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餐饮,上红餐!
投稿

茶饮也做新品发布会?MOMOYO在马来西亚的秀场化突围

黄昱树 · 2025-09-04 08:50:29 来源:红餐网 258

在马来西亚的餐饮市场,有一个品牌把茶饮新品的发布玩出了颠覆性的花样。一般来说,餐饮行业新品上新的场景无非是几种:在脸书、Instagram 上发一张视觉海报;拍一支短视频,邀请网红试吃打卡;或者配合开业活动顺带推出一款新口味。但很少有人会想到,把餐饮新品的发布搬到大会舞台上,做成一场手机发布会的规格。

而 MOMOYO 正是第一个这样做的品牌。它让新品的推出不仅是产品层面的更新,更是一场全民参与的秀场事件。这种思路,在目前的马来西亚餐饮行业,几乎只有他们敢于尝试。

从吉隆坡到全马:一场手机发布会式的茶新品秀

8月22日,吉隆坡会议中心上演了一场前所未有的茶饮发布秀。舞台灯光闪烁,音乐鼓点强烈,大屏幕上不断切换着 YoFlip 的品牌标识和产品影像。台下观众席座无虚席,加盟商、媒体人、行业嘉宾和消费者纷纷举起手机拍摄、直播,场面热烈而喧腾。

如果不看屏幕上的饮品图案,人们几乎会以为自己正身处某家国际科技巨头的新品发布会。发布流程的设计、氛围的营造以及全场的期待感,都和苹果、小米这样的手机品牌的发布会如出一辙。然而,真正登上舞台的主角并不是电子产品,而是一杯冰淇淋——MOMOYO 为马来西亚国庆特别推出的 BATIK YoFlip。

这款新品的最大亮点在于可翻转不洒的工艺。消费者即便将整杯倒置,也不会有丝毫溢出。MOMOYO 将这一特征包装成科技突破,强化了新品的独特性和话题度。而在外观设计上,杯身融入了马来西亚极具代表性的文化符号——蜡染 Batik。鲜艳的色彩和传统图案让这款产品不仅仅是一杯冰淇淋,更是国庆氛围和民族自豪感的具象表达。

为了让新品更加贴近年轻群体的社交玩法,MOMOYO 在现场设置了翻杯挑战。嘉宾和消费者亲手尝试将冰淇淋倒置,不少人录制视频上传社交平台。短短数小时内,#MOMOYOYoFlip 和 #MOMOYO 等话题便在 TikTok、Instagram 和 Facebook 上迅速走红,视频点击量不断攀升。新品不仅成为发布会的焦点,更在社交媒体上完成了一次全民参与的裂变式传播。

对于一个进入马来西亚市场才刚满一年的新品牌而言,这样的操作无疑是一种极具颠覆性的尝试。MOMOYO 借助一场秀场化的新品发布,不仅制造了轰动效应,也向行业展示了一种全新的打法。它把新品发布从单纯的产品上新,提升为一个拥有科技感、文化感与社交感的事件,让茶饮的传播方式实现了质的飞跃。

MOMOYO是谁

在马来西亚消费者的印象中,MOMOYO 是近两年突然冒出来的一个新锐茶饮品牌。它的门店大多选址在人流旺盛的商圈与购物中心,明亮的橙红色调、卡通化的视觉风格,以及冰淇淋与水果茶的组合,很快吸引了年轻人和家庭客群的注意。价格亲民、口感新鲜、氛围活泼,是许多消费者对它的第一印象。

实际上,MOMOYO 的故事并不始于马来西亚,而是源自印尼。2022年,MOMOYO 在雅加达创立,短短两年时间就在印尼本土开出了超过一千家门店,被称为当地成长最快的茶饮连锁之一,仅次于后来大举入侵的中国茶饮巨头蜜雪冰城。

品牌名称 MOMOYO,寓意 More and More Young,直译过来是越来越年轻。它希望借由这一名字向市场传递一种年轻化、充满多巴胺的生活态度。不同于一些茶饮品牌只聚焦在校园群体或白领市场,MOMOYO 的定位更具包容性。它要成为一种全民化的饮品选择,让学生、年轻人、上班族甚至家庭消费者都能在同一个空间中找到归属感。

2024年,MOMOYO 把马来西亚选为海外扩张的首站。这个决策并非偶然。马来西亚拥有与印尼高度相似的消费习惯与文化结构,市场中既有茶饮的庞大潜力,也有清真食品认证的刚性需求。对于一个来自印尼的品牌来说,这里不仅是自然的延伸市场,更是一个验证自身模式是否具备跨国复制力的最佳试验田。

