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餐饮,上红餐!
投稿

秦人膳馔初探

唐博 · 2016-11-15 18:31:29 来源:红餐网

当春秋战国的历史帷幕刚刚拉开的时候,出现在政治舞台上的秦,还是一个居住在渭河上游,经济、文化十分落后的小诸侯国。但是,随着生产的发展和战争形势的需要,至周人东迁,秦的势力范围就发展到关中大部分地区,至战国后期定都于咸阳,竟成为当时中国境内最富强、最先进的封建割据大国之一。公元前221年,秦始皇以咸阳为大本营,消灭了其它六国的割据政权,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王朝建立后,虽然只存在了15年就在农民大起义的风暴中覆灭了,但是,它在中国历史甚至世界历史上的影响都是极为深远的。

 

研究秦人的历史,是中国古代史研究中的重要课题。研究秦人的膳馔,是中国饮食史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来说,中国古代史的“秦”,是指公元前221年至前206年的秦王朝;本文所要叙述的秦人之“秦”,则是从公元前770年秦建国前后,直到公元前206年秦王朝灭亡为止的漫长而久远的历史。因此,这篇短文既不同于一般意义的断代饮食史,也不同于一般的民族、地域、专题饮食史,而是循着“秦”这一条线索,由氏族部落到诸侯国,直至秦王朝的建立和灭亡,从纵的方面对秦的膳馔烹调作一个概括的阐述。

秦人的饮膳烹调,史书有一些记载,这是很珍贵的,遗憾的是这类记载凤毛麟角,极为稀少,仅凭它们显然不够。这就要求利用考古资料,包括器物、铭文、竹简、帛书、遗址进行考察,如云梦竹简、马王堆汉墓帛书、阳平青铜器铭文和凤翔秦国雍城遗址、咸阳宫殿及城市遗址等等,都为研究秦人饮膳烹调提供了可贵的资料。同时,根据当时自然地理条件和秦人与别国交通情况进行判断和推论,也是研究秦人饮膳烹调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就是试图通过这几种方式,对秦人饮膳烹调作一尝试性的探讨。

韩非子之前,秦人以何为主食已不可确知,由于当时秦国为游牧经济,所以,肉食可能是其主食。《诗经·七月》有“载缵武功,言私其豕从(音宗,小猪),献豣(音肩,大猪)于公”和“献羔祭韭”“日杀羔羊”的诗句,可知秦人早期所吃当为野猪和羊。从《史记·秦本纪》“缪公亡善马,岐下野人共得而食之者三百余人”。看,秦人也吃马肉。秦地有许多河流,较大的像黄河、渭河、泾河、灞河、浐河等,河里鱼类丰富。周武王伐纣时,“渡河中流,鱼跃入船中,武王俯取以燎之。”从当地自然环境推论,秦人食鱼也是可以肯定的。

 

韩非子“邑子秦”,使之成为周朝的附庸,开始由游牧向农业定居过渡。这必然对秦人的饮食结构产生重大影响。从此之后,秦人从肉食为主的饮食习惯,逐渐转化为植物类食物为主。“秦”从“禾”,反映了秦人与禾的密切关系。《史记·货殖列传》说:“关中自汧(音牵)雍以东至河、华,膏壤沃野千里……故其民犹有先王之遗风,好稼穑,殖五谷。”赵岐将《孟子·滕文公上》中的“五谷”释为稻、黍、稷、麦、菽。秦人所居关中地区的自然条件十分宜于农业。这段记载是符合历史事实。我们在《诗经·七月》中可以看出居住在秦地的人民“十月获稻”、“十月纳禾稼、黍稷重穋、禾麻菽麦”的情形。菽是豆,稷是粟的别称,在这五种主要植物食品中,粟(稷)产量最大,是秦人最常吃的食品。秦穆公时,晋国大旱,向秦借粮,秦“与之粟,以船漕车转,自雍相望至绛。”秦国粟量之多可见一斑。秦人对麦的种植似乎不感兴趣,因此,麦子的种植和食用远没有粟普遍。以至到了西汉中期,仍然是“关中俗不好种麦”。秦相张仪就曾轻蔑地说:“韩地险恶,山居,五谷所生,非菽而麦,民之食大抵饭菽藿羹”。另一位秦相范睢为了报须贾害已之仇,在须贾来秦国见他时,“坐须贾堂下,置莝豆其前,令两黥徒夹而马食之。”秦人所食的瓜果菜蔬的品种也很多,还在西周时期,秦地就出产郁(一种野葡萄)、枣瓜、葫芦、韭菜、葵、酸枣、桑椹(以上见《诗经·秦风》)等。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瓜的质量在秦国一直是比较高的,这可能与自然条件有关。《汉书·地理志》称:“敦煌,古瓜州地,生美瓜。”秦东陵侯邵平,“秦破为布衣,贫,种瓜长安城东,瓜美,故世谓东陵瓜”。春秋时期,秦国还出现了园圃,种植各种菜蔬和果品。《史记·货殖列传》中说:在渭河两岸种一千亩竹,在秦种千树栗,其收入就有二十万钱,财富不亚于食邑千户的封君。可见有些食物就是作为商品拿到市场出售的。

