我想此刻不论是谁都无法按捺自己的情绪,安心的企业里做个小职员,我们想的就是如何最短时间内转到最多钱。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乌鸡变凤凰,丑小鸭变白天鹅,屌丝逆袭等等……总结一句话就是大家都渴望多赚钱,但这又不是全部需要。

第二个需求为什么是成长,因为能称得上人才的人一定是有能力的,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更多是后天的自我成长,所以人才都渴望在一家公司获得成长。

第三是发展,成长的终极目的也是为了得到更好的发展,拿到更高的薪水,得到更多的荣誉。归根结底一句话,如果只是发红包,根本入不了现在年轻人的法眼,赚钱,成长,发展才是现代人才的需求。如何围绕以上三点设计企业的机制,才是我们当下做企业需要深思的。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红餐网立场。转载请注明作者及出处。入驻作者专栏请联系小编:QQ 384643049)

许一元

4

文章

8067

阅读量

和许咨询创始人/CEO,中国连锁规划第一人,北京大学EMBA连锁专家。专注连锁规划领域15年,是中国连锁规划实战派导师,为数百家企业顶层设计连锁规划方案,帮助连锁企业扩张门店数量累计过万家。(微信:yiyuan611)

最新文章

联系人:黄小姐

联系电话:19195563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