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餐饮,上红餐!
投稿

老字号、酒吧、日料、咖啡关店,但这只是冰山一角

米娅 · 2020-04-02 11:24:24 来源:CEO品牌观察

暖春,餐饮业正在慢慢回血。三五好友,隔桌而坐,摘下口罩,重拾饭局小时光。

但一些餐饮品牌却没能撑住,或部分关店,或干脆完全停摆  。这其中有承载一代人记忆的老字号,也有处于行业上升期的日韩料理,有风靡一时的网红咖啡,也有定位精准、格调在线的酒吧。

梳理这些品牌的发展史,CEO品牌观察发现:其实,命运早有伏笔。肺炎疫情冲击,只不过是最后一根稻草

老字号

带走了一代人的记忆

2月以来,多家老字号餐厅相继不同程度地关停门店。在列其中的,有60岁的许留山、44岁的珍宝海鲜舫和翠华餐厅、15岁的渔民新村,还有美心集团、桃园大酒店、元世祖涮羊肉、美而廉港式茶餐厅等。

每个老字号的老去,都追来一波花式“回忆杀”。

▲ 数据来源:公开报道/ 制图:CEO品牌观察

上述品牌创立时间普遍较长。它们长期扎根经营,拥有一批相对稳定的忠实老顾客,和较高的品牌声誉。

然而,时代环境更替、消费者习惯改变,这些老品牌却慢慢“掉队”了。它们普遍有品牌形象老化、商业模式固化、产品迭代慢等问题

渔民新村  曾是广州“餐饮航母”东江集团旗下的三大主力品牌之一,主打高端生猛海鲜。但随着“三公消费”红利不再,高端海鲜酒楼模式不再吃香。

而许留山、珍宝海鲜舫、翠华、美心、美而廉均为港式餐饮品牌。此次关店背后是香港局势、零售环境变化几经沉浮。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珍宝海鲜舫。

珍宝海鲜舫,  赌王何鸿燊家族商业版图中唯一的餐饮项目——珍宝王国中的一艘画舫。停靠在香港岛南区黄竹坑深湾,总面积达 4.5万平方呎 ,可容纳2300人同时用餐

▲ 图片来源:珍宝王国官网

自1976年开业,珍宝海鲜舫就成了香港市民喝早茶、吃海鲜的好去处。但它的发展,则是随香港航运而繁荣。

上世纪20年代,香港就时兴“歌堂趸”——水上酒楼。后来,在船上吃海鲜,备受南北商贾喜爱,并由此发扬光大。

二战之后,香港实现工业化,港口贸易、华人船队崛起等因素叠加,航运飞升,海鲜舫业态在1950年达到鼎盛。其中,珍宝海鲜舫是中国传统皇宫奢华设计,是十几艘海鲜舫中最靓的仔,享受了长达20年的高光期。

虽然期间遇上了1997年金融风暴、2003年SARS,但随着香港逐步对内地开放,大波内地游客入港,珍宝海鲜舫再次迎来发展小高潮。此间,《食神》、《无间道2》 等知名电影“代言”,也功不可没。

▲ 《食神》电影剧照 ,来自豆瓣电影

但由于近年香港港口优势减弱,局势变动,内地访港游客锐减,香港零售、餐饮业受重创  ,珍宝海鲜舫亦难幸免。而香港人,早已把它当做“只有游客才去的地方”。

在新冠肺炎疫情尚未爆发的1月初,有报道称,珍宝海鲜舫母公司珍宝王国已约裁员50%。而2个月后,则宣布“正式暂停营业,直至另行通知”。

▲ 图片来源:珍宝王国官网

至此,穿越金融风暴、SARS的珍宝海鲜舫,终于在疫情复工前,暂时画上句号。岁月终于没有饶过珍宝海鲜舫这类老字号餐饮,对时髦新兴的酒吧品类,也并不仁慈。

酒吧

夜经济主场,熬不过生存现实

过去几年,随着收入水平提升、生活方式、消费观念的改变,酒吧业态快速崛起。

观研天下发布的《2019年中国酒吧行业分析报告-市场深度分析与投资前景研究》显示,酒吧行业市场规模从2013年的201.9亿元 增长至2018年的451亿元 ,翻了两番。