秦人食用的牛羊猪狗之类,虽在前人早就上了餐盘,但是,牛羊似乎要尊贵一些,隆重的祭祀和招待尊贵的客人,才用得着它。《史记·高祖本纪》中说:“汉元年冬十月,沛公至灞上……秦民大喜,争持牛羊酒食献享军士”。吃狗肉对秦人来说,像今天吃猪肉一样普遍,猪在当时还未引起人们的重视。值得注意的是秦都咸阳饮食市场,有一种叫“胃脯”的食品,是秦人嗜食的一款名菜。《史记·货殖列传》载:“胃脯,简微耳,浊氏连骑。”晋灼注云:“今太官常以十月作沸汤火寻羊胃,以椒末姜粉之干,暴使燥,则谓之脯。”用五香佐料,将羊胃煮熟,沥去水分,成为一种干肉,很像今天的酱牛肉、酱羊肉之类的做法。想必是很好吃的,所以颇受秦人的欢迎,否则,卖主浊氏不会因此而致大富。

随着秦与外地的交通往来日渐密切,秦人食用的动植物种类也不断增加。“秦文、德、缪居雍,隙陇蜀之货物而多贾。”战国后期,秦相吕不韦列举的美味就更多了,什么“猩猩之唇,獾獾之灵”、“洞庭之鱄,东海之鲕”、“昆仑之苹,寿木之华”、“阳朴之姜,招摇之桂”、“玄山之禾,不周之粟”、“三危之露,昆仑之井”、“江浦之橘、云梦之柚”等。归纳起来,他认为最好的肉有六种,最好的鱼有四种,最好的蔬菜有八种,最好的调味品有七种,最好的饭有四种,最好的饮用水有三种,最好的水果有六种。由此可知,由于秦时交通逐渐发达,异地的食物也有了交流,天下四方物产都能汇致于咸阳,从而丰富了秦人的食谱。当然,能享受四方珍物的,则是以帝王为代表的贵族权门,此即所谓“天子成则至味具”,一般平民百姓是品尝不到的。

关于秦人的烹调,其它史书几乎没有记载,唯一可供参考的是《吕氏春秋·本味》。这是记述伊尹之口,谈原料优劣,讲用火功效,说调味要诀,论菜肴质量,实际上是当时社会烹调实际的反映,无疑也包括秦人烹调经验的总结。《本味》篇指出:“夫三辟之虫,水居者腥,肉玃者臊,草食者膻,臭恶犹美”。这是对各种肉类原料性质的分析。认为腥、臊、膻味,都是动物不同生活环境和食性造成的。那么,怎样把这些食物的臭恶去掉,使之变为美味呢?“凡味之本,水最为始,五味三材,九沸九变,火之为纪,时疾时徐,灭腥去臊除膻,必以其胜,无失其理”。这段话论述了“火之为纪”这个基本原理,去掉异味,第一要“烹”,烧煮加热,在水、火促进下,沸腾变化,关键是抓好火候这个纲。“调合之事,必以甘酸辛苦咸,先后多少,其齐甚微,皆有自起”。这是说,第二要“调”,五味调和百味香,妙就妙在五味取舍增减,交替使用,相互搭配,调得有理。又怎样才算得上合格的美味呢?“久而不弊,熟而不烂,甘而不哝,酸而不酪,咸而不碱,辛而不烈,淡而不薄,肥而不腻。”这些精妙的要求,至今还是厨师必须遵循的原则。但是,要掌握上述这些原理原则,做出精美适口的菜肴,非有长期烹调实践的人是做不到的,也不能领会其意义的精奥。秦人能有这样精辟的烹调理论,也就充分证明当时烹调方面的高度技术无愧为祖国的宝贵遗产。(文/王子辉)

注:本文刊载于《中国烹饪》月刊1985年第9期。

本文由红餐网专栏作者原创,转载请注明作者姓名和“来源:红餐网”;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餐网对观点的赞同或支持。加入作者专栏请联系小编微信 :cjm1900

  • 收藏

写评论

0 条评论

    这里空空如也,期待你的发声

陕菜专栏

102

文章

292101

阅读量

中国陕菜网专注于陕菜的挖掘与开发,致力于饮食文化的继承与弘扬。一边开研讨会、出版书籍,奠定陕菜的理论基础;一边举办“陕西美食探秘之旅”活动,进行实际推广。两者结合诞生了陕菜网的各类专栏文章。不同风格的文笔记录感悟陕菜的发展历程,如暖阳驱散浮云,渗透人心。

最新文章

联系人:黄小姐

联系电话:19195563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