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餐饮,上红餐!
投稿

从萨莉亚到海底捞,连锁巨头的省钱密码都在这里!

红餐编辑部 · 2025-07-11 08:58:52 来源:红餐网 498

灵活用工是门技术活,按需用人能省钱增效,但用不好反添乱,餐企怎么把握火候?

招工难、用人贵仍是很多餐企的亟待破解的顽疾。

餐饮用工存在较大缺口,招工需求保持旺盛势头。以广州为例,2024年,据广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数据,在“最缺工”的30个职业排行中餐厅服务员排在前三。

另一方面,用人也越来越贵了,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4年住宿与餐饮业职工平均工资约为6万元,同比上涨3.7%。

事实上,肯德基、麦当劳、萨莉亚、海底捞、南城香等餐饮连锁巨头都在通过“灵活用工”降本增效。

这里有一组直观的数据对比:

根据招聘平台信息,海底捞全职服务员的薪资为5000-8000元/月。兼职服务员的薪资为145元/天,如果按每个月工作26天计算,这意味着使用一个兼职服务员,每个月能节省1300-4300元,这还不算全职员工的社保、员工餐、宿舍等费用。

越来越多餐饮企业意识到灵活用工的好处,也在逐渐改进门店用工模式。当然,灵活用工说起来容易,但要做好却并非易事。餐企如何利用好灵活用工,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兼职工、小时工、共享员工……连锁巨头们都在灵活用工

餐饮行业的灵活用工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首先是兼职工,相对全职员工而言,工作时长更短、灵活度高、用人成本更低,餐企可以根据自身需求调整兼职工的数量和工作时间,无需承担部分全职员工所必须支出的长期固定成本。

像麦当劳、百胜中国、达美乐等西式快餐企业,兼职工数量远高于全职工。

根据财报数据,截至2024年底,百胜中国约有35万名员工,其中14万名全职员工,21.1万名兼职兼职员工;达美乐中国1000多家门店,全职员工仅9160人,兼职员工则有1.96万人,两者占比约为3:7。

图片

△图片来源:红餐网摄

第二种,小时工,即按小时雇佣,相比兼职员工,小时工的工作时间更灵活。

以萨莉亚为例,其在中国内地的200多家门店,广州萨莉亚官网公布数据显示,广东省200多家门店中,正式员工为1800人,小时工有3000人。

第三种,劳务外包,指餐企将部分非核心业务或辅助性工作外包给专业的劳务公司,比如餐具清洗、后厨清洁、保洁、外卖配送等。

典型如星巴克、肯德基等品牌,会选择与外卖平台合作,提供配送服务。

第四种,借调,指餐企之间或餐企 内部临时借用员工,通常用于解决短期人力调配问题。

比如春节期间,一些连锁品牌可能只有部分门店正常营业,为了承接假期客流,可以向其他门店借调员工,春节过后,这些借调员工再返回原门店继续工作。

图片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除此之外,灵活用工还有一种比较特殊的模式——共享员工。共享员工是指餐企内部,或企业之间通过合作,将闲置员工暂时调配到有需求的岗位。

例如,同一品牌的商场店、街边店、社区店的营业状况会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根据不同门店的高峰低谷时段,企业可以安排部分员工在两三家店内工作,这样可以充分利用员工的工作时间。

在疫情期间,盒马鲜生等商超与云海肴、西贝等餐企合作,调配闲置员工去商超从事理货、分拣等工作,帮助餐企一定程度上减轻人力成本压力,员工也获得了额外收入。

实操指南:四招让你省钱又省心

灵活用工就是按需用人,成本更可控,用人更高效。但餐企也不是随便招点人就行,搞不好反而更乱套。灵活用工到底要怎么做呢?

