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餐饮,上红餐!
投稿

实探全国山野火锅,我发现4个新变化

大龙 张冬 · 2025-08-26 16:28:12 来源:火锅餐见 383

如今,餐饮行业“店均”山野!

从三出山、山缓缓不断裂变,再到大龙燚、季季红等巨头纷纷“爆改”山野风门店,就连商场招商都默认开店必占山野。

可当人人都做山野,赛道内卷到极致后,如今的山野火锅到底在玩什么新花样?为此,火锅餐见探了多家山野风门店。

山野火锅杀向人均60  平民化成新赛道

不是云南去不起,而是山野火锅更有性价比。

乘势而起的山野赛道,正横扫各线城市,也有山野火锅正在“磨刀霍霍”走向下沉。然而,山野火锅们内卷2年后,火锅餐见发现,他们出现了4个演化方向:

1、打造“山野≠贵价”新优势

早期山野火锅因场景投入大,大多被迫走上中高端路线,如今以性价比、质价比的山野火锅正创出一条新路。

最近,火锅餐见探店了郑州的坎姐鲜货火锅,这家主打山野露营风的门店,充满细节,山野食材上墙展示,门店围满石材、绿植,让顾客有身临其境的感受。

◎主打鲜货

产品上,门店菜品均价29元,云南山野菜自助不限量,用山野食材平价化的思路,将客单价压至60-70元。此外,目前线上还有12.8元现捞活虾、10元一份的现切雪花牛肉等引流菜品,颇具性价比。

现今,坎姐们正用平价食材撕下山野 “贵价” 标签,凭借亲民的菜品价格、不限量的山野菜与引流单品,让山野火锅从高端转向性价比这一新优势。

2、从 “酸辣鲜” 风味到供应链,打造护城河

在北京餐饮市场的激烈竞争中,望牛滇·云南酸菜牛肉火锅凭借风味差异与供应链优势脱颖而出。

◎望牛滇的酸辣鲜风味

火锅餐见在探店中发现,该品牌的风味是其竞争力的关键,门店采用酸菜与酸萝卜丝成就独特酸香锅底,搭配空运到京的高原黄牛肉,肉质鲜嫩低脂,形成“酸辣鲜”的差异化味觉记忆。

◎菌菇拼盘

此外,背后依托北京新发地供应链优势,直连云南产地实现定制化采购,以及仓储物流体系的搭建,确保从田间到舌尖的安全可追溯,达成安全、价格与质量的可控。

店面升级后,新的山野场景与健康食材结合,既满足北方消费者对地域风味的追求,又以供应链效率成本优势,成为滇系火锅在京破局的典型样本。

3、场景溢价,从吃饭到“进山疗愈”的情绪消费

此前,有火锅同行打卡了郑州的野菜青·云南酸菜火锅·云贵川Bistro,其优势在于切入地域特色赛道,将云南酸菜火锅与云贵川小酒馆风格进行创新融合,精准捕获年轻消费群体对酸辣味型及社交氛围的需求。

门店以云南野菜与酸菜锅底构建风味壁垒,多种高原牛肉、七彩土豆、金耳等特色食材搭配薄荷叶裹肉的土著吃法,形成酸辣鲜的差异化味觉记忆。

此外,通过原产地食材供应链强化产品差异化,以火锅+Bistro组合提升夜间消费频次与客单价,在细分赛道中形成稀缺性。这种模式有效利用特色餐饮和体验,展现出火锅餐饮业态跨界融合的更多可能。

4、鲜野才是 “杀手锏”,客单价 130 + 仍有人为 “鲜” 买单

当大家都在拼场景、拼价格时,有品牌反其道而行之,把 “鲜野食材” 当成核心竞争力,毕竟,消费者最终买单的是味道。

蘑界·野生菌火锅的做法是,不拼场景花哨,而是聚焦野生菌专门店赛道,主打高原野生菌土鸡汤底,用的是非遗墨脱石锅,煮的是从云南空运来的野生菌,每一口都突出 “鲜”。

虽然客单价超过 130 元,但消费者愿意买单。线上评价里满是 “鲜到上头”“第一次吃这么鲜的火锅”,甚至有人专门为了尝鲜跨省打卡。

场景会过时,价格会被卷,但“鲜掉眉毛”的食材永远有市场。

就此来看,当“人均山野”成为餐饮新常态,加之突出性价比、供应链、情绪消费、鲜野食材等做法,让山野之战迎来新战场。

户外经济催生下的“山野风”   究竟会吹向何处?

战场已经转移,接下来,怎么打?