截至2025年8月,MOMOYO 已经在马来西亚全国开设超过120家门店,几乎以每月数家新店的速度在扩张。按照其马来西亚总经理谭明东的规划,品牌将在2025年达到200家,2026年进一步突破400家,并以中长期目标锁定600家门店的全国覆盖。这意味着,MOMOYO 不仅要成为城市核心商圈的标配品牌,也要深入二三线市场,覆盖更多普通消费者的日常生活。

这种高速扩张背后,是 MOMOYO 对品牌调性的自信。它不把自己定义为单纯的茶饮店,而是要成为一个能和迪士尼相提并论的快乐品牌。在它的逻辑里,冰淇淋和水果茶不只是食品,而是承载情绪与文化的载体,是能让孩子、年轻人和父母同时获得快乐的多巴胺产品。

在马来西亚市场,MOMOYO 已经完成清真认证,99%的员工来自本地团队。这意味着它不仅仅是一个外来品牌的移植,而是真正融入当地消费生态的本土化企业。它通过合理的价格带(5到10令吉)、贴近国民口味的产品研发(如榴莲水果茶、美禄冰淇淋、白咖啡系列),以及积极扩展的加盟合作模式,逐步建立起一个兼具规模与文化适配力的成长路径。

对比那些在东南亚市场空降的中国茶饮品牌,MOMOYO 显得更加懂得如何与本地消费者共情。它既有来自印尼的东南亚文化基因,也有国际化的品牌经营视角,因此能够在短时间内跑出速度,同时保持与消费者之间的亲近感。这种特质,让它在马来西亚竞争激烈的茶饮市场中占据了一个独特的位置。

差异化打法:像手机厂商一样做新品发布

过去,餐饮行业的新品发布多半是低调的。品牌会在脸书或 Instagram 上发一张视觉海报,配合一些限时折扣,或者找几位网红拍摄试吃短视频,再通过社交媒体扩散。整个过程虽能带来一定流量,但往往缺乏爆点,传播半径有限,更难以形成全民性的关注。

MOMOYO 的选择截然不同。它没有满足于单点的广告轰炸,而是直接搬用了科技行业的叙事方式,把一次新品发布做成了一场秀场化的大事件。

首先,它把新品定义为一次技术突破。手机厂商常常用芯片、屏幕、相机的升级,来强化产品的差异化和稀缺感。而 MOMOYO 把冰淇淋的翻杯不倒工艺,塑造成一种黑科技。这个设定让消费者在体验新品时,不仅仅是尝味道,而是像参加一场实验般,带着期待与好奇去验证所谓的技术感。这种体验远比单纯的“好吃”更容易激发分享欲。

其次,它让限定版成为文化符号。科技品牌喜欢推出特别定制版,如奥运版、故宫版,赋予产品更多文化和身份认同。MOMOYO 则在国庆节点,推出了 Batik 限定版,让一杯冰淇淋承载马来西亚的文化自豪。消费者在购买时,不只是为了口感和新奇,还会觉得这是对国家文化的一次参与和表达。这种文化绑定,往往能放大品牌在本地的认同感和忠诚度。

第三,它把发布会本身变成了一场媒体事件。与其在社交媒体上分散投放,不如集中火力制造一个大舞台。通过发布会,MOMOYO 不仅展示了新品,还把扩张战略、品牌理念、未来规划同时打包输出。这种做法让媒体和加盟商能够在同一场合获得完整信息,报道和传播的效果自然远超碎片化的广告。

最后,它通过互动创造社交裂变。翻杯挑战的设定,几乎复制了手机厂商惯用的跑分挑战或夜景挑战。这种互动形式极易激发消费者的参与欲望,因为结果直观、操作简单,又有趣味性和挑战性。现场观众拍摄上传的视频,在 TikTok、小红书等平台被快速传播,形成了自发的二次传播和话题裂变。

这种打法的本质,是餐饮营销方式的一次升级。过去,餐饮品牌只是卖一杯饮品,借助折扣或口碑吸引顾客;而 MOMOYO 却把新品的发布当作一场文化与科技的事件,赋予它更大的舞台效应。

