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餐饮,上红餐!
投稿

从霸道到王道:领导力进阶的关键跃迁

孙玉麟 · 2025-08-07 09:24:57 来源:红餐网 390

一、为什么要谈“霸道”与“王道”?

成事之道,向来不止一条。但路径的分歧,往往早在“心性”与“逻辑”的起点就已埋下。

在传统文化中,“霸道”与“王道”是一个绕不开的对照词组。前者重势能、控局、压服,讲的是“以力服人”;后者重德性、制度、归心,追求“以理服人”。

很多人成事的前半段,靠的是霸道——快刀斩乱麻,强压控场,迅速出结果;但能不能走得远、走得稳,最终要靠王道——格局、制度、共识与信任。

于是我们看到,真正能“从成事者走向局势主导者”的人,往往经历过一场从霸道到王道的跃迁。

这不是选择题,而是进化题。

二、霸道:控局者的力量逻辑

“霸道”,本质上是对资源、规则、行动的高效掌控。其代表性逻辑包括:

· 先声夺人、定场压轴

通过气场、节奏、姿态先占心理高地;

· 压强发力、快刀斩乱麻

在混乱中“抢先一拍”,以强势行为定分止争;

· 以威慑代替说服

不求众人理解,只求众人服从。

历史上,“霸道成事”的高手比比皆是。

商鞅变法,以铁血手段立法清吏,赢得强秦基础;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靠的是军事强压与策略强控;而曾国藩创建湘军、雷霆肃贪,也是典型的“霸气起手”。

但霸道的局限也在于:可控不可久、可畏不可亲。

它是一种压迫性稳定,适合乱局重塑,却难以持久运营。正如《韩非子》所言:“以刑去刑者,刑亦至矣。”

三、王道:立局者的系统逻辑

“王道”,则是一种格局驱动的系统建构。它不仅讲结果,更重过程的可持续性与心智的归属感。

其核心特征包括:

· 制度化取代个人

不靠个人强控,而靠规则分权、组织协同;

· 文化力主导行动力

让“人为什么要做”比“做了没”更重要;

· 心智认同替代强制服从

不靠威慑驱动,而靠愿景凝聚。

王道的代表,是周公制礼、孔子述德、毛泽东的群众路线。

他们都懂控局之术,却不止于此。他们不是只会用“力”,而是最终构建出众人可共持的“道”,这才是真正的成局者。

四、现实启示:你是“控局者”还是“立局者”?

· 在组织早期或危机时刻,“霸道”必要。没有控局的能力,连机会都争不来。

· 但若你想成为真正的领导者、引导者,必须从“压服”走向“归心”,从“权力驱动”走向“系统驱动”。

· 从霸道走向王道,是组织从“靠你”到“离不开你”的变化,是人生从“厉害”到“伟大”的跃迁。

所以,别轻视“霸道”,也别止步于“霸道”。真正的成事高手,起于控局,止于立局;成于人力,稳于人心。

领导力的三个阶段:

霸气,是领导者的必备武器;但王道,是领导者的最终归宿。

结语:成事之道,不止有力,更需有德

所谓“有道者多助,无道者寡助”。

历史记住的,不只是短期的胜利者,而是长期能持续创造秩序、安顿人心的那一类人。王道,不等于软弱,而是一种更高阶、更持久的力量组织方式。

成事者,有术;立局者,有道。愿你不止做一个“能赢”的人,更做一个“赢得起、赢得久”的人。

作者:孙玉麟

孙玉麟

15

文章

42028

阅读量

红餐智库特聘专家、中国科学院大学特聘教授、实战型企业家学者。身为管理学教授,授课广受企业家学员欢迎;作为创业导师,指导近百家企业取得不俗业绩。历任山西祁县洛阳村学校校长、村主任,中国科学院政策与管理所所长助理,国家经贸委技术与装备司处长,深圳建材集团董事长,赛格集团董事长,富士康科技集团总裁特别助理等职。在核心期刊发表文章30多篇,3 次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6 次荣获企业现代化管理创新成果奖。1992年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最新文章

联系人:黄小姐

联系电话:19195563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