其中,上海、北京、成都、广州、深圳酒吧数量位列全国TOP5 酒吧数量多少,已成为城市夜经济繁荣程度的关键指标 ,暗藏城市个性。

▲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 制图:CEO品牌观察

疫情之下,酒吧与电影院、KTV、迪厅等同为“严戒”业态,复工时间迟迟未定。长时间停业,一些酒吧原本的经营矛盾被放大,最终难以为继。

▲ 数据来源:公开报道/ 制图:CEO品牌观察

在上述表格中,“海派”酒吧格调鲜明,有英式、日式、美式等多种风格,主题各异。BARULES COCKTAIL CLUB主打“英式Speak Easy”风,外立面有伦敦标志性红色电话亭,内置英式鸡尾酒吧、洛可可雕刻天花板、紫色丝绒沙发座椅。

▲ 图片来源:shanghaiWOW 官网

而STONE BREWING TAP ROOM则定位精酿酒吧,Birds of Paradise为现代提基酒吧。

这些“海派”酒吧,定位精准,也意味着客群相对小众。在遭遇特殊管控、人流锐减的情况下,经营压力巨大,不得不闭门谢客。连曾红极一时的胡桃里音乐酒馆,也宣布广州增城万达店停业。

▲ 图片来源:shanghaiWOW 官网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广东、黑龙江等多地仍将酒吧、影剧院、演艺活动场所、棋牌室、游艺厅、音乐厅、网吧、KTV、舞厅、公共浴室、公共游泳馆、室内体育场馆等易形成人员聚集的公共场所(个体工商户),列为“暂缓开业”的业态。

随着时间线拉长,不排除会有更多酒吧不堪压力而关门歇业。

日韩料理

行业上升,和民为什么倒下了?

疫情影响下,日韩料理也是受影响较大的餐饮子业态。日韩料理,对于季节性食材、高品质海鲜鲜食、采购运输等供应链环节要求都较高。

进入2月以来,上海ins风网红PokeLab日韩料理、小山日式料理成都远洋太古里店、定位为“新派日料”的Zen Tsuki膳月割烹料理、日本大众居酒屋连锁品牌“和民”相继关店。

▲ 数据来源:公开报道/ 制图:CEO品牌观察

这些门店,均开在购物中心。疫情期间,由于购物中心营业时间调整、人流管制等原因,对餐饮堂食客流造成很大的冲击。此外,为获得鲜嫩口感,日料有部分为生食,虽经加工,但疫情期间不受待见。

其中,关注度最高的是日本大众居酒屋连锁品牌“和民”(Watami)。本次其关闭7家“和民”直营店,另有4家因合约问题无法立即停业。

3月1日,和民集团旗下另一品牌的“饗和民”深圳万象城店也正式结束营业,标志着和民正式全面退出中国内地市场。

▲ 图片来源:赢商网

至此,和民成为疫情发生以来,首家从中国内地撤退的日本企业。和民2001年在香港开出了第一家海外分店,并于2005年正式进入内地。其发展最高峰时,在内地门店达到42家。此后,开始逐步下滑,原因主要是

1、多元业务,造成资金压力  

和民旗下除了有餐饮,还有农业子公司、针对老年人的便当制作工厂和外卖业务、日本居家老人医疗服务公司等。多线作战不仅未带来增长,反而因现金流吃紧,拖累其餐饮业务。

2、日本居酒屋行业低迷,营收受阻  

2014年,和民关闭60家门店。至次年3月,又追加关店42家。据报道,原因是“居酒屋行业持续处于低迷,且服务业人手不足”。集团层面动荡,难免对国际业务也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

▲ 图片来源:赢商网

3、自救乏力  

由于业绩持续恶化,2015年和民其欲出售由子公司经营的护理业务,缓解债务压力,集中资源至餐饮业。次年,又通过出售公司股份,获得14亿日元资金注入。

和民欲用该笔资金,在国内外开拓新店,而中国内地门店计划增至100家。为推进该计划,和民向海航寻求深度合作,但至2018年财报仍显示“无利可图”,百店计划很快搁浅。

