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餐饮,上红餐!
投稿

陈记顺和:从一天只卖5元钱到32家潮汕牛肉火锅店

红餐访谈组 · 2018-02-04 21:31:00 来源:红餐网

从一个一天只有5元营业额的小摊主,到全国直营门店达32家的牛肉火锅品牌管理者,陈记顺和创始人陈晓申自己都觉得,这个反差,有点大。

《洪波高端访谈》周刊

栏目策划/主持 :陈洪波(红餐网创始人)

陈晓申谈陈记顺和发展历程  



陈记顺和番禺迎宾大道店位于厦滘地铁站B出口对面的食博城内,一边是五洲装饰城,一边是公交站,往来人流非常大。

“当初选址的时候,就觉得这个位置特别好,周围商圈都是些快餐食品,没有传统菜馆,我们的店开在这里应该能火。”这家店的营业情况也确实印证了陈晓申的预测。

自开店之日起就极其火爆,不管中午还是晚上,店内都座无虚席。尤其是傍晚下班时间,从地铁口涌出大量急需觅食的人流,这个时候,这家陈记顺和就成了人群瞩目的焦点。


△ 吃一次陈记顺和不容易

陈晓申告诉红餐网(微信号:hongcan18),番禺这家店对整个陈记顺和有特殊的意义,当初要不是这家店的成功,说不定陈记顺和现在都只是汕头市一家小有名气的牛肉火锅店,而不是现在全国直营门店多达32家,享有全国知名度的潮汕牛肉火锅的代表品牌。

蛰伏汕头7年 名声鹊起之后,打牢供应链

牛肉新鲜,价格平民,手锤牛丸入口Q弹,这是消费者眼中的陈记顺和,对于潮汕牛肉火锅品牌而言,这算是最大的美誉。

而这样一个好口碑,是陈晓申花7年时间,在汕头就奠定了的。

一碗牛肉丸粿条引发的思考  

2004年之前,陈晓申是汕头街市上贩卖青菜、水果、鱼肉的小摊贩,每天晚上收摊之后,到附近的食街吃一碗最爱的牛肉丸粿条,是他辛苦的一天中最满足的时刻。

△ 汕头食街 入夜的大排档热闹非常

牛肉丸是潮汕地区的传统食物,而牛肉火锅却是上世纪80、90年代才在该地区兴起的。“2000年以后,牛肉火锅在汕头慢慢火了,越来越多人吃这个东西。”每天光顾食街的陈晓申不只是吃一碗牛肉丸粿条那么简单,他还注意着牛肉市场的变化。

“当时我觉得牛肉的发展空间很大,就在心里盘算,想以后开一家牛肉火锅店。”彼时的陈晓申对牛以及牛肉这门生意完全不了解,但很快,他就找到了一个学习机会。

菜市场里有一个牛肉丸作坊,加工牛肉丸做批发,趁着当时牛肉火锅的风潮,老板自己也开了一家牛肉火锅店。陈晓申决定到这家店里做学徒,从打杂开始做起。

△ 陈记顺和创始人 陈晓申

“那时候早上6点就上班,白天在作坊里面做加工零售,菜市场收摊后立马到火锅店帮忙,到晚上一两点才下班。”那是一段辛苦的日子,但也正是这段经历,让他“跳了出来”。

 创业首日,营业额仅 5块钱  

从一头牛的的生理构造,到牛肉丸的加工、零售、批发,再到牛肉火锅店的经营管理方法,陈晓申用4年时间全部摸清楚。2008年,他租了一个小摊位,开始自己做牛肉丸的加工和零售。

然而,兴致勃勃创业的陈晓申被现实泼了一盆冷水。“开业那一天,我记得很清楚,是2008年9月6号,那天真是又开心又伤心,因为当天的营业额只有5块钱。”

直到那年春节,他的生意都一直在亏损。“家里的经济状况也不是很好,过年的时候,家里人就劝我不要再做了,出去找一份工更赚钱,但我不服输,表明要再坚持一会,再不行,我就认了。”

△ 手锤牛肉丸

大概是功夫不负有心人,再苦撑一个月之后,陈晓申遇到了一位大客户,能大量批发他的牛肉丸,生意这才渐渐有了起色。

与此同时,他加强了牛肉丸的品质,精选好牛肉,做最好的牛肉丸,靠品质在汕头积累了极好的口碑。“尤其过年的时候,铺门前都能排两三百号人等着买牛肉丸,我那时候算是打破了汕头的传奇了。”

吃过陈记顺和的人,对它的牛肉丸赞不绝口,口碑就是那时一点点积累起来的。

三年规划五年发展    

2013年,第一家陈记顺和牛肉火锅店终于在汕头龙湖区开张,陈晓申完成了他人生中的第一个规划。他信奉“三年规划五年发展”,有计划地制定目标,然后朝着它往前走。牛肉火锅店之后,他开始计划着把陈记顺和这个品牌带到广州,在更广阔的空间里发展。

但是陈晓申告诫自己不能急,在他的计划里,事情要一步步来,稳扎稳打才能出效果。

“企业发展也要考虑自身的实力,把一个牌子做出来,最主要的还是人才,前端和后端都需要。”在汕头发展的7年时间里,陈晓申在加固产业链的同时,也在物色专业的人才,包括前端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

△ 扎实的供应链是陈记顺和发展的基础

而后端更是需要扎实稳靠,这是做好牛肉火锅的根本。“做牛肉丸零售的时候,我们就已经在布局后端供应了,那几年一直在做深化,包括牛要达到什么标准,如何建立自己的养殖供应基地,与散户建立合作等等。”只有前端和后端深度结合,都达到专业统一,才能保证稳定的出品,也正因此,陈记顺和如今的供应系统才一直扎实稳靠。

