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麦当劳门店上班,当代年轻人的一种「上岸」|商业Friday
杨典 · 2024-02-23 14:37:58 来源:36氪未来消费
在机器和汉堡共舞的世界,麦当劳却无处不在强调人是创造万物的核心资产。
上海黄浦江西岸坐落着一幢方方正正的八层大楼,外玻璃上印着金色的拱门logo,这是麦当劳在中国的总部大楼,也是所有麦当劳中国员工的“汉堡大学”,麦当劳将这栋酷似巨无霸的大楼命名为“巨无霸魔方”。
这栋以汉堡命名的楼里有一块硕大的水墨屏,上面有一串数字,每卖出一个汉堡,屏幕上的数字就会跳动一下,快门闪烁的瞬间,数字已经从10,274,530,312跳到10,274,530,370。
麦当劳创造了一个关于汉堡、炸鸡和薯条的世界,当然大部分工作由机器完成,门店员工所需要做的事情只是把冰冻的薯条放进油锅里定时炸制,把装好冰的可乐杯放在饮料机下面按下“中杯”的按钮,或是把面包片、生菜、肉饼组装在一起。
每个流程都有一丝不苟的标准。一个甜筒先要用纸巾包住蛋筒,在机器下方接两圈半冰淇淋,一个奥利奥麦旋风则需要用纸盒接四圈半,再左右拉动两下奥利奥分配器撒上奥利奥碎。
社会学家George Ritzer发明了“麦当劳化”这个词语用来形容这种极致的理性。麦当劳最大限度去除了人的因素,让麦当劳这个轰鸣的庞大机器实现效率、可计算性、可预测性和控制。
麦当劳在世界范围内攻城略地,越来越多的人会进入这个庞大的系统。这家连锁巨头最新的计划是,在2028年将中国市场门店提高到10000万家,这意味着中国市场每年1000家新开门店,平均9小时就有一家。
去年5月时,麦当劳宣称该年度在中国计划招募超过15万名员工。随着开店速度加快,这个数字可以预见地会增加。
在机器和汉堡共舞的世界,麦当劳无处不在强调“人”是创造万物的核心资产。比如把员工称为“麦麦大厨”,每个进入麦当劳上班的新员工都会在培训课上听到这样的话:“巨无霸是我们风靡全球的产品,这是我们每一位伙伴努力的结果,其中也包括你。”
麦当劳似乎能永葆年轻,这很大程度归功于它有意吸收年轻血液。截至2023年3月,麦当劳中国00后员工占比已超过43%,每年5月麦当劳会公布招聘计划,口号正是“我们就相信年轻人”。
而选择去麦当劳上班的年轻人们,也在工作中收获了想要的东西。
北大研究生谭谈想去麦当劳兼职,身边的同学都在卷实习、卷高绩点,她反而不想按照既定的路线去生活。长期在学校里的她总感觉身处象牙塔,少了一些和社会与人的接触。加入“麦门”,在体力劳动和服务他人的过程中,她得到一种放松和休息。
当谭谈真的和一些每天需要做几份兼职维持生计、空闲时间还得带孙子的叔叔阿姨们站在一个产线上,她才真的意识到,“有一些工作,高学历的人做得并不好。”相比自己会犯一些把大杯饮料做成中杯的错误,叔叔阿姨们干活利落而精准。
在去麦当劳面试之前,谭谈还面试过服装店,可惜惨遭滑铁卢,而老板拒绝她的理由就是“学历太高”。麦当劳却没有以这个理由拒绝她,门店里的同事们反而很包容她的不熟练。对她来说,在麦当劳打工收获的东西是“自己活得更立体了”。
中专毕业的赵朵,之前在工厂干过,还帮人看过超市,去年7月和男朋友一起入职麦当劳。店长和值班经理都是90后,好沟通,同意这对小情侣一起上班,男生煎汉堡,女生接可乐。整个餐厅兼职全职员工一共28人,出生于05年的赵朵是年龄最小的,但也最能干的,店里的同事都会尊称她一声“赵姐”。
