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人还记得路上曾经的“贵人”吗?
王冬明 · 2016-09-10 17:27:51 来源:红餐网 2083
"教师节"
今天我刚给孩子的老师发了红包,心里啄么着,中国是个人情社会啊,礼数还是要讲的,紧接着就收到了“教师节快乐”的微信,我脑子一时卡壳,对啊,哦哦哦哦哦哦哦哦哦,我也算半个老师啊。
——我马上拿出简易计算器粗略算了一下,掰着手,抠着脚算了算,如果听过我讲课的都算学生的话,那已经轻轻松松过万了,瞬间觉得,好吃的麻辣烫已经配不上我的身份了,下次要多加一份鱼丸了。
学生的分类
在餐饮圈大多数讲师眼里,学生大致要分为三类:数量级学生、质量级学生、大V级学生,每种学生对我来说,都是一种财富,都需要因材施教
数量级学生
我记得这个级别最多的一次那还是10多年前在必胜客的时候了,那时必胜客疯狂开店,我做流水线式的入职培训,不管是员工还是管理人员,一天4批,一批40人,一连7天,算算,这就1000来人了,记得当时,走到哪里都有人叫我师父,我也不知道叫我的是悟空、还是八戒,或许是沙僧吧,反正当时也遇到过不少想吃了我的女施主,吓得我好开心啊,此处略过一千三百二七个字及三十二个标点符号。
质量级学生
这个级别的学生一般都是登门拜访、或是电话、微信一对一求教的居多,其实有很多老师都比较烦这样的学生,因为这样的学生:
1、问题多,至少一次问上半小时以上,两三个小时也正常;
2、效率很低,毕竟一对一的问答,很多培训老师一天就有这样五六个学生问,基本自己什么正经事都干不成了
3、比较烧脑,讲课和回答问题两码事,讲课是不用动脑的重复知识,但回答问题就要烧脑了,基本回答半小时问题,比讲半天课都累
4、一般一对一的回答都没学费拿,成批讲课可以收讲课费,但回答问题都是私下问题,没任何费用,所以很多讲课老师会把学员分成三六九等,如果你被分在了好学但低价值的行列里,基本上就懒得搭理你了
5、问题太简单,老师会觉得一对一的重复毫无意义,效率低到懒得说,问题太复杂,老师会觉得烧脑,付出的毫无价值,感觉被知识抢劫一样。
——我对于这类的学生还是比较另类的,只要有时间我都会聊上一聊,有需要解答的尽量直言相告,但由于时间与精力问题,我一般都直接说核心问题,毕竟我也是从茫然一路走过来的,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能帮则帮的。
大V学生
这个级别的学生一般都是老板或其它行业的精英,很多讲课老师都喜欢这样的学生,属于高价值的学生,可以发掘更多的业务,其实我也喜欢这样的学生,但不是什么业务不业务的。
——这样的学生在沟通过程中,不是单方面的知识输出,而是知识交换,通过聊天会发现,当对方提出问题时,你的回答会被对方以一个新的高度进行剖析及论证,有时这个高度超越老师本身,当信息反馈时,对于老师本身是一个二次提升的机会,至于业务那都是随缘的东西,其次求之而已。
合理看待所有学生
数量级学生:
——广结善缘,最大传播知识的途径,让更多的朋友远离餐饮路上的陷阱与坎坷,也算是“桃李满天下”吧。
质量级学生:
——还是那句话,虽然没有学费收,也没有业务延伸可言,但能帮还是要帮的,自己当年发展路上遇到多少坎坷与悲催,求知路上遇到多少茫然与无助,面对大咖请教时遇到多少冷眼与不屑(求TM阴影面积),但最后也是偶遇贵人指点,才有了今天,那种心情溢于言表。所以,今天尽我所能,帮助当年和我一样的朋友,虽然有违当今社会的“实用主义”价值观吧,但我愿意“反社会人格障碍”,我有药,我愿意,我任性。
大V级学生:
——学习式相互的,餐饮人要想跟上时代,必须吸纳更多的知识,而上层知识是共通共荣的,多以跨界学习就成了我学习的常态方式,所以,以老师的身份从学生身上学东西,这便宜占的,想想都能半夜笑醒了。
总结:
每种学生,在我眼里都是具有高价值的,没有偏爱与偏见,知识最大的价值就是传播及应用,所以,我认为老师传授知识要有几个原则,才算为人师表吧:
1、对学生一视同仁,因材施教;
2、允许学生超越自己,并勇于承认;
3、传授知识以实用为主,不要为了几个讲课费,光扯“高大上”;
4、引导大于教导,不要一味的高高在上,不接地气;
5、能帮则帮,尽量不要让自己当年的不幸在学生身上从复上演;
本文作者王冬明(微信:think_vip),红餐网专栏作者;转载请注明作者姓名和“来源:红餐网”;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餐网对观点的赞同或支持。加入作者专栏请联系小编微信 :cjm1900
写评论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