一个业态的出现,总与时局趋势和消费行为相关,所以,要预知未来,一定要了解业态的来时路。山野火锅也不例外。

传统餐饮多在室内,即便出室也多为外摆,诸如马路火锅、天台火锅之类,多以门店为中心往外扩散几步路,一旦去到山野之地,那就要牵扯到户外,所以,山野火锅的发展与户外经济密不可分。

户外经济的第一个阶段是在2000年前,彼时,国外的户外经济传入中国,引大众竞相模仿,加上国家推动(1960年我们首次登顶珠峰,奠定户外运动的专业化基础),户外经济萌芽,反映到餐饮上,则是各地出现零星的“农家乐”。

上世纪90年代,中国经济全力奔跑,千禧年加入世贸组织后更是开足马力,在快节奏生活下,虽然曙光在前,但压力和焦虑也困扰着大众,于是,2009年《全民健身条例》颁布,呼吁大众健身,关注健康。

在第二阶段,“到城外寻一处山野之地修心疗愈”,成了很多人日常的生活方式,农家乐走向顶峰,就连室内的餐厅、火锅店也开始增添古朴的农家元素,像巫溪坝坝火锅,地处大巴山腹地,食材多为当地农人种植的时令果蔬,客人有时还能直接到农户菜园子里采摘,火锅店将院坝正中心的3棵黄葛树树干合起来搭建小舞台,聘请驻唱烘托氛围,客人也可登台互动,充满乡村特色。

2019年,户外用品的市场规模达1971亿元,较2014年翻倍;2020年黑天鹅飞来,户外经济进入第三阶段,消费心理也与过往不同。

大众经常囚步在室,对户外则充满向往,于是,庭院火锅、公园火锅、围炉煮茶等开始受到关注,另外,大众对健康的关注程度,也催生出鲜牛肉火锅、鲜货火锅、鸡煲火锅、粥底火锅等一大批聚焦“鲜物与养生”的火锅品类。

酸汤火锅因2023年的贵州村超而风靡全国,长期以来,高成本的牛油锅底让买卖双方都很为难,贵州的酸汤与云南的酸菜,成了行业的救星。

快速发展两年的云贵火锅,带动了云贵菜和山野风,随便去大商场,总能看到几个山野风的餐厅,甭管卖什么菜,场景装修多半会有“茂林修竹、花木掩映”。

黑天鹅飞走的3年,随着大众未来形势的预判,一部分人倾向保守消费,多储蓄以抗风险,一部分人则更愿意活在当下,愿意将钱花费在身心愉悦和情绪疗愈上,像宠物经济周边、心灵疗愈课、外出旅行团,在这几年爆火。

不难判断,山野火锅接下来的走势,一定会往“健康、疗愈、特色、不贵”的方向去。

对于户外经济,国家和城市都在布局(目的为拉动内需),山野火锅要做的,是顺应趋势、顺应消费心理,大众对未来焦虑、担忧和迷茫,需要被治愈和疏导,当然,唯有治愈情绪,才有价值,摆几盆花种几棵竹子弄点云贵食材之类,只是初级,要触及疗愈,还得继续深入。

举几个例子。云味集·牦牛肉野生菌火锅,用纳西族传统小院建筑风格,还原云南乡村院落风貌,并提供酥油茶、香格里拉啤酒等民族饮品,服务融入纳西族待客礼仪,主打的牦牛肉和野山菌,也与品牌定位很合。

同在丽江的田村酸汤牦牛肉火锅,酸汤锅底采用纳西族传统发酵工艺,融入藏族草药配方,牦牛肉现切现煮,搭配农家腌制的酸菜,也很有特色。

像李老头地摊火锅,复刻贵州地摊市井场景,矮木桌、小马扎,竹编灯笼和蜡染布饰营造乡村氛围,锅底使用贵州毕节豆豉、遵义辣椒现炒,提供烟熏腊猪脚、安顺黄牛肉等贵州直供食材,还会提供提供贵州特色冰浆(玫瑰酱+糯米)作为解辣甜品,山野风、地摊风与乡村风的混搭,感觉很奇异。

还有昆明新兴品牌“鲊孃自助舂舂鸡”,同一品牌开两个品类,一是傣料现舂锅底(自助餐形式),一是傣料酸汤火锅(传统火锅形式),二者都主打酸汤,搭配山间翠竹鸡、野生菌菇,风味特色明显;门店设计上,融合山野花园与傣式竹编元素,且70%消费者为年轻女性;窄门餐眼数据显示,此品牌从去年11月起势,至今已有60家门店。

山野火锅须深挖本地化、特色化、民族化。

最后

山野火锅已经成风成势,要想做更好,还应洞察需求,持续“钻井”。

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里写,故善者因之,其次利道之,其次教诲之,其次整齐之,最下者与之争。

意思是,当统治者面对老百姓、当领导面对员工、当商人面对消费者时,最好的(管理、互动)状态是顺其自然、顺势而为,其次是因势利导、疏通情绪,再其次,是教育他们,再其次,是用规章制度来约束他们,下下策,则是与民争利。

千年前的经商逻辑,同样适用当下的山野火锅。

本文转自:火锅餐见;作者:大龙、张冬

火锅餐见

442

文章

1339209

阅读量

全国首家火锅全媒体,辐射全国100万火锅餐饮人,目前下设媒体传播、火锅研学社、餐见优选商城3大板块,全方位深度赋能火锅餐饮人。

最新文章

联系人:黄小姐

联系电话:19195563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