筛选适合灵活用工的岗位

通常来说,适合灵活用工的岗位,具有这几个特征:岗位职责明确、工作流程清晰、操作相对简单。

在餐饮行业,前厅的服务员、洗碗工、外卖配送员、保洁、点餐员等岗位,会大量使用兼职工、小时工。因为上手门槛较低,且能够依据餐厅运营的峰谷进行调配。

图片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杭州一连锁餐饮经营企业运营负责人分享,门店将近500名员工,一半以上是兼职工、小时工。其后厨、前厅、收银等岗位基本是兼职员工,而店长、店经理等核心管理人员都是全职员工。

筛选好适合灵活用工的岗位后,餐厅制定具体的灵活用工方案,包括员工工作时间、班次、薪酬等。例如,可以采用小时工、兼职、临时工等多种模式组合。毕竟,节省成本的同时,也不能影响餐厅整体的运营效率。

完善招聘与培训体系

用灵活用工解燃眉之急?光招到人不够,关键得让他们“来了就能干,干了不出错”,这就需要餐企拓宽招聘渠道,把培训做好。

灵活用工需求变化快,朋友圈、兼职群、校招、政府平台……能用的渠道都用上,把“用工池”做大,随时有人能顶上。

同时,餐饮企业还需要建立一套标准化的操作流程和培训体系,让兼职、小时工等快速胜任不同岗位。

肯德基、麦当劳、萨莉亚等企业都有极其细致的操作手册,使得“谁来都一样”成为可能。

以肯德基为例,一般兼职员工会先到集中培训点培训两天,再到门店工作。培训的操作流程细致到每一步,比如炸薯条时,油位要保持在什么位置、定位铲要如何调整、怎么判断薯条品质是否合格、薯条成品要达到哪种成色……他们只要看懂、记住就行。

图片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各项操作标准越细致、越简单,也能让员工实现从“专岗”到“通岗”转变,即不再死磕某个岗位上,而是可以在不同岗位之间灵活调动。这样一来,门店的用工更加灵活,效率也能提高。

优化排班管理,用人不花冤枉钱

想把灵活用工用出“花”来,排班是命门。

典型如现在餐企常用的划线排班,原则就是根据餐厅的历史数据、客流量预测、经营时段等因素,制定科学合理的排班表。说白了就是按需排人手,一分钱一分人力都不浪费。

精益企业中国(LEC)精益服务总监陈勇曾分享,排班首先要做好营业额预估,尤其是不同时段的营业额预估;其次基于不同时段的营业额,估算门店需要的服务顾客的人力配置标准,以及需要的工时。

在总工时确定情况下,餐厅计算好每日不同时段需要的工时后,即可划线排班。

以萨莉亚日本某门店为例,一天排班只有8名员工。上午10点开始营业到12点午高峰前,门店有3名员工。13点-15点,4名员工。之后的两小时处于客流低谷,店里只有2人上班。17:30到19点晚高峰到来时,逐渐增加到5人。21点后,店里员工逐渐减少,最后只剩下3人。

图片

△图片来源:红餐网摄

在划线排班过程中,要注意一些问题,比如重点关注“工时生产效率”这一指标,即门店一天产生的利润除以当天员工工作的总时长。萨莉亚创始人正垣泰彦就提出,餐饮店工时生产效率的标准应该是每小时2000-3000日元,想要稳定经营,必须提高工时生产效率。

其次,这里要注意的问题是保证一定的灵活度,营业额预测难免有误差,因此餐企需要赋予餐厅管理人员一定的灵活调度权限,以便及时应对客流量的临时变化。

把“临时工”变成“自己人”

灵活用工人员管理,最大的挑战就是让他们有归属感、有干劲。餐企可通过阶梯式激励、透明的晋升制度和定制福利等,把“临时工”变成“自己人”。

在激励机制方面,可以采用多样化的策略。例如,设立阶梯式激励体系,根据员工的工作时长、工作表现等,划分多个梯级,随着员工逐步向上攀升梯级,给予相应的奖金、补贴等。

像广东萨莉亚将员工分为C、B、A、S四个等级,每晋升一级底薪涨200-1000元不等;海底捞则给寒暑假兼职员工提供免费住宿、员工折扣、员工餐等等。

同时,确保晋升机制的透明度,制定清晰明确、且为所有员工知晓的晋升标准,让灵活用工人员清楚地看到自己的职业发展路径。

比如麦当劳通过“麦苗计划”“菁英计划”等定制化的人才发展项目,将不少兼职员工转化为全职员工。据了解,大学生、青年员工等兼职满一年,就能申请相对应的人才发展项目晋升,晋升后时薪、福利待遇都会上涨。

本文由红餐网(ID:hongcan18)原创首发,作者:李金枝;编辑:方圆;封面图来源:图虫创意。

联系人:黄小姐

联系电话:19195563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