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餐饮,上红餐!
投稿

同样走出,重庆小面和火锅咋就差别那么大呢?

徐松 · 2016-10-18 11:11:07 来源:红餐网

同样是上了央视舌尖栏目,同样是让重庆人爱不释口,然而,在走向全国的征途上,重庆小面和重庆火锅的情况和结果,却很不一样。

前期,外地分析机构先是爆出重庆小面在北方市场遇冷,不久又爆出重庆小面出现继黄焖鸡之后的全国关店潮,全国约有5成的重庆小面店铺倒闭。

近一两年来,曾经有不少火锅老板,觉得火锅不好搞加盟了,就开起了面馆,也走上了加盟连锁的道路。理由是火锅消费偏高,全国市场在下滑。确实,在重庆以外的各大城市,火锅的人均消费不低,上百很正常;不像重庆本土五六十,全国最低。

事实证明,火锅具有全国性,自身也有调节功能。当火锅主体消费下滑的时候,串串和麻辣烫却在崛起。相对来说,串串和麻辣烫的人均消费低。尽管如此,很多一线品牌火锅经营者不介入串串和麻辣烫,觉得这样的形式不利于全国扩张。

很多品牌火锅不做串串,却让李记串串一战成名,火了一把。由李记串串衍生出来的品牌石灰市李串串,店越开越大,和很多火锅大店不相上下。

行业有这么一个说法:“小店吃味道,大店吃环境。”小店档次不够,只有拼味道才能生存;而大店,味道过得去就行,用品牌和环境发展市场。

这一不成文的行规,如今也被精明的经营者打破。

比如嘿串串,一年时间就迅速崛起,全国开店40多家,还走出了国门——新加坡分店在筹备中。据悉,嘿串串的店堂视觉系统,花费数万元请高手专业设计,非常抢眼。

2016年,中国十大名面公布,重庆小面不幸“落选”。原因是没有报名参加。重庆小面行业的民间组织和社会团队不少,如果仅仅因没有报名就“落选”,还真不应该,也可以自嘲。如果深层原因是重庆小面有需要完善的地方、离十大名面还有一定距离,那就值得去努力了。

今夏,重庆面痴曾开启全国重庆小面的寻访之旅,对做得好的小面给予肯定和赞扬;对一锅只有味精鸡精等调料做出来的汤料,也进行了批评,并预示着行大业洗牌的浪潮会到来。

从经营的角度来说,开一家小面馆,给人的感觉是体量小,适合个体经营、夫妻经营,谈不上规范管理和发展模式。但这恰恰成就了沙县小吃的崛起:沙县人从小到大就会做这些小吃,出来开店了就做这些小吃,所以到哪里就能开店。包括全国各地的拉面,也几乎都是本地人(包括青海人)出来开的。

纵观全国各地的重庆小面,不少是当地人来重庆学习后回去开的,口味上当然有差别。这或许是重庆小面还不能真正走出去的一个原因。如果是重庆人在外在开面馆,存活率还是很高的。

孟非的小面火了,在文化诉求上,孟非主打重庆小面的招牌了吗?未必,这是明星效应,是个例,很难借鉴

越来越多的人,呼吁重庆小面标准化。这是要走的路,也只是其一。就全国范围来说,和沙县小吃相比,消费者会发现重庆小面的系列产品还没有形成互补。众所周知,沙县小吃产品,互补性蛮强,特别是其搭配的汤品,满足了人们吃饭喝汤的要求,价格不低,6-10元一罐。而很多小食店,一锅汤,往往是免费的——品质不高,也不利于增加营业额。

前段时间,港星曾志伟飞来重庆,轰轰烈烈,吃了30碗重庆小面。或许,这个“表演”意义在于:重庆小面,越来越上台面了。

那么,下一步,上了台面的重庆小面,其优势产品就该联合出牌了。

食都文化 徐松 采写

本文作者徐松(微信:sdwhxs2),红餐网专栏作者;转载请注明作者姓名和“来源:红餐网”;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餐网对观点的赞同或支持。加入作者专栏请联系小编微信 :cjm1900

  • 收藏

写评论

0 条评论

    这里空空如也,期待你的发声

相关推荐

联系人:黄小姐

联系电话:19195563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