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餐饮,上红餐!
投稿

从必胜客的“尖叫星期三”,总结了三个关键策略

胡柯柯 · 2025-08-26 09:36:44 来源:联商网 332

曾几何时,必胜客是高不可攀的西餐厅,现在三十块钱能吃一顿必胜客的牛排(或者披萨),正好是白领们一天的午餐预算。

和同出百胜集团的肯德基相比,必胜客在中国市场可以说是全方位落后。在产品本土化做得没有肯德基好,门店扩张和运营上也远不如肯德基,营销更是跟着肯德基的后面走,完全没做出自己的气势和特色。

现如今,必胜客把“买一送一”做得风生水起,不知道是一种幸运还是不幸。

好的民间的创意很重要

关于必胜客也有很多的“传说”,就是考试前要吃必胜客求好运,买房买车摇号前要吃一顿必胜客,求必中。

说明在消费者心目中,吃必胜客是一种对美好愿景的祈福的具象化呈现。必胜客似乎也意识到了这点,它策划了一些逢考必胜主题类的活动,但是显然这一系列策划并不是很成功。

第一,整体的活动策划比较松散,导致无法形成有效合力,社媒上的传播话题都是零碎的;第二,创意也做得很一般,甚至其中有一期被指抄袭的设计;第三就是关于必胜的周边做得不够丰富,整体社交媒体传播不够,用户UGC(用户生成内容)太少;第四,用户洞察不够,没有一个强有力的传播灵魂,无法直击用户内心。导致求必胜吃必胜客这个心智没有深入人心,一把好牌白白浪费。

来看看同样的来源于民间的创意“踢不烂”,是如何被Timberland做成自己的标签的。

Timberland的中文名是添柏岚,这个名字不管是中文名还是英文名,在中国市场都非常的拗口,难念的名字大大加大了传播难度,在中国市场它一直不温不火。直到有一天,它的其中一任总经理在民间发现了“踢不烂”这个别名,说这个创意来源于经销商,她每次开经销商大会,都有人在说踢不烂,她发现这个非常契合这个品牌文化,就把它策划成了一系列视频内容,做了大量的投放,让这个品牌形象彻底深入人心。

于是,一支关于“踢不烂”的视频开始火遍大街小巷,让这个品牌红极一时,彻底解决了它中英文名绕口的问题。这是一个户外运动品牌,这个命名既体现产品耐用特性,又承载品牌传递的坚韧精神文化——当我出发时,我名为Timberland;当我归来,我已是“踢不烂”。

营销有三条很核心的策略

肯德基的“疯狂星期四”现在是深入人心,跟随者肯德基做各种星期几的活动特别多,但是再也没有哪个品牌的星期几的心智超越“疯狂星期四”的。必胜客做了很多活动,但是这些活动都很跟风,显然都没有做出自己的灵魂和精气神。举例来说,做联名是瑞幸比较擅长的,它们基本上1.5周上一个联名,密集连贯,整体的策略成熟,心智也强。必胜客最近也做了猫和老鼠的联名,声量就很不足,大家的感知也很弱。

再比如“疯狂星期四”,肯德基的用户心智很强,用户UGC(用户生成内容)也多。必胜客就跟随一个“尖叫星期三”,对于“尖叫星期三”,我感觉取名有些随意。星期三是为了错开星期四,尖叫大概是为了和疯狂做个近义词的关联,想蹭肯德基的活动玩法,但是显然消费者很没有心智度。这类概念已经被肯德基抢占了,后来者很难继续抢占。

但是必胜客有自己的一把好牌,就是必胜两个字,但凡取个“必胜星期X”,主打每周某一天吃必胜客总有好事发生,或者有好事发生就要去必胜客庆祝一下这个心智,那好歹也算有自己的灵魂。明明手握着一把王炸,非要跟着肯德基的王炸打。你在必胜星期X,搞一些来好运套餐,做点求好运周边礼品,这样心智很快就出来了,用户也会UGC(用户生成内容)。

从必胜客的营销,我总结了营销有三条很核心的策略:

第一、做营销一定要集中力量干大事,聚焦一个领域,干它个5-10年,在这个领域做出自己的心智和声量。比如说肯德基“疯狂星期四”,已经干了很多年了。瑞幸比较典型的营销策略是做联名营销,它就是聚焦在这个领域。在这个领域干出声量,而不是学别人的营销套路。哪个火,你就跟哪个,很难有自己的传播营销策略和主线。你可以挑选热门IP,但是你这些热门IP都是建立在联名营销这个大策略上的。

当然,你也可以干“疯狂星期四”的变形,各种元素加入到“疯狂星期四”,但是你一定是要有一个主线精气神的。这样品牌更容易把有限的营销预算集中到一起,去撬动用户的心智。如果一会A策略,一会B策略,哪个火跟哪个,很容易每个都挖一些,每个都挖不深,无法形成自己的品牌心智。最终营销部的人会感觉自己哪个热门都干了,但是哪个都干不好,没有自己的品牌形象和灵魂。

第二、要挖掘自己品牌的活动特色。做营销活动可以模仿,可以跟风,可以追热点,但是一定要有自己的主心骨,自己的精气神。每个品牌都应该围绕着自己的品牌心智去做营销活动,一直持续做这件事的,往往都小有成就。比如可口可乐一直营销的是快乐水的概念,王老吉营销的是“怕上火喝王老吉”的概念,一旦自己的营销品牌文化确定以后,一直围绕着这个心智去持续做个10-20年,这个类目和领域的TOP1大概率就是你们这个品牌。

第三、好的创意往往来源于民间。“踢不烂”是来源于民间官方进行的创意扩大化,肯德基的“疯狂星期四”是民间二创后爆火的。为什么会这样呢?

品牌方花钱花时间,做了一系列的创意,总是反响平平,而用户UGC的创意,却总能一炮而红?因为品牌方往往喜欢端着做营销主题,切入民间UGC的创意往往是用户自发形成的共鸣,共鸣是最好的营销活动洞察的因素,官方需要做的只是把民间创意扩大化,助推它成为一个品牌活动,品牌的营销事件,顺水推舟更容易做出好创意。

本文转自:联商网;作者:胡柯柯

联商网

316

文章

974555

阅读量

中国零售门户网站联商网,聚焦零售行业,全面提供第一手的时尚零售、电商、品牌商、快消等资讯。

最新文章

联系人:黄小姐

联系电话:19195563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