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摊小锅串串,横扫社区!

张冬 · 2025-10-16 10:42:54 来源:火锅餐见 346

人均30元的地摊小锅串串成风。

地摊串串又起风,流量过亿!

国庆节期间,一个叫做“地摊小锅串串”的品类,火了。

所谓“地摊小锅串串”,说白了,就是用一小锅,置于酒精炉上,将串串放进去煮着吃。

这种形式有点像前几年火的“茶缸串串”,大口的茶缸放在炉子上,里面煮着不同口味的火锅汤底,顾客选好串串后,放入其中,煮熟后,撒些作料端走吃,有点类似麻辣烫。

地摊小锅串串的场景也是露天的地摊,所有的串串一字排开,任由顾客挑选,选好锅底后,直接煮,因为汤少火旺,煮得也快,等几分钟就能吃上,翻台也快,这种形式更像是“快餐类的串串火锅缩小版”。

在社交平台和短视频平台上,地摊小锅串串收获了不小的关注和流量,像抖音上的相关话题播放量已达到7000w,而且目前网上更是出现很多培训此品类的机构出现,费用一两万,教你轻松摆地摊,比卤肉摊的培训速度都快,可见也都是真饿了。

很多顾客反馈,地摊串串的味道很多元,锅底谈不上惊艳,但也及格,串串品类不比大店少,而且价格便宜,一串通常5毛钱(现在市场上已经开始有三四毛的了),锅底有的是6元,有的是9元,“一顿下来,一人三四十块钱就能吃饱”。

地摊小锅串串的客单价,跟转转小火锅很接近,SKU的数量也差不多,如果两三人选择不同的锅底凑在一起吃,也能吃出大火锅的感觉。

火锅餐见曾向一个商家了解过,锅底成本约两三元,牛油锅会贵一些,但也不超4元,包括底料、红油、辣椒、花椒和少许葱姜与调味粉,底料的克重从50~150克不等,红油约10~30克,至于番茄汤底、菌菇汤底和骨汤汤底,成本会更低,一个小锅的体积约750毫升(但不满装,四分之三左右),由于是热汤,两三分钟就能烧开,一块固体酒精可以燃一小时左右,足够吃完一顿。

“顾客们常在吃完饭后闲聊片刻,但大多顾客会在酒精熄灭后结账离开,很利于翻台。”

没有房租,人工也不多,无甚服务,顾客多为自取,房租和人工成本砍去一多半,利润也很可观,有摊主表示,毛利在70%左右,纯利能拿到30~35%。

至于串串,有些摊主坦言,不如大店里的克数多,缩减约三分之一左右,但一些肉菜,诸如牛羊肉,一旦搭配蔬菜也会显得量大,对于视觉上不太敏感的顾客而言,分量还挺足。

有业内观察者认为,这种地摊小锅串串的形式很讨巧,在经济缓慢发展的当下,符合大众消费心理,低廉又多元的品类,容易“切中消费大动脉”。

当顾客吃地摊小锅串串时,究竟在“吃什么”?

相比较串串火锅,从利润上讲,地摊小锅串串更具优势,这既是消费者的倒逼,也是商家对待高昂成本的无奈之举。

足见,一个品类的兴起,与消费形势和商家的供应能力密切相关。

地摊小锅串串的本质是火锅,但形式是快餐,这一点与小火锅类似。

一般说来,串串的成本和利润普遍高于同类型的火锅,所谓同类型,指的是选址相近、相同的面积和用工人数等固定成本和流量,另外,串串火锅的SKU也普遍高于同类型火锅店,那么,在相同客单价的情况下,顾客会倾向选择串串,因为吃得更多元,感觉上性价比更高。

而地摊小锅串串又是串串火锅的缩小版,客单价和售价更低、SKU相差不大、用工成本也低于一般串串火锅店,这么综合下来,顾客和商家都是双赢的存在。由于包含快餐属性,相对于翻台率,地摊小锅串串更胜一筹。这是从消费行为和商家成本的角度来做的判断。

如果从行业的角度来看待这一地摊小锅串串的火爆现象,无非两点,一是消费能力不足,二是审美疲惫,亟需创意品类和产品。

在刚刚过去的国庆节,国家为刺激消费发放消费券达4.8亿,各地举办文旅活动约2.8万场,期望从发一部分钱的方式引出大众口袋里的钱以用来拉动内需增长。

但这种方式很多专家认为治标不治本,短期内有效,数据上好看,但长此以往产生“抗药性”或者依赖性,情况仍旧不太乐观,因为一旦停止发券,顾客需要全额购买,相比之前的折扣,他们会觉得“不划算,再等等券”。

拉动消费是个漫长的过程,这需要从世界经济的格局来审视国内经济,作为世界经济体中的一员,中国速度尽管已经很亮眼,但没有对比,百姓的体感依旧觉得寒冷。

然而更要命的是,餐饮的创新力有很难更得上顾客的心理阈值,黑天鹅初期时,一些火锅店从场景的维度入手,营造不少有别于传统火锅店的时尚潮流场景,吸引了一大波关注,后来又不断开发甜饮品、卤味、面点主食、手工菜等等,目前看来,火锅的创作已经进入了瓶颈期,而且由于跟风复制的缘故,造成下沉市场也逐渐“审美饱和”,也就是说,从上到下,整个行业正滑向“熵增”,急需一股清新之风。

所以,消费能力不足是次要原因,因大环境使然,主要原因还是创新匮乏,需要更好的产品、品类以及更高性价比的品牌出来。

从这个角度看,有些企业挺值得借鉴。像牛真诚鲜切牛肉山野小火锅将菜品价格压至 0.9-11.9 元,通过明档鲜切展示和 “不隔夜” 承诺强化品质认知;逮虾记与豪渝、珮姐等品牌共建 “制贩同盟”,开发黑金黑虎虾滑、马蹄虾滑等定制产品,避免同质化。

苏见山山野茶火锅以“茉莉碧螺春锅底 + 苏州园林场景”吸引打卡,搭配评弹演出;黄山 “陶元茗山野茶火锅” 将黄山毛峰融入麻辣锅底,竹编灯罩、斗笠蓑衣打造丛林感,客单虽较普通火锅高30%,依旧火爆,其主因就在于非寻常的体验感。

一些火锅店将云南特色金耳菌、见手青等通过“整柜自选+产地溯源”提升体验价值,血皮菜、姜柄瓜等野菜以“火锅沙拉”切入健康赛道,给人一种“一口穿越到云南”的感受。

还有今年比较火的云南现舂酸汤火锅,顾客自选香料现场舂制,形成个性化味型,目前小红书相关笔记超4万篇;像一线城市的新宠“芸山季”,全国开店40+,凭借涵盖“火锅+炒牛肝菌+焖饭”,将云南之味带进了时尚之都。

总之,创意仍是破局的着力点。

最后

一些人在面对行业时,喜欢唱衰,似乎自己的命运不济是行业衰落惹的祸,这样就能心安理得地等拿靠要和任性地躺平。

实际上,时代从不关心个体的命运,它只会沉默而缓慢地驶过,等回过神时,才发现红利已被吃光,只剩一团烟尘。

然而,所有的为时已晚,都是恰逢其时,我们还得继续向前跑。

本文转载自:火锅餐见;作者:张冬

火锅餐见

472

文章

1456685

阅读量

全国首家火锅全媒体,辐射全国100万火锅餐饮人,目前下设媒体传播、火锅研学社、餐见优选商城3大板块,全方位深度赋能火锅餐饮人。

最新文章

联系人:黄小姐

联系电话:19195563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