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子火锅,正在去掉“土味”
大龙 · 2025-09-11 10:47:49 来源:火锅餐见 281
庭院风,让火锅有了全新场景。
今年,很多火锅餐饮都做起了庭院风,进而一些院子火锅、院子餐饮四起,有的已经成为现象级业态。
院子餐饮的崛起并非偶然,这些散布在城市、近郊的院子餐饮,本质上是通过差异化定位、新体验等,打破传统火锅的同质化竞争僵局。
院子火锅成为流量新场景
当大家在探讨山野风的迭代之时,庭院风又成为很多火锅开店的场景新范式。
像把庭院风开出高人气的舒家大院老火锅,接待“老朋友”超过1000万人次,“老网红”王捌院子,榜1拿到手软。就连下江腩牛腩火锅,也在舟山的村子里开出了院落风格店。
在抖音#院子火锅相关话题播放量破2亿次,小红书相关笔记超17万+篇。
现如今,院子火锅、院子餐饮正在成为场景风格化的一个流行方向,而消费者选择院子火锅的诉求大体有2点:
1、场景差异化,具备自然松弛感
对当下的消费者而言,降低消费频次只是表象,深层次的消费意涵是,平日的压力能否释放,通过好物、好吃、好体验,让自己有自然放松的空间。
就此来看,院子火锅的核心竞争力首先体现在对物理空间的打造上,特别是城市内院子火锅,它将餐饮场所从单纯的用餐区域转变为融合自然景观、文化体验,以及给人带来的松弛感。
拿成都区域人气榜第1的硕庭小院火锅来说,其在高楼林立中的避世感立即显现,店内座位隔断采用砖墙,搭配木质结构、竹椅板凳、绿植装饰,顾客坐下来就有惬意之感。门店主打手工炒料,鲜货食材,整体环境加院藏好味让成都顾客觉得很巴适。
位于城乡结合部的川渝集・古风庭院火锅,自带别有洞天的惊喜感,流水潺潺绕院,荷花映景而生。顾客无论落座于院内何处,吃火锅时都能收获截然不同的沉浸体验,真正将院子与火锅融合,做到了美学层面的极致。
而院子火锅的空间布局通常更开阔,桌椅间距大,没有室内的逼仄感,消费者可以随意交谈、走动,这种无束缚感是传统火锅店很少可以提供。
2、社交、打卡属性强,兼顾热闹与私密
院子餐饮另一大作用就是满足多重社交需求。
特别是家庭聚餐,院子空间足够容纳多人,孩子可以在庭院里玩耍,长辈能在树下聊天,避免了室内火锅店孩子跑跳影响他人的尴尬,还兼顾聚餐氛围与家庭互动。
对于对年轻人或公司团建而言,院子火锅可灵活布置,如搭帐篷、挂灯笼等,既能组织集体游戏,也能提供相对私密区域。
此外,在社交传播驱动消费的时代,院子火锅的高颜值场景天然具备打卡属性。庭院里的标志性元素,或中式庭院,容易让消费者产生拍照分享的冲动,很多人去院子火锅,甚至是为了拍一组好看的照片,再顺带吃火锅。
院子火锅的崛起代表了餐饮行业从卖产品向卖体验的转型,这个转型其实早已酝酿。
院子火锅的“前世今生” 从农家土院,到消费新宠的进化之路
院子火锅作为院子餐饮中的典型代表,其发展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伴随消费需求升级与行业创新,逐步完成从质朴到精致、由小众走向大众的蜕变历程。
壹鸣餐创创始人告诉火锅餐见,通过对各地院子餐饮的调研,这一餐饮形态的演进过程可划分为4个关键阶段:
1、传统农家乐,院子火锅的雏形
院子火锅最初源于传统农家乐。在院子餐饮尚未成型的早期,此类业态多见于景区或城郊地带,当时的院子场景以农家土院为主,无刻意装修,食材也多来自农家自产,主打原生态体验。
这一阶段的消费群体,以家庭和游客为主,需求集中于尝鲜与亲近自然,虽具院子形态,却尚未形成真正的场景价值和品牌意识。
2、精致化转型,从土院到设计型空间
2018年成为院子火锅发展的分水岭。行业开始从传统农家乐转向精致化运营,注重场景营造。经营者引入设计思维,改造院落布局,增设明档厨房和景观陈设,通过视觉呈现提升整体体验。
比如,湖南株洲的芙蓉集,不再依赖农家原生环境,而是借助灯光、造景与空间规划,将院子打造成就餐体验的核心。消费群体也开始扩展至注重环境品质的本地顾客。
3、规模化扩张,三大客群推动院子流行