它让消费者不只是买一杯茶,而是参与了一场秀,成为了事件的见证者和传播者。

换句话说,MOMOYO 已经不再是单纯的饮品品牌,而是在用科技行业的语言重新定义餐饮行业的传播逻辑。

它从卖饮品,转变为卖事件;

从做促销,升级为做文化。

与中国茶饮品牌的对照

要理解 MOMOYO 的打法,就必须放在中国茶饮品牌的大背景中比较。

蜜雪冰城代表了极致性价比。它把十元两杯做到极致,用极低价格和极致规模碾压市场。MOMOYO 借鉴了它的亲民价格(5–10令吉),但并没有走价格锤子路线,而是加上了秀场化和娱乐感。

奈雪的茶代表了生活方式与空间感。它通过大店模式和社交氛围,把第三空间变成卖点。但奈雪的消费客群偏向都市白领与年轻女性。MOMOYO 同样走大店模式,却更强调全民共享,力图让一家店既能满足学生的下午茶,也能承接家庭的周末聚会。

喜茶则代表了创意与话题性。它擅长用灵感实验室的身份,不断制造新品爆点与社交话题。但喜茶的新品迭代往往是味觉层面的创新,而 MOMOYO 更倾向于形式创新——比如翻杯不倒、限量版杯身、跨界合作,甚至把发布会做成科技秀。

可以说,MOMOYO 并没有选择跟随某一条路径,而是吸收了三者的优点,又做了本土化改造。它像蜜雪一样亲民,却避免陷入价格内卷;它像奈雪一样做空间,却不走高价精英路线;它像喜茶一样重话题,却加上了科技化与文化化的秀场表达。

这种打法,正是让它能在东南亚短时间爆发的原因。

本地化与国民化:为什么能跑这么快

MOMOYO 在马来西亚的扩张速度,与它的本地化策略密不可分。

首先是清真认证。MOMOYO 在进入马来西亚不久,就完成了 Halal 认证,这让它能快速触达马来消费者,打开最广阔的市场。

其次是价格带适配。5–10令吉的定价恰好卡在学生负担得起、白领觉得不贵、家庭消费无压力的区间,既不像奈雪般高高在上,也不像街边档口那样缺乏体验感。

第三是国民元素绑定。产品规划中,MOMOYO 将陆续推出 大马国民系列。这些产品几乎是把国民口味做成了饮品表达,贴合消费者心智。

最后是本地团队和供应链整合。数据显示,MOMOYO 在马来西亚的员工 99% 来自本地,供应链也快速完成落地。这意味着它不是空降的舶来品,而是快速扎根的本土品牌。

资本、竞争与未来

MOMOYO 的高速扩张,也引发了一个问题:它会成为下一个 Mixue 吗。

在东南亚市场,Mixue 的模式是以中国总部为核心,利用供应链和加盟模式做极致扩张。但这种模式往往被批评为缺乏文化适配,只能靠价格竞争。

MOMOYO 的打法恰恰相反。它用娱乐化、文化化的方式,绑定本地消费者的情感,同时保持加盟扩张的灵活度。它既追求规模,也追求文化价值。

从资本角度看,MOMOYO 已经引起区域投资方的关注。一位本地投资人透露:如果蜜雪是东南亚的麦当劳,那么 MOMOYO 可能会成为东南亚的迪士尼。

这句话虽然有些夸张,但至少说明了 MOMOYO 的潜力:它不是单纯卖茶饮,而是在卖一个国民娱乐品牌的未来。

结语:

餐饮的下一站,是秀场化

回顾 MOMOYO 的这场发布会,它做的其实是一件事——让餐饮产品拥有科技发布会的仪式感。

这种打法会不会成为趋势?很可能。因为在今天的餐饮行业,仅靠味道或价格已经不够了。消费者需要的是体验、文化和社交价值。

未来的茶饮竞争,可能不仅仅是看谁更便宜、谁更好喝,而是看谁能制造更大的舞台效应。

在这条新赛道上,MOMOYO 已经率先给出了答案。

作者:黄昱树

黄昱树

10

文章

25848

阅读量

餐道创办人,专注餐饮业和餐饮教育领域17年,著有餐饮和企业采访节目《大食代》餐饮企业家专访主持人、《沙爷X昱树开讲》、《我是创始人》、《Podcast 餐饮森林》。协助海外品牌游学与落地马来西亚,加速开店进程,官方指定合作中文餐饮培训讲师,致力透过推动马来西亚餐饮精细化管理。

最新文章

联系人:黄小姐

联系电话:19195563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