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餐饮,上红餐!
投稿

用顾客需要的服务来打动顾客

老布 · 2025-07-04 14:39:49 来源:老布精益经营 445

到底,我们应该怎么服务顾客?

服务,这个词,曾经低人一等。

三十年前,我站在成都肯德基第一家餐厅总府餐厅的柜台里面,看到父亲单位的同事,我是脸红的。然而,这三十年来,中国服务行业的发展是迅猛的,关于服务的理念,层出不穷。从最初的整齐划一的“欢迎光临”!让普通老百姓眼前一亮,还能有这样的热情?

随后,这种标准化的服务动作,被各大连锁服务企业定义和传播。我就曾经在天津的一家餐厅,看到服务员鞠躬到90度。前些年,非常流行的服务流程标准就是-每当顾客走进餐厅,餐厅里就响起,此起彼伏的口号。最可笑的是,还有一些为了突出地方特色,要求用方言。我就在想,干个服务员不容易,还要学习一门“外语”。

还有,非常时尚的MOT,无数的商学院在煞有介事地分析星巴克的顾客旅程设计 – 其实星巴克内部都没有听说过。如今,以门口独具特色的小笼包手工“表演”为特色的鼎泰丰,关闭了北京14家门店。海底捞,也因为人工成本和物料成本的压力,适当的减少了门店的服务热情和项目。

还有可怕的平台得分和神秘顾客。为了不要差评,门店小伙伴,值班经理们,竭尽所能地讨好顾客。

不只是餐饮,酒店行业一样。

每次出差住了酒店,都会接到经理的短信:陈先生,这次入住酒店还好吗?如果收到我们公司的邮件,麻烦给一个十分好评。

为什么我们要用指标高压,让小伙伴们在恐惧中服务顾客呢?那么,到底,我们应该怎么服务顾客?

曾经肯德基推行的是“为客疯狂”。可是,你觉得肯德基现在还有服务吗?或者,换句话说,顾客还需要你“为客疯狂”吗?新一代的中国顾客消费群体,可能并不需要你“过度服务”。也许,是时候我们“用顾客需要的服务来打动顾客”了!

那么,什么是顾客需要的服务呢?要回答这个问题,你首先要想清楚你的顾客是谁!每一个企业,都应该仔细思考自己的顾客画像。顾客画像,是由你的产品和价格吸引到的主要顾客的标签形成的。

同样一杯咖啡,5块钱的办公室自助,9.9的某幸咖啡,15块钱的Manner,25块钱的精品咖啡,30-40的星巴克/上岛们。顾客的需求都是不一样的。价格是一个区别,还有品牌的调性。

精品咖啡店就算价格和其他咖啡店差不多的时候,店里的大花臂咖啡师,可以不苟言笑,只需要拉花漂亮就行。当然,如果长得帅,加分。而315曝光的某雪柠檬片,还有之前曝光的门店店员不礼貌行为,似乎丝毫没有影响大众的忠诚度。因为足够便宜!

而且人家还是用新鲜柠檬。当然,我们相信某雪的领导们,肯定不期望门店不执行标准。只是,因为赛道过于独特,顾客的包容性实在是太大了。可惜的是,很多企业没有想清楚自己的顾客画像,盲目的提供顾客不需要的服务。

比如,十几块钱的茶饮企业学习MOT,二十几块钱客单的快餐学习海底捞服务。用精益管理的说法,给予顾客不需要的服务,这是一种浪费!那么,到底怎么做,才既不浪费,也能让顾客满意呢?

我们推荐你这样做:

1、 把握顾客对服务需求的基本面。

这一点,星巴克的指导原则值得借鉴。(可能没有前面提到的很多商学院分析的星巴克顾客旅程图专业,但是很实用。)那就是几个基本原则:热情好客,接触/发现/回应,Just Say Yes。

可能很多人,都不相信,星巴克的服务管理标准就是这三个基本原则,多的都没有了。搞得我刚刚从肯德基去星巴克上班,都不习惯。其实,想想也对。服务的基本,不就是这样吗?