2015年,陈晓申认为时机已到,陈记顺和开启了进军广州市场的步伐。

广州拓店险夭折 破釜沉舟方得一炮而红   

“来广州的时候,我是把我整个厨房、供应链和大部分人才骨干都搬出来了的。”然而,令陈晓申没想到的是,踌躇满志的自己遭遇了人生第二次滑铁卢。

“一切都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第一家店和第二家店一直在赔钱……一个月要亏二三十万……整个团队都很丧气……”

那段时间几乎是陈晓申人生中最黑暗的时期,“压力非常大,当时亏得心都酸了。”然而从这段失利的经历中,他也总结了2个原因,为后来发展扫除了雷区。

1、选址+经营方式不对    

陈记顺和广州第一家店在棠德南路,虽然是紧挨着公交站、城中村,但附近的消费人群并不多;第二家花都店,偏僻的位置更是不讨好。

接连位置选不对,皆因当时整个团队都没有扭转经营思维。

“在汕头的时候,我们其实还是单店经营的模式,因为汕头不大,光是熟人生意已经够做了。到广州来就完全不一样了,要自己想办法吸引人流,连锁门店的运营什么的我们完全没想到。”

眼看积累了7年的积蓄转眼亏空,他将家里的房产全部做了抵押,筹资300万,抱着破釜沉舟的心态开了第三家店——番禺迎宾路店。

直到这家店,陈记顺和才开始与大城市餐饮的经营模式接轨,充分考虑人流对选址的影响,以及运用一些营销宣传手段,将陈记顺和在汕头的口碑嫁接给广州的消费者。

如此,番禺店才能一炮而红,成为陈记顺和发展历程中的重要拐点。

2、供应链磨合不顺畅      

在汕头,陈记顺和的供应链足够强。稳定的牛供应源,牛肉丸加工厂和牛肉火锅店紧密结合,一头牛的生意做得顺畅无阻,然而到了广州却是处处是阻碍。

陈记顺和的牛肉出品严格执行3个标准:

1)精选3岁以上的土黄牛,体重400~500公斤,此阶段的牛,肉质嫩滑,肉味浓厚;

2)“每餐一头牛”,每天早上9点、下午4点宰杀土黄牛,保证午市和晚市消费;

3)每头牛的利用率在37%左右,不得超过40%。

然而,在前端客流无法保证的情况下,消费不足,就导致了后端严重的浪费。“而且当时出来之前并没有先把供应链延伸到广州,导致供应成本很高,加上浪费,就更损失惨重了。”

基于这一教训,陈记顺和布局全国市场时,一定是先建供应系统,然后在一个区域扎堆开店。现在,陈记顺和已经入驻北京、上海、浙江、江苏等地,两年时间内,门店数量达到32家。

团队的力量

有想法,必须支持

陈记顺和做卤鹅了!在外人眼中,这多少有点“不务正业”的意思,牛肉火锅做得好好的,怎么就去做鹅了?

“其实这个事完全是被我的团队绑架了。”被问及新的卤鹅品牌——鹅派的产生,陈晓申既无奈又自豪,他向红餐网(微信号:hongcan18)坦言,鹅派的诞生,完全是个意外。

△ 陈记顺和在汕头澄海的狮头鹅养殖基地

2012年,陈记顺和在汕头澄海养了上万头狮头鹅,每年卖卖鹅仔也算是一笔收入,没想竟无心插柳,为自己开辟了另一条发展路径。

去年,潮汕卤鹅悄然崛起,渐成风口。正巧陈晓申带团队回汕头考察饮食文化,这片鹅养殖基地就暴露了。陈记顺和的运营团队在发现自家老板有大把鹅资源后,强烈建议老板做一个卤鹅子品牌,于是就有了鹅派。

“一开始我也是不太想,因为陈记顺和正在快速发展,我想我们专心做牛就好了,为什么要做鹅呢?但是我们团队有想法,我必须支持。”陈晓申为这个品牌投入了上千万,他笑称,自己只是投资人,其他品牌运营的事都完全交给团队去做。

△ 鹅派店内

而这一切的投入,皆是因为他信奉团队的力量,“当初从汕头到广州来的时候,我只带了10个人,他们在最苦难的那段时期一个都没有离开,我很感谢他们的支持。”

坚定跟随陈晓申的这10个人,现在已经成了陈记顺和的元老级人物。团队在不断发展壮大,年轻人越来越多,他认为自己有责任给这些年轻人提供一个展示的平台,让他们始终保持创业的激情。

“因为我也是打工出身的,从0到现在,我很了解他们那种心情,也很开心这个团队有这样的想法。”说到这,陈晓申开怀大笑,笑声里融入了他对团队的所有信任和支持。 

结 尾

陈记顺和接下来要怎么走?陈晓申坦言:2018年预计要新开30家门店,并打算开放加盟,让更多的人认可这个品牌。但这个计划绝不是对开店数量的追求,“数量不是我们重视的问题,重要的是开出的每一家店,大家能不能认可它,这才是核心。”

而在潮汕牛肉火锅这个品类里,陈记顺和想要成为一体化最强大的品牌,“从前端门店运营,到食安问题,到后端中央厨房的建设,供应链的搭建,陈记顺和都必须要强。”接下来,陈记顺和也将重点打造牧场养殖和物流配送,尽早实现这个一体化目标。

记者 |  红餐网_陆沉

视频 |  红餐网_罗庄 欧懿乐


  • 收藏

写评论

0 条评论

    这里空空如也,期待你的发声

联系人:黄小姐

联系电话:19195563354