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火的小吃摊,冷静的火锅店

张冬 · 2025-10-28 18:05:41 来源:火锅餐见 374

爆火品类的背后逻辑。

烤串爷爷、鸡排哥、炒粉哥……2025火了小吃摊

前段时间,山西祁县一烤串爷爷因撞脸袁隆平而走红,三天内登上抖音热榜第一。

起因是一名博主因工作碰壁,身上只剩1块钱,问其能否买个烤串,结果烤串爷爷直接说“吃吧吃吧,能吃几个吃几个”,说着把5串刚烤好的面筋塞进年轻人手里,还说要给他拿肉的给他吃。这条短视频播放量3天破百万,直冲榜首。

评论区有人说,正因为长得像袁老,才见不得人挨饿。

时间往前去,河南郑州一小吃店,因12元的“炒八掺”爆火,满满登登一大碗,便宜实惠,后来因为打卡人太多,老板太累,关门歇了几天,拒绝了泼天流量。

同是在郑州,一家“小吃店胖东来”爆火全网,这家13平米的店铺,干净整洁,墙上还贴着用料表和食材热量表,包括进价和供应商名字及联系方式。

事情往前倒,国庆节最火的要数景德镇鸡排主理人“鸡排哥”,因幽默且充满哲思的对话而走红,景德镇成了国庆假期最大的赢家。

9月份时,河南济源的“炒粉哥”爆火,起因是,一名博主希望炒粉哥能够上门为刚刚因车祸出院的好友做一碗炒粉,炒粉哥放弃夜市的宝贵客流,骑上电动车带着孩子,上门完成订单,爆火后,炒粉哥说“希望大家记住的,是小店的味道,流量是昙花一现,这钱我挣不来”。

类似这样的案例还有很多,诸如云南咖啡主理人、长沙辣卤夫妻、肥娟小吃、南京咖啡阿姨、鹅腿阿姨、糖水爷爷等等。

这两年火了不少小吃摊、小吃店,尤其是今年,甚至触发“地摊”的关键词就会有关注,像地摊串串、地摊烤肉、地摊火锅、五星级酒店摆地摊之类。

为什么会这些会火?对于火锅行业有无借鉴的价值?

从消费心理层面,看小吃摊火爆的3个原因

要回答这两个问题,我们还是要从用户的消费心理来分析,这涉及两个层面。

一是性价比优先原则。当下的消费选择,受全球经济波动和国内经济增速放缓影响,消费者对价格敏感度显著提升。

美团数据显示,2025 年三季度餐饮客单价较去年下降 12%,新开门店人均价跌幅达 18%,然而,街头小吃客单价普遍稳定在15元以内,而且随着大牌摆地摊,无形中拉高了小吃摊的整体水准,产生了“效用剩余”,比如你想吃炒粉,心理预期是15元,结果只花了8元,多出了的7元产生的心理满足感,就是效用剩余。

这也就使得大众更愿意关注小吃摊、小吃店——能够获得心理满足感。

二是社交货币的低成本获取。小吃摊提供了一种 “低成本社交场景”。消费者通过分享地摊小吃、打卡网红摊位,能以较低经济成本获得社交资本。

这种类似“口红效应”的消费,在经济下行期尤为突出,就像蜜雪冰城凭借1元冰杯等产品,净利润同比增长超 40%,星巴克中国则只能等着卖股份。

另外,固定摊主与常客之间形成的"熟人经济"关系,也能产生类似"社区货币"的积累。

当然,撇开这两个因素,还有就是小吃摊、小吃店的“烟火气”,消费者对“烟火气”的追求,本质上是对工业化、标准化服务的反叛。

小吃摊通过现场制作、个性化互动(如鸡排哥记住顾客口味)创造独特体验,满足了人们对真实感和人情味的需求,这种体验溢价使部分摊位突破价格竞争,形成差异化优势。

有心理学家认为,街头烹饪过程中,产生的五感刺激,能激活大脑奖赏回路,促使多巴胺分泌增加30%,这种沉浸式体验是标准化餐厅无法提供的。

行为经济学中有个"体验效用"理论,讲的是,人们在消费过程中因感官享受和情感互动产生的额外快乐,甚至比商品本身更容易让人上头。

这就好比,鸡排哥做的鸡排肯定不是天下第一,但你在与之互动的过程中产生的强体验,是别的鸡排摊位给不了的。

综合来看,火锅要想借鉴,还应从效用剩余、低成本社交货币、烟火气这几个方面着手。

火锅行业如何切中,当下的消费心理?

