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餐饮,上红餐!
投稿

品牌意识,未来餐饮人必备(认知篇)

朵耳长 · 2016-05-31 16:23:29 来源:红餐网 2533

“品牌”,是现代社会、商业的高频词。但对于餐饮业,却不得不承认,它是最熟悉的陌生人。对餐厅来说,究竟什么是品牌?业绩吗?会员卡吗?团购吗?68或88折吗?广告吗?是,也不是。从本期起,小编将立足于“品牌”这个宏观概念,从餐饮的角度一探究竟。

由于互联网的冲击,资本的进入,餐饮业在近几年发生了巨变。行业在改变,未来就会改变。在未来的竞争中,模式不是万能的、菜品不是机密的、噱头更不是长久的,什么才是核心竞争力?——品牌。


这里,我用一个非常通俗的例子来说明,LV的包,为什么可卖到上万,是因为模式吗?还是因为设计?还是因为噱头?都不是,是因为Louis Vuitton这个名号,消费者认可的,绝不是牛皮,而是品牌。


在餐饮行业,也有很多公司给自己冠名为品牌餐饮,或者热衷于创建很多项目,一个公司上十个品牌。也有很多餐饮从业者,隐约知道品牌很重要,但又不能说清楚道明白。


成功学心灵鸡汤式的品牌论,我不多赘述。还是按照我们一贯的方式,拨开云雾见本质。

定义:广义的品牌是具有经济价值的无形资产,用抽象化的、特有的、能识别的心智概念来表现其差异性,从而在人们的意识当中占据一定位置的综合反映。


晦涩、难懂、人话上:

-品牌看似虚无缥缈,但是很值钱;

-品牌是用来区分自己和别人的;

-品牌会影响客人的主观判断,买或不买,100块或10000块。


超牛逼的现代营销之父科特勒这么说:“品牌是销售者向购买者长期提供的一组特定的特点、利益和服务。”还是晦涩,什么意思呢?

拿世人皆知的海底捞来举例,对消费者来说,海底捞这个品牌就意味着在一个可以修指甲、下跳棋、还要排队、看人甩面条的店一边享受着无微不至的服务一边欢乐地吃着火锅,这个火锅店的Logo还得是海底捞。


是这一系列的元素,造就了这个品牌,所以才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模仿一个元素很容易,但模仿全部,无论从投入还是操作性来说,都不太可能。


再进一步解读定义,品牌指消费者对产品及产品系列的认知程度,是人们对一个企业及其产品、售后服务、文化价值的一种评价和认知,是一种信任。


放在餐厅上,先简单罗列下,品牌至少得包括以下几个元素:

-Logo及VI系统

-平面设计

-装修风格

-菜单

-招牌菜品

-服务细节

-服务员形象

-系列文案

-营销风格

-增值或特色部分

(看到这里,要塑造一个品牌,也是不容易哦)

看完了定义,再分析以下,品牌有什么属性,高矮胖瘦?年龄性别?


差异化

品牌最根本的服务作用,是用于企业形象识别,识别的最终目的是区分对手。产品差异化是创建一个产品或服务品牌所必须满足的第一个条件。


差异化的潜台词是啥,就是我和别人不同,物以稀为贵,因为不同,所以我可以更任性更傲娇,还不懂吗?就是为了让你记住我,不断地为我买单,为我溢价(抬价)。特色餐饮,特色餐厅,就是这么个意思。


关联性

关联性,就是指指产品为潜在顾客提供的可用性程度。消费者只有在日常生活中实际看到品牌的存在,品牌才会有意义。


有人说,我无聊,我去国家商标总局注册一个餐厅,或者我一直在规划开餐厅,这不叫品牌,那叫项目。品牌一旦建立,一定是存在实体的,并且有人不断消费。否则,那就是瞎折腾。


认知价值

怎么说呢?广告学这个学科,是外国人先倒腾出来的,所以一些名词翻译过来,都特别晦涩和别扭。小插曲一下,传说国内最好的广告学在厦门大学,属新闻传播学院,小编帮母校打个广告啊。


认知价值,是品牌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衡量消费者对品牌内涵及价值的认识和理解度的标准。


品牌认知是公司竞争力的一种体现,有时会成为一种核心竞争力,特别是在大众消费品市场,各家竞争对手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的品质差别不大,这时消费者会倾向于根据品牌的熟悉程度来决定购买行为。