随着经济与消费持续升级,人们对餐饮的需求从饱腹转向追求体验与情绪价值。院子火锅因契合向往自然、放松身心的消费心理,迅速进入爆发期,并从株洲等地向全国扩展。
这一阶段,设计型庭院与新鲜食材成为标配,院落满足慢节奏需求,明档强化信任,地域文化元素增强记忆点。客群也从家庭游客延伸至商务宴请、年轻群体和旅行者三大主力。拿王捌院子来说,其成为商务社交的热门选择,体现出院子火锅的高端化潜力。
4、标准化与多元化建立,突破复制难题
2023年以来,院子火锅步入创新转型期,致力于解决以往难以规模化的痛点。行业逐渐探索出“前端非标、后端标准”的模型。门店坚持一店一景,维持独特性;后端统一菜单、团队与设备,保障品质稳定。业态也日趋多元,出现文化融合型项目,如长沙喜座·湖南美食村落融入非遗元素,覆盖下午茶、正餐与夜宵,提升空间利用与营收能力。
此外,院子火锅凭借低租金、可控人力与高利润潜力,已成为备受关注的餐饮赛道,持续吸引着从业者与消费者的目光。
从传统农家乐的土味基因,到如今兼具场景体验、文化属性、标准化运营的消费新宠,院子火锅的 “前世今生”,本质是顺应消费需求、持续迭代创新的行业进化过程。
院子火锅的未来演进:在地融合、深耕体验与模式创新
从废墟风、潮流风,再到市井风、公路夜市风、山野风,火锅的流行风格随着消费趋势、大众审美不断演进。而在风格轮转中,院子风正悄然崭露头角,以其自然融合的松弛感与精致审美,成为当下火锅场景创新的一个方向。
与此同时,基于消费趋势与行业创新,未来,院子火锅可向以下3方向深挖探索:
1、深挖在地、文化特色,打造“一院一味”差异特色
近些年,火锅不断深入在地性的挖掘,从食材到文化,在地特色成为塑造品牌差异、深化体验的标签。
像是深圳的长安庭院火锅在文化与体验挖掘上极具特色。这家店以盛唐文化为核心,复原了长安的街景、油纸伞、红灯笼、荷花池等元素营造古风意境,店内还提供汉服妆造服务。
菜品设计上,融入文化巧思,琵琶造型摆盘、标注涮烫时间的诗词卡片,让饮食成文化载体。体验上,门店有古风表演、诗词朗诵、对古诗等互动环节,氛围感十足。
通过类似文化场景、在地食材的赋能,让顾客既能品味火锅,又能深度感知地域文化的独特魅力,最终让门店形成“一院一味”的差异特色,以及难以复制的品牌记忆点。
2、拓展院子+业态,构建全时段消费场景
院子的空间灵活性为业态融合提供了天然优势。
如成都的小院火锅,白天可支起竹椅茶桌,摆上盖碗茶配蛋烘糕,供食客闲坐唠嗑,还有卡丁车、做面包、手工体验等;当切换成火锅模式,牛油锅咕嘟冒泡。这家火锅小院从早到晚都能承接消费,拉长体验周期。
成都温江的富山庭院更是将火锅、下午茶、烤肉等进行叠加,此外,小院造景是一绝,随处拍照都是火锅、下午茶大片。小院根据不同季节、节日更换主题跟风格,顾客每次来都有新体验。
最近,火锅餐见、餐见数据研究院院长张冬提出了“三全时代”的概念,简单来说就是当下的餐饮业在朝着“全时段、全客群、全场景”经营,在时间空间、客群维度等方面拓展经营面与机会。院子餐饮亦是如此。
3. 创新商业模式,探索可持续、可复制的增长路径
院子火锅虽注重独特的场景体验,但其未来发展也需解决标准化与规模化经营。然而,创新的商业模式将成为关键:
一方面是精细化运营与后端标准化。如前文所说的“前端非标、后端标准”的思路,即在门店设计上保持“一院一景”的独特性,但在供应链、核心产品配方、人员培训和管理流程上建立标准化体系,以保障品质稳定和运营效率。
另一方面是会员制与高附加值服务。门店在发展会员体系的同时,提供私人宴席定制、摄影等增值服务,深化顾客关系。
除此以外,轻资产输出与品牌赋能也可作为选择项,毕竟,无论在哪里,优势物业是稀缺品。成熟的院子、火锅品牌未来可考虑通过品牌授权,或与文旅项目、特色街区合作运营等模式,实现品牌的轻资产扩张,突破单店难扩张的限制。
最后
总之,院子火锅的未来将远超就餐场所的范畴,它将是文化体验的空间、多元社交和放松身心的餐饮新空间。
其演进方向的核心是从卖产品彻底转向卖体验,并通过文化赋能、业态融合和模式创新,在激烈的餐饮竞争中开辟一条可持续的差异化发展道路。
本文转自:火锅餐见;作者:大龙
写评论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