当价格敏感者越来越多时,他们心中的“性价比”,极有可能是“价性比”,即是,将价格放在第一位,而默认产品性能与心理预期相同,说白了,在他们眼中,同品类产品相差无几,不同的只是价钱。

一旦这个心理形成,是件很麻烦的事,原因有二,一是商家搞不清楚顾客心中默认的“性能”标准是什么,二是,商家要从“竞争溢价”向“成本优先”转变,如果没有供应链托底,很难达到顾客心中的“价”(价性比的价),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常客突然之间就不来了,或许你的理解是“喜新厌旧,去了新开的店”,而真相则可能是顾客认为你的产品不值这个“价”。

你一盘200克毛肚买28元,顾客可能觉得是正常物价,而别人一盘200克的毛肚却卖18元,除了涮火锅,顾客还额外获得了10元的“效用剩余”,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当下小份菜、自助模型火爆的原因。

如何让顾客获得更多的效用剩余?方法有二,一是送产品,诸如芳竹园火锅免费锅底、小吃和小料,熊喵来了鸭血豆腐无限及甜品随便吃,员和记的麒麟西瓜一年四季供且无限畅吃,当然,玩得最花的要数海底捞,不仅蘸料凉菜免费拿,还有免费的美甲洗发擦皮鞋,还有刘一手火锅会在结账时,送一些小礼物,对商家来说可能是起到“唤醒顾客”的作用,而顾客看来,这些则是“计划外获得”,内心自然会有额外的开心感受。这些所谓的“免费”,本质上是让顾客体验更强,可产生更多的效用剩余。

二是拼产品,将产品打磨到方圆三公里无敌手,即便是与同行同样的价格,顾客也觉得值,但这对供应链要求很高。

再如“低成本社交货币”的打造上,过去,商家会通过场景的不同来为顾客提供打卡的内容,而在目前的经济形势下,重装修的回本周期很长,更多创业者愿意选择轻模型的店面,如果场景不能打造低成本的社交货币,该如何做?

回过头再看前文提到的爆火的小吃摊,我们不难发现,顾客的消费行为正从“功能满足”向“意义生产”的转变,其核心不在于价格高低,而在于能否通过情感共鸣、互动设计和圈层认同,将普通消费转化为社交资本。

这就要求火锅店也应从“重量砸场”向“轻量走心”转变,说白了,你要主动提供内容给消费者。

这样的例子很多,比如海底捞的“暗号”、小龙坎的“冰球”、季季红的熬夜套餐、怂火锅的热舞、巴奴的周三薅羊毛等等,还有一些纯靠产品出圈的做法,诸如樱花鱿鱼、一口整只青虾滑、“苍耳”黄瓜、霸王牛肉、榴莲山竹冰之类(详见火锅餐见视频号发布的各类爆品)。

烟火气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在此也不再赘述,手工菜也好,现蒸现炸现炒现搓也好,氛围肯定是要搞起来,一些手工菜虽是表演,但散发出的烟火味,可太值钱了。

最后

小吃摊、小吃店的爆火,背后藏着诸多的经济成因、市场成因和心理成因,作为火锅店,我们还应及时而敏锐地看到其实质。

当刷到爆款短视频时,多问几个为什么,说不定营业额就会有所增长。

本文转载自:火锅餐见;作者:张冬

火锅餐见

478

文章

1488592

阅读量

全国首家火锅全媒体,辐射全国100万火锅餐饮人,目前下设媒体传播、火锅研学社、餐见优选商城3大板块,全方位深度赋能火锅餐饮人。

最新文章

联系人:黄小姐

联系电话:19195563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