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咖遍地,能撑得起地方文旅吗?
Cornelia · 2025-07-15 09:38:17 来源:迈点网 374
当城市咖啡馆陷入 “9.9 元大战” 时,咖啡香正悄然飘向县域与乡村。安徽泾县 76 家 “村咖” 年引 300 万游客,浙江安吉 300 余家 “村咖” 撑起亿元产业,这些数据背后,是乡村消费场景的重构。“县咖”“村咖” 不再是简单的饮品售卖点,而是串联起自然景观、乡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新载体。
它们的爆发式增长,既让地方文旅看到破局的可能,也抛出关键命题:这场咖啡热潮究竟是昙花一现的流量狂欢,还是能支撑乡村振兴的可持续动能?
县城和乡村,咖啡店遍地开花
近年来,我国咖啡产业发展迅猛,咖啡消费市场潜力巨大。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咖啡市场规模已突破3000亿元,并且仍在以每年15%-20%的速度增长。在一二线城市咖啡市场逐渐饱和的情况下,县城和乡村成为了咖啡品牌新的“战场”。
前段时间,延吉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副局长卢平秀在第十四届迈点品牌大会上分享称,在68万人的延吉小城拥有一万一千余家的咖啡馆,每万人咖啡馆的拥有量是是上海的近四倍,是名副其实的“县咖之王”。
再以安徽泾县为例,这个并不产咖啡豆的地方,却掀起了一股“村咖”热潮。截至2024年底,泾县累计开设“村咖”76家,国庆期间销售咖啡14.3万杯。2024年,全县“村咖”累计接待游客约300万人次,带动消费3900多万元。在绩溪县,棋盘村的“村咖”等新业态促进村集体增收13余万元,累计带动村民增收近200万元。
浙江安吉的“村咖”同样发展得如火如荼。截至目前,安吉县已培育特色“村咖”300余家,年接待游客超615万人次,形成1.21亿元富民产业。清明假期,安吉的一些“村咖”店每天从上午9时营业至晚上7时,10多名店员操作4台咖啡机不停运转,平均每分钟出品近10杯咖啡,单日接待量最高达11000人次。
这些“县咖”“村咖”不仅卖咖啡,更卖风景、卖体验。它们开在群山间、稻田边、竹林里,为游客提供了一种远离城市喧嚣,亲近自然的全新消费体验。在社交媒体的助力下,这些别具特色的“县咖”“村咖”迅速成为网红打卡点,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打卡消费。
地方文旅,真能靠咖啡起飞吗?
不可否认的是,咖啡业态在乡村、县城的火热,给地方文旅带来了新的机遇。
以往,乡村旅游的业态相对单一,主要以农家乐、采摘园等为主。“县咖”“村咖” 的出现,打破了这种传统格局,为乡村旅游注入了新的活力。现在,游客来到乡村,不仅可以欣赏自然风光,品尝农家美食,还能在充满文艺气息的咖啡馆里,享受一杯香醇的咖啡,感受乡村与现代生活的完美融合。这种新的消费场景,满足了游客多样化的需求,尤其是吸引了大量年轻游客。他们来到 “县咖”“村咖”,打卡拍照发朋友圈,进一步扩大了地方文旅的影响力。
同时,“县咖”“村咖” 的发展,不仅仅是咖啡行业的单打独斗,而是带动了一系列相关产业的协同发展。一方面,它与民宿、餐饮、文创等产业深度融合。比如在泾县有的将 “村咖” 与民宿相结合,推出围炉煮茶、山野烤肉等特色项目,既延长了游客的停留时间,也丰富了消费场景,民宿与 “村咖” 相互引流,收入双双增长。另一方面,“县咖”“村咖” 的火爆,吸引了大量游客,从而带动了当地农特产品的销售。在泾县,“村咖” 引流带动了农特产品销售近 400 万元,村民人均年增收 1.3 万元。
另外,县城和乡村以往由于缺乏发展机会,大量年轻人外出打工。“县咖”“村咖” 等新业态的出现,为年轻人提供了新的创业和就业机会。以泾县为例,“村咖” 赛道吸引了 300 余名青年返乡创业。这些年轻人有知识、有想法、有活力,他们回到家乡,不仅带来了新的经营理念和管理模式,还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鲜血液。他们在经营 “县咖”“村咖” 的同时,也积极参与到乡村文化传承、生态环境保护等工作中,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
想把“县咖”“村咖”做好,到底难在哪?
尽管 “县咖”“村咖” 吸引了不少游客打卡,但不可否认的是,其消费人群仍然相对有限。咖啡作为一种外来饮品,在县城和乡村的普及程度远不及在大城市。很多当地居民的消费习惯还停留在传统的茶饮上,对咖啡的接受度较低。这就导致 “县咖”“村咖” 的主要消费人群依赖于外来游客,而游客的流量又受到季节、天气等因素的影响。如何培育本地消费市场,让 “县咖”“村咖” 在淡季也能有稳定的客源,是摆在经营者面前的一大难题。
另一大难题是当下很多 “县咖”“村咖” 存在严重的同质化现象。从店铺装修到产品种类,从经营模式到营销策略,都大同小异。大多数 “县咖”“村咖” 只是简单地将城市里的咖啡馆模式复制到乡村,没有充分挖掘当地的文化特色和资源优势。这样一来,消费者在不同的 “县咖”“村咖” 体验到的产品和服务几乎相同,缺乏新鲜感和独特性,难以形成品牌忠诚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没有核心竞争力的 “县咖”“村咖” 很容易被淘汰。
值得注意的是,要想让游客在 “县咖”“村咖” 有良好的体验,完善的配套设施和优质的服务至关重要。然而,在一些县城和乡村,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交通不便、停车困难、网络信号差等问题依然存在。同时,“县咖”“村咖” 的从业人员大多没有经过专业培训,服务意识淡薄,服务技能欠缺。比如在游客高峰期,经常出现点单后长时间等待、咖啡制作不规范等问题,这些都严重影响了游客的消费体验。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解决,即使 “县咖”“村咖” 能够吸引游客前来,也很难留住游客。
结语
“县咖”“村咖” 的遍地开花,为地方文旅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在丰富文旅业态、促进产业融合、吸引人才返乡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然而,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县咖”“村咖” 的发展还面临着诸多挑战。要想让 “县咖”“村咖” 真正撑起地方文旅的一片天,还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方共同努力。
本文转自:迈点网;作者:Cornelia
写评论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