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餐饮营销专家、百亿增长操盘手申晨:品牌数字资产比实体资产更有价值
红餐编辑部 · 2025-10-30 09:11:54 来源:红餐网 796
中国餐饮营销专家、百亿增长操盘手申晨接受《红人面对面》栏目组专访,围绕 2025 餐饮流量密码、数字资产价值、AI 工具部署及营销破局路径展开分享,提出以 “拆” 字诀拆解增长公式、聚焦 Deepseek 等 AI 工具降本增效,并建议餐饮人通过持续系统化学习实现营销跃升。
9月 23日,由广州市商务局指导,世界中餐业联合会、红餐网联合主办的2025 中国餐饮品牌节(第 34届HCC餐饮产业博览会)在广州举办。期间,中国餐饮营销专家、百亿增长操盘手申晨接受了《红人面对面》栏目组的专访,以下为专访实录:
01.本届品牌节特别设置 “餐饮流量大会” 板块,您认为 2025 年真正能带来增长的流量密码是什么?
申晨:增长的核心是 “拆解”—— 很多餐饮人只想着 “提升销售额”,却没搞懂增长的底层公式:销售额 = 流量 × 转化 × 客单 × 复购 × 裂变,而利润则是销售额乘以利润率。2025 年的流量密码,本质就是把这个公式 “拆到极致”,找到每个环节的优化空间。
先拆 “流量”:流量 = 渠道 + 内容。很多老板说 “我产品好”,但产品好只影响复购、口碑,不直接决定 “卖得好”;“卖得好” 靠的是 “产品信息好”,也就是把品牌核心竞争力转化为文字、视频、图片、直播等内容。再拆 “核心竞争力”:它由定位 + 场景 + 价值构成;继续拆 “价值”,又能分为功能价值、情绪价值、品牌价值和资产价值 —— 比如合肥的文章捞面,在碗底设置 “再来一碗” 或 “此碗免费” 的盲盒式设计,就是通过情绪价值打动消费者,这正是拆解后找到的差异化切入点。
今天的餐饮人必须学会 “拆”:拆到能明确 “明天要做什么具体动作”,而不是停留在 “我要赚钱” 的模糊目标。比如问老板 “你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若答不上来,哪怕开店 5 年,盈利也可能靠运气;只有拆到 “每天发 2 条核心卖点视频”“优化 1 个复购活动” 这种具体执行项,流量才能真正转化为增长。
数据显示 41% 的消费者会通过社交媒体考察餐厅,90% 会提前在线上调研。在这种 “数字先于体验” 的时代,餐饮品牌营销的核心战场发生了哪些迁移?
申晨:战场的载体没变(如大众点评、抖音、美团等平台),但核心逻辑迁移到了 “数字资产的积累”—— 很多老板没意识到,线上的所有内容(点评、点赞、评论、榜单排名)都是品牌的数字资产,且比实体资产更有价值。
线上内容分三类:品牌自发内容(BGC)、专业背书内容(PGC)、消费者口碑内容(UGC),其中最能影响决策的是 UGC—— 消费者更愿意相信其他消费者的评价。比如一家小馆子转让时能卖出高价,不是因为装修或设备,而是背后积累的 3 万条好评、连续三年 “必吃榜” 认证,这些数字资产才是品牌的核心议价权。
02.AI 驱动的个性化营销正在重塑行业,您认为餐饮品牌最该优先部署哪些 AI 工具?
申晨:对绝大多数餐饮老板来说,用好两个工具就够了,核心是 “降本增效”:
第一个是 Deepseek。很多老板把它当搜索引擎用,浪费了其核心能力 —— 它能帮品牌写 PPT、做年度营销计划、整理会议纪要,上传 20 秒的门店或产品素材,输入核心竞争力,它就能自动生成文案。对面馆、快餐店等中小品牌来说,不需要深度内容,只要清晰传递 “适合谁吃、有什么优势”,每天发 2 条这类视频,既能积累数字资产,又能解决 “缺内容、缺团队” 的问题。我见过不少案例:以前需要 10 人团队做的文案、视频工作,现在靠 Deepseek 就能完成。
第二个是智普(商用版),这类专业工具更适合团队中的专业人员使用。老板无需掌握复杂操作,把专业工具交给团队,自己聚焦 Deepseek 这类易上手、高回报的工具即可。

03.当 AI 能精准计算传播路径时,传统的营销创意会不会被弱化?
申晨:会。 关键在于 “能否喂给 AI 优质的训练素材”。我们团队曾用 4000-5000 份优质 PPT、文案、策划案训练 AI,结果它输出的方案质量远超普通团队。
大多数人觉得 AI 没创意,其实是没做好 “喂养”—— 未来,“训练好 AI、用好 AI” 会成为拉开餐饮人差距的关键。就像我们现在用 Deepseek,至少能顶替两三个小团队的工作量,效率提升特别明显。
04.站在 2025 年节点,您认为餐饮营销将面临哪些新变量?
申晨:最大的变量是 “消费者变了”,但很多餐饮人还在用 2018 年甚至 2015 年的经验应对 2025 年的市场,这很危险。
过去,消费者会带着 “体谅心态” 消费:觉得 “厨师辛苦,能吃到好吃的就满足”;现在,消费者会用非常挑剔的眼光找问题 —— 心态完全不一样了。
对应的,餐饮营销的核心也从 “卖产品” 转向 “卖情绪、卖认知、卖场景”—— 比如请客户吃饭,消费者选的不是 “最好吃的店”,而是 “能帮自己签单的店”;给父母过生日,选的不是 “最便宜的店”,而是 “能让父母感动的店”。
北京宴的案例很典型:它把 “吃饭” 拆解为 “商业洽谈、生日庆祝、结婚纪念” 等场景,每个场景都设定 “情绪目标”(如 “谈成生意”“父母感动”),甚至推出 “未达成目标免单” 的承诺。这说明,营销的新变量不是 “流量平台的变化”,而是 “必须围绕消费者的情绪需求和场景需求做设计”,否则再大的流量也无法转化。
05.结合本届 “蝶变・跃升” 主题,您对想要实现营销破局的餐饮人有什么具体建议?
申晨:核心只有一条 ——持续的系统化学习,而不是碎片化学习。
很多餐饮人爱刷短视频学营销,却容易被 “只言片语” 带偏。正确的学习路径是:在短视频平台看到有价值的内容后,找到创作者的系统化课程或方法论,深入学习其底层逻辑。
这个时代,靠单店、单品无法穿越周期,最好的投资是 “投资自己的认知”,只有持续学习、系统化提升,才能实现营销的 “蝶变跃升”。
写评论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