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元鸡排,打懵高端餐饮
田果 · 2025-10-13 11:18:40 来源:火锅餐见 525
餐饮的根,扎在街头巷尾的人情味里。
小摊卖大“情绪”,那些火出圈的街头顶流
最近的互联网顶流,是一个小吃摊。
6块钱的鸡排,卖出60元的情绪价值、600元上帝般的服务,最近消息,爆火的江西景德镇“鸡排哥”已成立餐饮管理工作室,经营者为李俊永(鸡排哥),经营范围为餐饮管理、食品销售。
堪比春运现场
鸡排哥卖的是鸡排,更是鸡汤,这些话术也都已成为网络热词:“鸡排免费,塑料袋6块”“你可以拒绝我,但是你不能拒绝美味”“你值得拥有这世界上任何美好的东西,包括我的鸡排”......
与此同时,河南济源一位“炒粉哥”,凭借专程为车祸出院的食客服务的暖心之举出圈,他 “抡铲抡冒烟” 的视频 24 小时内播放量破千万。
在浮躁的时代里,那些最朴素、最需要时间沉淀的品质,才拥有最强大的生命力。盘点近年来那些火出圈的街头顶流们,似乎身上都有着某些相似之处。
“街头顶流”们(左OK哥,右炒粉哥)
还有最近,人民日报报道的“军火烧饼”引发关注。
摊主把烧饼做成各种新奇造型,好比“沙漠之鹰”“非洲之心”“AUG”这类游戏中的武器式样,每个只卖一元,还能按顾客喜好定制。摊位一开张,就吸引不少“小孩哥”围上来选购。
1元1个的军火烧饼
去年走红的南京“10元手冲咖啡”也让人印象深刻。阿姨现场用热水冲开三条速溶咖啡,塑封、摇匀,前后不到一分钟。这份实诚与质朴,让她迅速在网络走红。
此外,还有不少小吃摊主因特色服务出圈,比如因总说“OK”被网友称为“OK哥”的徐州卷饼摊主;亲切称呼顾客为“宝贝”、专卖2元苕皮和1元烤肠的“小张小老师”……
这些来自街头巷尾的爆火,共同构成了一场针对传统餐饮业的降维打击。它们用最低的成本,实现了高端餐饮梦寐以求的高粘性、高传播度和高客户满意度。
火锅老板来抄作业,让生意“接地气”
这些小摊贩的爆火,绝非运气,背后藏着能做生意的朴素逻辑。
火锅老板们,别光看着眼热,这三条作业可以直接抄起来。
1、价格可以亲民,但“特权感”必须尊贵
鸡排哥给学生便宜1块、军火烧饼1元任选、10元就能享受“私人定制”手冲......
即便食材成本上涨 30%,炒粉哥仍坚守 “三不原则”,即不用隔夜米、不省一滴油、不减一分火,8 元素炒粉、12 元豪华版的定价始终未变。
当然,他们的核心不仅仅是一味便宜,而是让特定人群感觉“被特殊对待”。好比在“军火烧饼”摊一旁,老板留了块小黑板,专门供小朋友们手写他们想要的烧饼造型。
火锅店能不能也玩这手?海底捞七月“福寿双享”感恩季,凡60岁以上长者到店就餐,福寿一条龙,结账再送“长寿鲜蛋”五枚,凡到店就餐孕妈,喜孕成双,结账再领“好孕鲜果”两个,给满情绪价值。
海底捞的专属活动
高颜值的儿童餐,成为川渝部落等众多火锅店为小朋友提供的专属特供,以及海底捞深圳店游乐场的设置,不止是小朋友的乐园,更是对宝妈们的“优待”:终于可以解放,美美吃一顿火锅了。
儿童专属设置
再比如,火锅店可以推出“隔壁中学学生凭学生证,肥牛卷立减5元”、“周一至周四,穿红衣服的顾客免费得一份红糖糍粑”。
这省下来的几块钱,带来的“这是我才有的优惠”心理满足感,远比单纯的打折更有吸引力。
2、产品要有硬货,但体验必须“出戏”
鸡排哥的成功,首先建立在产品本身的过硬素质上。
除了便宜,更难得的是,他没有因低价牺牲品质:选用非冷冻鸡胸肉、现调面糊、每日更换植物油,单份成本约4.5元,利润空间仅1.5元左右。
在产品有硬货的基础上,鸡排哥的脱口秀式服务、军火烧饼的创意造型、OK哥的魔性口头禅,又让普通的消费过程变得不普通,充满了“反差感”和话题性。
火锅店的产品是锅底和菜品,但体验可以无限延伸。比如,来自宁波的文派牛鲜牛肉火锅,海鲜牛肉拼盘在社交平台上出了圈,各种牛肉和海鲜的堆砌,价值感满满,一个拼盘能品尝到十多种新鲜产品。
兼具记忆点和体验感
成都的走川火锅饭店,一站式打卡火锅+成都小吃+表演,有功夫茶表演、非遗演出(蜀绣)、变脸等,不仅吸引了外地游客,连很多当地人也前来捧场。
还有豆捞坊情人节推出的送牛肉玫瑰花活动。要让人记住的,不只是味道,更是那个“哇塞”瞬间。
体验感拉满
3、套路终会腻,但“被重视”的感觉永远上头
当高端餐饮还在用标准化服务流程试图“规范”员工时,街头顶流们早已用“真心”换“回头客”。
网友们为什么心甘情愿排长队买6元鸡排?图的就是鸡排哥能记住熟客的喜好,能跟你唠上两句,那种被当作“自己人”的重视感。
深圳的笑财重庆原味火锅,将自己的真诚安放在顾客眼前,他们将食材选材、产品研发历程都挂在墙(小黑板)上,让顾客更了解产品和品牌,吃的更放心。
商家的真诚
在火锅店,这种真诚更显珍贵。店长或服务员能不能做到像“鸡排哥”一样,记住常客姓什么、爱吃什么锅底?在顾客生日时,别只是形式化地唱首歌,送上一份他上次随口提过爱吃的特色小吃,效果会不会更好?
当别的店都在拼装修、拼价格时,你用真心换来的回头客,才是最坚固的“护城河”。
结语
餐饮的根,始终扎在街头巷尾的人情味里。
当高端餐饮在“模式”、“赛道”、“升级”的迷宫中越走越远时,这些6元、10元的小摊,用最朴素的商业逻辑,完成了一次漂亮的“反向教育”。
它提醒所有从业者,无论门店大小、客单价高低,生意的本质从未改变——真诚的连接,永远比冰冷的交易更动人,给顾客以“被重视”的体验,远比华而不实的营销更长效。
对于赛道更拥挤的火锅行业而言,这份来自街头的启示尤为珍贵。
本文转载自:火锅餐见;作者:田果
写评论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