很多员工都会以“上班像是在玩‘胡闹厨房’或者‘老爹汉堡’”来形容在麦当劳门店打工的体验。二者是经营模拟类游戏中的经典,这类游戏以一个小餐厅为起点,起初餐厅只会出现一两个顾客,一种可乐,一种汉堡,一种薯条和酱料,随着经验的增加,游戏里会出现上百个新的顾客,他们的需求也变得千奇百怪,汉堡里不要生菜,夹上三种肉饼和四种酱,搭配不要冰的无糖可乐,薯条记得炸成五角星形。
胡闹厨房游戏界面,截自小红书
“胡闹厨房”因为需要两人配合,很多情侣一起玩的时候常常吵得不可开交,也被称为“分手厨房”。赵朵和男朋友实际中的工作却没有游戏那般复杂,两人在各自的产区各司其职,偶尔还能隔空聊两句,年底回家准备抢火车票了,赵朵一边打可乐一边不忘提醒男朋友记得抢票。
“胡闹厨房”像在游戏里上班,玩家循环往复赚取钞票,解锁新挑战、新餐厅,从一个小餐厅开始构筑起一个庞大的商业帝国。现实里的麦当劳之父雷·克洛克也是这样,从1955年的第一家麦当劳餐厅开始,用近70年的时间,在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了超过41198家餐厅。
现在的赵朵已经可以用一只手握住三个甜筒一起打,遇到20杯可乐的外卖单子,可以四杯可乐一起接,并且不会记混它们是大杯还是中杯,有糖还是无糖,五分钟左右就能接完打包并装箱。新来的兼职姐姐比她整整大了7岁,都得跟着她学打饮料。
沛文和赵朵几乎同龄,但已有工龄4年,其中有一年半是在麦当劳门店度过的。她从16岁开始,穿梭于南京城里的蛋糕店、奶茶店、快餐店,用满满当当的兼职把自己的时间表填满,她深知只有在七八月份辛勤工作,才能攒够钱赶上九月份交学费。
没有幸福美满的原生家庭,没有光鲜亮丽的学历,但麦当劳是全球500强的公司,食物方便好吃,“麦门”文化在年轻人中如此风靡,沛文说:“我是个没有学历的人,麦当劳都没有嫌弃我,我有什么好嫌弃麦当劳的。”
学生兼职、全职店员、值班经理,沛文在一年半的时间里一步步晋升,时薪也涨了2块钱,她现在每个小时能获得23块钱,每个月干满160个小时之后有1.5倍奖励,算下来一个月能拿到4300块钱。沛文现在的目标是,“我想先干上店长,因为店长一个月能拿6000块钱,我是一个容易满足的人。”
但她又不像她说的那么容易满足,她的终极目标是当管好多门店的那种区域经理。麦当劳有一套明确的晋升和职业规划路径,区域经理往往都从员工干起,再到经理,然后店长,在担任店长期间有非常大的成就或者拿下了很多营业额,会有机会去总公司面试成为区域经理,很多区域经理都是从学生兼职就开始干,干了10年往上。
对沛文来说,麦当劳是自己的大学,升级为值班经理之后,她需要学的东西更多了,比如订货,你要买多少肉饼和薯条,比如做工时,你要给别人发多少工资,就像是麦当劳有“属于麦当劳自己的MBA课”。总部还会定期邀请员工去汉堡大学上课,回答问题可以获得PIN勋章,这不仅是属于麦当劳员工的勋章,在小红书上不少非员工也想得到 PIN勋章的嘉奖。
沛文用升级打怪形容自己在麦当劳的晋升过程。有一次,新来的同事打了一个非常失败的朱古力新地,冰淇淋部分没有漂亮的尖角,朱古力酱溢出杯子口,新同事向沛文投来求助的眼神,沛文安慰她说:“没事,游戏刚开始玩都不会太熟练。”
哲学家伯纳德·舒兹对“游戏”作过这样的阐释:“游戏就是自愿克服不必要的障碍。”每天在炸薯条和打可乐的重复劳动里会感到无聊吗?沛文的答案和舒兹一样:“在游戏里,如果你想得到经验值,你只能不断地重复这件事。”
本文转载自36氪未来消费;作者:杨典
写评论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