这是啥意思,就是说如果你的餐厅不够独特,就没办法在客人心中留下印象,没产生价值,也就无品牌这一说,还有可能帮你竞争对手在做广告。


还是拿火锅为例,那么多大大小小的火锅店,没有做到在大众心里留下足够有爆发力的印象,但从侧面又培养了大众吃火锅的习惯,最后得益的,其实是海底捞、小天鹅等知名品牌。

来,我们从学术角度上论证一下品牌的重要性,非心灵鸡汤,非成功学,非胡说八道。

从功能性上说,品牌,就是消费者的记忆工具。目的是,不仅要将商品销售给目标消费者或用户,而且要使消费者或用户通过使用对商品产生好感,从而重复购买,不断宣传,形成品牌忠诚,使消费者或用户再度重复购买。


那么,怎么才能达到这个目的呢?最打动人心的,当然就是最有价值的啊!什么最有价值,我偷偷的把开餐厅的老板分成了两种(善意的啊),一种是实在人儿,从菜品出发,他会说他的菜好、食材好;另一种呢,就是偶像派,概念派,他会说,我有文化,影响客人的心理。


在这里,我要举一下两大巨头的例子,一个是汉堡王,一个是麦当劳。汉堡王的重点一直都是“火烤汉堡”、“我选我味” blabla,麦当劳的重点则是“尝尝欢笑,常常麦当劳” 、“I‘m loving it” blabla。


这对冤家方针政策不同,目的却是相同的,就是给你我洗脑,不断购买,不断影响周围人购买。

还是那句话,品牌的根本就是为了销售,为了竞争,所以得区分。我记得某篇文章我写过整形的例子,就是最终目的还是为了脱颖而出,但和太多人一模一样,就是没办法脱颖而出的。


啥意思?品牌设计应具有独特性,有鲜明的个性特征,餐厅的Logo,文案,服务与竞争对手的区别,就代表了你的餐厅的特点。


在这里,还要注意一点,不同的品牌设计,也代表着不同的目标群体,客人可以根据品牌所传递出来的特性来判断自己是否喜欢。门当户对,我是60后,你就给我稳重;我是90后,你就给我FASHION。


所以并不是只凭老板自己高兴,喜欢红配绿,就把披萨店整成东北大炕,去多了KTV,15块人均的饺子馆也来主题包厢。


(当然也有一些牛头不对马嘴的奇葩店火了,但小编并不提倡这种塑造品牌的方式)

树品牌、创名牌是企业在市场竞争的条件下逐渐形成的共识,人们希望通过品牌对产品、企业更加区别,通过品牌形成品牌追随,通过品牌扩展市场。


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没,很多品牌还喜欢给自己封个头衔——知名品牌。知名二字,其实就是代表我很有名,我做得很大,我信誉好,我质量好,一系列潜台词。


所以,品牌代表着某种企业与消费者之间无形的承诺。规模不等于品牌,业绩也不等于价值。

品牌以质量取胜,品牌常附有文化,情感内涵,所以品牌给产品增加了附加值。同时,品牌有一定的信任度、追随度,企业可以为品牌制定相对较高的价格,获得较高的利润。


也就是说,当你的品牌内涵越来越丰富,已有消费者越来越忠诚,潜在消费者也越来越多,就证明企业拥有了主动权,这个主动权,从利益方面来讲,就是溢价权,我相信LV的包不是一开始就那么贵的,也说不定解放鞋比Nike更耐穿。


主动权,从另外一方面来讲,就是自主权,一旦业绩稳定,也就意味着企业的发展方向掌握在自己手中,完全可以提升品质,或者扩大规模。一旦品牌不够强硬,就会为了生存风雨飘摇,也是很痛苦的。


个人觉得,对餐厅来说,最宝贵的财富,就是客人心中的形象,也就是品牌。这就是开餐厅最根本的青山,因为信任,君子之交,来日方长,未来无可限量。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说说投资了,为什么有基金愿意溢价数十倍买下一个品牌呢?投模式我相信已经过时了,餐饮操作模式不复杂,来来去去,也就那么几种。


小编研究过,基金公司的筹码,是放在未来,你是谁,你能成为谁?最关键的,是餐厅的生命力,是否具有爆发力,这种爆发力,我认为还是取决于品牌。否则,基金公司又不傻,如果只是买菜单、买模式,他干嘛要溢价那么多倍呢?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红餐网立场,转载请注明作者及出处。入驻作者专栏请联系小编:QQ 384643049)

朵耳长

16

文章

25269

阅读量

朵耳长,厦门大学经济学、广告学双学士,连锁餐厅高层管理,具有扎实的品牌管理理论及项目实操经验。(微信:duoerchang)

最新文章

联系人:黄小姐

联系电话:19195563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