2、 结合品牌特性,价格和客户画像,匹配合适的标准或者细节。

比如,如果客单价到了几百块的餐饮,可能需要在出餐顺序,摆台,桌间服务上多费心了。

3、 建立顾客抱怨的分级管理制度。

用肯德基培训的话“顾客的抱怨,是我们的额外良机”。所以,肯德基内部当年是有严格的顾客抱怨分级管理制度,以及门店的授权机制。需要注意的是,快餐企业的服务,门店的授权也是有限的。可不像海底捞,投诉一个西瓜籽,送你一个大西瓜。

4、 摒弃僵化的顾客满意度指标考核工作。差评是改进的机会,不是扣钱的。

很多差评,可能还是公司各个部门需要改进的机会。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顾客,本来消费习惯都不一样。比来比去干嘛呢?顾客满意度指标,要比就自己和自己比。

5、 明确一个企业服务的基本价值观。

比如,星巴克内部广为流传的一句话:We are not in coffee business serving people, we are in people business serving coffee.(我们不是在经营咖啡的生意服务人,我们是在经营人的业务,顺便提供咖啡。)

只可惜,最近这些年,感觉,星巴克跑偏了。当然,还有当年舒尔茨先生说的:“伙伴就是我们的品牌,我们服务好伙伴,伙伴就可以服务好顾客”。这句话,特别有道理。

如果我们硬套到精益管理,那就是,下一工序是上一工序的客户。如果我们公司期望门店服务好我们的顾客,那么公司各个部门就应该好好服务门店。只可惜,又有几家公司的职能部门领导们能做到呢?

十年前,我离开星巴克之前,最后一次出差去美国,和几位伙伴在西雅图的一个餐厅用餐。印象非常深刻,那家餐厅的服务员看起来就是工作的轻松自在。服务流程清晰,关键点把握。时不时路过,来和我们打一个招呼,闲聊一下,问问菜品口味,有没有什么需要他协助的。整个过程,感觉服务员非常有礼貌,但是又非常平等。感觉,他不是在试图服务我们,而是在自己家里招待我们。

期望有一天,我们越来越多的顾客更加理性,我们越来越多的企业能尊重人性,员工愉快工作。而不是被差评要挟,胆战心惊。

总结来说:

别再搞那些虚头八脑的口号了吧。也没有必要极尽所能地讨好顾客。更不要仅仅为了排名给服务打分,差评扣钱,PK淘汰了!最近老布受邀参加米村拌饭的十一周年庆典年会,看到他们提出理念:(下图)

不禁感慨,也是有很多优秀企业在努力尝试用另一种方式表达服务。就像丽思卡尔顿酒店的创始人—霍斯特·舒尔茨说的一样:丽思卡尔顿的服务秘诀——像绅士淑女一样服务。试试看,都什么时代了,能不能:

尊重人,尊重一线伙伴,让他们有尊严地工作!

领导们以身作则,提供各种工具和流程支持一线伙伴更好服务顾客!

在满足品牌顾客画像的需求下,稍微超越一点点客户的期待!

也许,这样就可以实现:用顾客需要的服务来打动顾客。你们觉得呢?欢迎评论区留下你的看法。

本文转载自:老布精益经营;作者:老布

陈勇(老布)

3

文章

4605

阅读量

陈勇(老布),精益企业中国(LEC)精益服务总监、上海食品协会茶饮和咖啡专委会/副会长、前星巴克营运总监、星巴克大学总监、前百胜餐饮中国高级训练经理、前Peet’s 咖啡(中国)任首席运营官、多家咨询机构的资深顾问和联合创始人。受邀于北大光华、上海交大安泰及湖畔产研院等知名机构主讲精益,《精益餐饮》作者。

最新文章

联系人:黄小姐

联系电话:19195563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