▲ 图片来源:赢商网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目前有多家日料店在疫情中倒下,但事实上近年来中国日韩料理发展处于上升态势。据美团点评联合餐饮老板内参发布的《中国餐饮报告2019》指出,2018年全国日料门店数达到近10万家。

购物中心对于引进日料首店的兴趣也逐年加大 。据赢商网不完全统计,2019年大部分购物中心日料首店,均集中于北上广深、成都等一二线、新一线城市。

与此同时,日料呈现出品类细分化、经营连锁化、定位分层化等特点 。可惜,歇业的和民等品牌,无法继续享受这波红利。

咖啡

韩式咖啡的中国梦魇

咖啡业态关店,涉及漫咖啡山西太原柳巷店、上海Fiu Pump咖啡等。有意思的是,漫咖啡勾起了韩式咖啡在中国的“梦魇”。

▲ 数据来源:公开报道/ 制图:CEO品牌观察

2012年前后,《屋塔房王世子》、《来自星星的你》等韩剧热播,韩式咖啡蜂拥入华。咖啡陪你、豪丽斯、Zoo Coffee、MangoSix、途尚咖啡等,先后进入中国,疯狂抢食中国咖啡市场。这些品牌大举扩张,在2014-2015年间一下子开出800多家店

其中,咖啡陪你最激进,曾多次喊出“1500家店”、“5000家店”、“上市”口号。

漫咖啡中国首店于2011年落地北京,创始人是韩国人辛子相。漫咖啡提倡寻求快节奏中的“慢生活”,其装修氛围休闲放松,选址主要在大学周边、公园、社区商业,以此区别于星巴克、Costa等传统国际老牌咖啡。

▲ 图片来源:漫咖啡官网

以差异化打法为筹码,伴随中国咖啡市场日益升温,漫咖啡不断加速扩张。2016年,漫咖啡在全国开出60多家店,辛子相对媒体表示,漫咖啡“没有真正的有威胁对手”,并计划两年内扩张至200家店。

为了冲刺10年3000家店,辛子相寻开始力推加盟,目标合作者要有一个城市开5~10家店的能力。

▲ 图片来源:漫咖啡官网

正当漫咖啡再提速,韩系咖啡集体遇挫。2017年,豪丽斯被供应商追债。Zoo Coffee已经被中资完全接管,忙于“去韩化”。最激进的咖啡陪你北京东四环凯泰大厦的总部失联,人去楼空。

外界普遍认为,韩系咖啡在中国遭遇大溃败,原因有以下两点

1、中国现磨咖啡市场未成熟  

韩系咖啡普遍为现磨咖啡。而当时的中国咖啡市场,雀巢等速溶咖啡和瓶装即饮咖啡占主导;现磨咖啡占比较低,且由星巴克、Costa、太平洋等商务咖啡把持,消费者以白领阶层为主。

▲ 图片来源:Costa官网

前瞻经济学人数据指出,中国咖啡消费占比提升,但由于人口基数大,人均咖啡消费杯数仅为6.2杯。

而韩国农林畜产食品部、韩国农水产食品流通公社发布的报告显示,2016年韩国成人消费为377杯/年。二者差距60倍。

2、大肆加盟,门店失控  

据RET睿意德2014年发布的《韩系咖啡店中国发展趋势研究报告》,韩系咖啡品牌多以加盟或合作经营为主要扩张模式,其中咖啡陪你的直营比例仅占10%,Zoo coffee直营比例为4%。

由于韩系咖啡品牌在华积淀较浅,在选址、开店、门店管理、产品把关、供应链等方面,均未形成标准化。此时盲目加盟,容易引发系统性失控。

▲ 图片来源:漫咖啡官网

企查查数据显示,2月25日,漫咖啡的运营主体北京漫创作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发生工商变更,创始人辛子相退出法定代表人、执行董事。此时,漫咖啡在中国的门店总数不详。

-结语-  

当然,以上被曝光的关店餐饮品牌名单,只是疫情下关店潮的冰山一角 。或许,还有更多餐饮门店,在聚光灯之外,悄悄关张。

而眼下,已经复工的餐企,也并没有皆大欢喜。如此情境,下一个关店的,会是谁?

  • 收藏

写评论

0 条评论

    这里空空如也,期待你的发声

联系人:黄小姐

联系电话:19195563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