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餐饮,上红餐!
投稿

美食故事:汤圆元宵非一物异工同曲庆团圆

张树茂 · 2017-02-09 16:22:17 来源:红餐网

潮汕民间俗语称:元宵一过,大小奴仔做工课。说的是家里已经工作的年轻人要专心上班,小孩子则要好好上学读书了。

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是中国民族的传统节日之一。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把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正月十五称为元宵节。中国古俗中,上元节(元宵节)﹑中元节(盂兰盆节)﹑下元节(水官节)合称三元。元宵节始于2000多年前的秦朝。汉文帝时下令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汉武帝时,“太一神”祭祀活动定在正月十五(太一:主宰宇宙一切之神)。司马迁创建“太初历”时,就已将元宵节确定为重大节日。

搓汤圆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话说市民郑兄,这天闲聊,不经意间谈起在汕头市场买不到“元宵”一事,引起大家一番争论。陈老伯认为:正月十五吃元宵,在我国由来已久。早在宋代,民间就流行一种元宵节吃的新奇食品。这种食品最初叫“浮元子”,后称“元宵”,生意人美其名曰“元宝”。现在的“元宵”通常也被称作“汤圆”。在北方,大家多以白、豆沙、芝麻、黄桂、玫瑰、枣泥、果仁、核桃仁等为馅,用糯米粉包成圆球形,可素可荤,可汤煮、蒸食、油炸,风味各异。有团圆美满之寓意。

陈老伯话音刚落,陕西大姐连连摇头摆手:“元宵”不是包的,而是要先将馅料搓成圆状,放进糯米粉中一层层慢慢“滚”而成的,或煮或炸,预示着亲人们相聚热热火火。在她的家乡,正月十五闹元宵,家家户户都会吃上“元宵”,以祈合家和和睦睦、团团圆圆之福。

老朋友的一阵争论,倒是给我提供了一个探究的“课题”。近日走访中发现,大多市民只知道潮汕本土冬节(冬至)圆不包馅,但对“元宵”和“汤圆”二者之间存有何不同竟未能分清。

炸元宵

事实上,汤圆与元宵是存在区别的。早在几年前,汤圆的制作就已经有了行业标准,而元宵的行业标准仍尚未见真正出台。元宵和汤圆相同之处仅是外裹主要原料均采用糯米粉,余者从制作工艺到馅料选择均有诸多不同讲究。

而汤圆和元宵的最大区别,主要是二者的制作工艺有别。做汤圆,是先将糯米粉用温水调和搓成皮,然后包入馅料,收口捏合好;而做元宵,则是先把馅料捏成均匀的球状,放在铺有干糯米粉的箩筐里不断摇晃,不时喷入清水使馅能够粘上越来越多的糯米粉,直到大小适中。在已经实施的“速冻汤圆行业标准”中,对汤圆的制作并没有规定必须是“圆型”,而只规定了要具有产品应有的形态。另外,据了解,在“元宵行业标准”草案中则已初步规定元宵“外形必须基本圆正”。这表现了对二者在制作工艺上的不同要求,制作元宵用箩筐不断摇晃相互碰撞粘糯米粉的结果必然保持元宵“外形圆正”。

此外,由于二者在制作工艺上的截然差异,它们的外裹皮层含水量相应就大有不同。汤圆含水量高,适宜汤煮,故称煮汤圆;而元宵,由于制作工艺关系,致其皮层含水量低,呈较松状,如施以汤煮,必汤汁稠浓混浊,因而更宜炸之,经炸制后的元宵不易回软,香脆爽口。故在我国北方,多有喜炸元宵食俗。反而,如果错将汤圆入炸,则将会令人大跌眼镜。

话说回来,元宵、汤圆又不同于汕头人熟悉的冬至汤圆,冬至汤圆较小,并无馅料,制作上是糯米粉和入温水搓成粉团,其中一部分调入食红,用手揪出糯米团并将之搓成小圆球,煮时一般用以红糖或白糖调味即可。

本文作者张树茂,红餐网专栏作者;转载请注明作者姓名和“来源:红餐网”;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餐网对观点的赞同或支持。加入作者专栏请联系小编微信 :cjm1900

  • 收藏

写评论

0 条评论

    这里空空如也,期待你的发声

张树茂

34

文章

90712

阅读量

张树茂,汕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潮菜烹饪技艺”代表性传承人(中式烹调高级技师);国家职业技能鉴定高级考评员、汕头市食品安全专家委员会专家委员、汕头技师学院特聘教师、广东省粤东技师学院食品检验特聘专业导师;汕头电视台“美食潮”品鉴团专家评委、汕头都市报“美食故事”专栏作者;1860“潮膳教室”高级教师,汕头牛肉丸产业同业公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最新文章

联系人:黄小姐

联系电话:19195563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